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萧县人民法院平安建设工作

发表时间:2024-12-14 10:26 阅读人次: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3日

发布地点:县政务中心东楼308会议室

宾:

人:县委政法委副书记 孙峰

发布单位:县法院 党组成员、副院长 刘龙

内容简介:萧县人民法院平安建设工作

发布会图片

left right

发布会视频

发布会详情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对我院平安建设工作的关注。2024年以来,萧县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平安建设工作重要决策部署,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根本目标,大力开展宣传走访,不断提升审判质效,平安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审判执行工作开展情况

刑事审判工作:审结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绑架、非法拘禁等严重威胁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刑事案件46件48人,审结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犯罪案件11件12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审结“黄赌毒”等犯罪案件25件39人,净化社会环境。始终保持惩治职务犯罪高压态势,审结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2件2人。审结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等新型网络犯罪案件47件59人,积极推进“断卡”“断流”行动,全链条打击上下游黑灰产业链。审结组织他人偷越国境、跨国诈骗等犯罪14件31人,遏制和预防严重犯罪行为的发生。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犯罪案件11件18人。依法审理介绍卖淫犯罪案件,对4件11名被告人依法判处刑罚,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的罚金。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审结6件涉恶“套路贷”诈骗案件,对18名被告人判处有期徒刑,涉黑恶案件财产刑执行到位26.27万元。

民事审判工作:依法高效审结涉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各类民生案件1788件,审结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2749件。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发送《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单》1份,回访涉妇女、儿童的案件当事人4次。审结劳动争议、劳务合同纠纷393件,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审结民间借贷案件3514件,对案件中存在的高利息、利滚利等违法行为认真研判、妥善化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行政审判工作:持续巩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又“出声”成果,出庭应诉率100%,主要负责人出庭率达到了72.58%。与县司法局建立败诉风险提示告知机制,通过风险提示告知,提高行政审判质量效率、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2024年就征收与补偿等领域行政争议诉讼案件,向县司法局发出败诉风险告知书11份,推动县政府组织召开2次会商会、推进会,建议行政机关自行纠错建议被采纳31件,促进行政诉讼案件成功调解6件。

执行工作:执行收案4445件,执结3136件,执行到位金额1.78亿元。网络拍卖量222件,拍卖变卖成交量38件,累计成交金额2523.75万元。执行“110”常态化运行,出警374人次。部署开展“徽动执行”之宿法护企、强制迁出房屋、腾退房屋、小标的案件、“清欠讨薪”集中执行行动7次,综合运用搜查、拘传和拘留等强制措施,形成打击拒执的高压态势。累计出动干警423人次,拘传被执行人270人、司法拘留86人,查封扣押标的物钢构架5000余米,扣押车辆6辆。运用“圆桌上的执行”成功调解同一当事人起诉的12个案件,执行到位金额13万元。集中发放二十九个涉农民工工资系列案件执行款共计144.73万元,执行成效被人民法院报转载。

信访化解工作:不断推进落实信访工作法治化,扎实开展有信必复工作,规范群众信访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规程。共滚动排查70名重点隐患人员,上报政法委。为帮助属地政府掌握了解信访人情况。与重点信访人所在当地政府对接维稳,均已面对面沟通或送达协助维稳函。

法治宣传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结违反公序良俗、恶意利用借款人具有赌博行为牟取非法利益的案件,灵活运用“六尺巷”典故化解执行案件,执行到位金额12万元。国际禁毒日开展“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萧县刘套镇公开开庭巡回审理一起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件,提高群众远离毒品意识。联同县司法局、县妇联、县民政局举行“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专题法律讲座,开展“走近留守儿童 以法关爱守护”“幸福课堂 为爱护航 新婚第一课”为主题的法治宣讲活动。今年以来,围绕民法典、反诈骗、禁毒等,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等开展法律宣讲26次,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强化“以案释法”,在省级以上媒体发布法律宣传稿件175篇。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把牢正确政治方向。牢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努力做到讲政治和讲法律有机统一。

二是坚持深耕主业,秉持初心服务大局。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全力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强涉民生案件司法保护,扎实推进保民生保稳定;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努力将纠纷化于诉外、止于诉前;坚持“以案释法”,强化典型案例指引效应,提升人民群众法治素养。

三是坚持严管厚爱,打造过硬法院队伍。严格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深化审务督察工作,做实严管就是厚爱,打好队伍建设“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