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详情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科学管理,建立未成年人维权专业化审判队伍
为维护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我院自 2020年3月,成立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审判团队,在刑事方面,设立刑事审判庭(未成年人审判庭),由专门法官负责审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2022年10月,成立萧县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未成年人审判的组织建设。
(二)在涉未成年人维权案件中推广心理咨询制度
心理疏导由具有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袁瑾为主导,重点对妇女、儿童维权纠纷案件中的弱势当事人进行调解及心理疏导,缓解当事人情绪,帮助其提高思想认识,厘清矛盾焦点,化解纠纷。
(三)刑事案件中依法保护青少年法律权益
萧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庭)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零容忍,在坚决依法从严从快惩处的同时,立足审判,延伸司法职能,采取“温情、温暖、温馨”的判后关护,“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审判原则,感化与挽救的方针,把向纵深延伸寓教于审重挽救、向前延伸教育预防、向后伸展特殊帮教为射线,通过落实合适成年人参与、犯罪记录封存、法庭教育等制度,充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全方位推进青少年司法保护。萧县人民法院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底累计办理未成年人案件10件,主要涉及强奸罪、盗窃罪、寻衅滋事罪等,依法对12名被告人作出判决。
二、特色工作
(一)建立留守儿童工作室,工作室名字“巾帼法官护春雷”。
2019年5月萧县人民法院与县妇联共同对在杜楼镇八庄村设立的“巾帼法官护春雷爱心工作室”举行了揭牌仪式。我院在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等重要节点为留守儿童、学生送书包、学习用具等用品,并普及相关法律知识。
(二)多方协调联动,构建综合体系
针对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少,法律意识淡薄导致的违法案件,下发《家庭教育令》,督促监护人重视其身心健康,多沟通交流促使其健康成长;针对学校门卫猥亵在校学生案件、多起涉侵犯在校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刑事犯罪案件,2023年向萧县教育体育局发出两份司法建议书,督促其依法履职。加强与公安、司法、检察院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常态化工作衔接机制,抓好未成年人犯罪后跟踪帮教、动态评估、重获新生的“后半篇”文章。构建起有温度、有力度、有尺度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和青少年帮教体系。
(三)积极开展“请进来”法院开放日活动
萧县人民法院持续实行法院开放日活动,先后邀请萧县凤翔学校、鹏程学校等学校学生参观法院的审判场所,并对学生进行法治讲座,发放宣传材料,使孩子们对我院工作有了直观感受,加深了对法院工作的了解、理解和认同。
(四)加强法治宣传力度,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
萧县人民法院主动与妇联、教育部门联系,由副院长、庭长、法官担任萧县实验小学、安徽省萧县中学、萧县圣泉镇郭庄学校等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并积极组织年轻干警组成“巾帼宣讲团”,先后在多所学校开展以“保护少年的你”为主题的针对未成年人的法治宣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高学生遵纪守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