发布会详情
关爱保护未成年人,是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年来,全县民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为原则,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目标,聚焦突出问题,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全力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一、主要做法
一是高站位加强工作部署。全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后,县民政局党组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召开党组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会议主要精神,制定了《萧县民政局关于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由局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工作措施,逐级压实责任。二是高标准做好兜底保障。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准保障工作的通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实施方案》精神,将符合条件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时纳入基本生活和“助学工程”等保障范围。建立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对各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失业、受到违法犯罪侵害等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实现应保尽保。三是高效率强化阵地建设。加快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通过整合基层工作资源,依托社会工作服务站,探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和职能整合,基本人员配置实行专兼职结合模式,“兼职人员各乡镇民政负责同志任站长,儿童督导员负责日常运营管理,专职人员不少于2人”,将站点建设成基层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主阵地。计划到2023年6月,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至少建成21家,覆盖率到达80%。四是高质量动员职能部门参与。萧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出台了《关于调整萧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名称、职能及成员的通知》,针对留守人群关爱制定了发展目标,明确了主要任务。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本着“动真情、想实招、办实事”的原则,从留守人员和困境儿童实际需求出发,广泛开展关爱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关爱特殊家庭、促进社会和谐”的新风尚,努力实现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学业有进步、心理有疏导、成长有关注、安全有保障、生活有帮助的工作目标。
二、工作特色亮点
一是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扩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范围,及时足额发放生活费,截至5月份,共保障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563名,一到五月份累计发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费316.049万元;二是推动“助学工程”落实落地,主动作为,全面精准摸排全区就读于全日制中专、大专、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孤儿,建立“一人一档”,实行动态管理,2023年12名孤儿享受“孤儿助学工程”,发放资金12万元,56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享受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发放助学金33.6万元,帮助他们实现大学梦。三是为享受孤儿生活保障儿童代缴了城乡医保,将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重残儿童、重病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按程序纳入保障范围,为农村低保儿童 3656人、城市低保儿童387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依据《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准保障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要求,将符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条件的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纳入保障范围,享受孤儿待遇;全面妥善地安排好他们的生活、教育,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了生活保障,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四是走访排查,织密权益“保障网”。开展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信息精准化管理专项排查工作,对全县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及儿童福利机构信息进行全面摸排,及时录入信息系统,实现动态管理。从严从细做好因突发事件造成监护缺失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切实保障未成年人权益。五是整合资源,加大宣传力度。会同司法、公安部门,社区进入乡村、学校突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以发放宣传手册、在主要路口拉横幅,进社区、乡村、学校等多种宣传形式对广大群众及青少年进行宣传宣讲,开展活动26场次,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1000余人次。
今后我局将继续把未成年人的社会保障和法制教育做为重点,充分发挥社工组织的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投入到加强和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