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利用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准确核清标注学生去向和学籍状态,杜绝借读、空挂学籍等违规行为。学校对学生变动情况要登记造册,详细核实和记录相关情况,确保转入、转出、休学、复学等变动情况清楚,相关证明材料齐全,手续完备。
2.建立劝返复学工作机制:对排查出来的失学辍学学生,按照“应返尽返”的要求,做好劝返复学工作。通过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宣传等方式,增强家长法律意识,动员多方参与共同劝返。
3.建立控辍保学包保机制:实行校长包校、学校班子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学生的“四包”责任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力量,共同抓好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
4.健全控辍保学核查机制: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各中小学校认真统计学生返校情况,并与村委会对接,摸排辖区内适龄儿童入学情况,确保辖区内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5.建立学生关爱帮扶机制:通过学校领导、老师、同学的关心帮助,因材施教,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厌学情绪,有效防止重新辍学。
6.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向社会和家长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的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接受教育的权利。
7.开展信息核查比对工作:对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进行全面摸排,会同相关部门核查学生基本信息,掌握有辍学倾向或疑似辍学学生及其家庭状况,确保信息准确。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学生辍学现象,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