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类: 内容分类: 详细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内)
发文日期: 2022-11-04 09:50:41 生成日期: 2022-11-04 09:50:41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发布机构: 刘套镇人民政府 文  号:
名  称: 刘套镇总体规划草案(2017-2030)
词:

刘套镇总体规划草案(2017-2030)

发表时间:2022-11-04 09:50信息来源:刘套镇人民政府作者:刘套镇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经萧县人民政府同意,《刘套镇总体规划(2017-2030)》于2017年2月正式启动,目前规划成果已通过萧县城乡规划局组织的专家会的技术审查,现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将总体规划主要内容进行批前公示,公示期间,公民可用信件、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网上留言回复等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供政府职能部门、规划编制单位研究参考,对于其中的合理化建议,将酌情予以采纳。

公示方式:萧县刘套镇信息公开

网址:http://xxgk.ahxx.gov.cn/public/column/3690827?type=4&action=list

通讯地址:萧县刘套镇人民政府

联系人: 郑元柳     联系电话:0557-5210340

电子信箱:ltzdzb5210340@163.com

公示时间:2017年10月11日-2017年11月10日



《刘套镇总体规划(2017-2030)》概要公示

《刘套镇总体规划(2017-2030)》于2017年8月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会论证,规划成果按照审查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

一、规划期限与范围

(一)规划期限

刘套镇总体规划(2017-2030)

规划期限:2017-2030年,其中:

近期:2017-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分为镇域总体规划和镇区建设规划两个层次。

1、镇域总体规划:刘套镇行政辖区,区域范围约61.69平方千米。

2、镇区用地规划:镇区用地范围170.46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164.94公顷。

二、发展目标与战略

(一)功能定位

全国知名书画艺术特色小镇,皖北黄河故道上的生态文旅驿站,萧县北部旅游商贸型、生态宜居型城镇。

(二)发展目标

将刘套镇建设成为产业结构优化、服务体系完备、城镇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安全便捷的萧县北部小城镇。

(三)发展战略

1、强化内外部协作的区域联动战略

以徐丰快速路通车为契机,加强与徐州的衔接,发挥东部门户功能,在交通、功能、旅游等方面做好为徐州的服务和配套。

2、依托“板块经济”的全要素联动战略

整合镇域资源要素,调动生态、环境、经济、产业、人口、社会、文化等发展要素,实现空间发展与资源禀赋、生态承载、产业驱动、设施保障、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3、引导城乡高度融合的城乡一体化战略

统筹城乡功能互补,城镇发挥经济、服务中心功能,带动乡村发展;乡村提供资源要素,促进城镇升级;合理规划乡村布局,推进乡村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乡联系。

4、突出特色文化的品牌营销战略

依托刘套镇丰富的文化资源,以黄河故道、农民书画院和农民书画研究会等载体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进一步推进刘套名片工程的建设,提高城镇软实力。

5、注重品质生活的宜居小城镇建设战略

按照城市社区标准进行镇区建设,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提升城镇服务能级。引入刘套书画文化资源,通过店招、外立面等街景整治和公园广场的建设,营造具有特色文化底蕴的宜居小城镇。

三、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体系构建

坚持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三化融合”,以规模与高效农业为基础,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以商贸服务、文化旅游为特色,一、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重点发展“3+1”农业、 “3”服务业产业体系。

“3+1”农业:第一产业重点以果品种植、桃树育苗基地、禽畜养殖和休闲观光农业为主;

“3”服务业:第三产业以商贸服务业、旅游业和休闲养老业为主。

(二)产业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一核、一带、四园的产业空间结构。

一核:即镇区,公共服务核心。主要餐饮、住宿、娱乐、休闲、购物、医疗等旅游服务。

一带: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带,以黄河故道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建设湿地公园,疏浚河道,保护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环境,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旅游,形成以黄河故道慢游为体系的,集观光、休闲、游憩、科普、娱乐、体验等于一体的旅游带,提供湿地科普、宣教展示、旅游服务、休闲娱乐等服务。

四园:万亩桃花园、生态农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和桃苗育种园。

万亩桃花园,在现状桃花园的基础上,扩大园区规模,推广标准化种植,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培育高端良品,建设示范基地。此园着力打造春天看花、夏秋品桃的生态景观,依托书画院,建设人文体验活动基地,定期举办书画展、赏花节等活动。

生态农业园:以果品种植和特色种植为主,发展以梨子、葡萄等为主的果品种植,拓展产业链条,提供观赏、采摘、游憩等多种服务。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园,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提高产量,保良土壤。发展认领农业,提供私人订制服务。

桃苗育种园:以光战品牌为基础,建设桃苗育种园,加快土地流转,推广规模化种植,积极培育观赏性桃木和食用性桃木,拓展产业链,发展观光、体验、游憩、品尝等于一体的多功能育种园。

四、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一)镇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到2020年镇域人口4.55万人,城镇人口达到0.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18%;

到2030年镇域人口3.8万人,城镇人口达到1.6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3%。

(二)镇村体系结构规划

规划刘套镇的镇村等级划分为三级:镇区——中心村——基层村。

镇区——指刘套镇镇区。它是萧县北部地区承接商贸服务和旅游发展的平台,是刘套镇的行政、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

中心村——整合规划范围内农村居住点,根据城镇化要求及连接线对周边地方的带动效应,形成中心村。中心村应承上启下,左右协调,在做好村庄土地整理、规划的同时,完善配套建设,增强吸引力。中心村是农村局部地域的文化、生活服务中心,规划应完善文化站、幼儿园、小学、卫生室、小型农贸市场等生活服务设施建设。

自然村——是村民居住和从事农事活动的基层居民点,设置一般日常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

(三)镇域规模结构

规划远期(2030),镇区人口1.65万人,中心村1000-2300人,基层村400-1500人。

五、城镇性质和规模

(一)城镇性质

苏皖交界以生态农业、文旅服务为主体的商贸旅游型城镇。

(二)城镇规模

到2030年,城镇人口规模约为1.65万人,城镇建设用地164.94ha,人均建设用地99.96平方米。

六、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刘套镇区形成“一心、两轴、四片”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心”:位于刘套街与中心街形成的公共服务核心,既是镇域居民公共服务核心,也是镇域文化旅游服务核心。

“两轴”:刘套街公共服务轴和中心街发展轴。

“四片”:一个公共服务片区和三个生态居住片区。

七、镇区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镇区形成“一心、一环、多节点”的绿地系统格局。

“一心”——指依托镇区中心街西侧,刘套街北侧的现状坑塘水面打造的文体公园,是镇区公园绿地的核心所在。

“一环”——指依托镇区南侧、东侧、北侧和西侧的河道形成的游憩绿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

“多节点”——指分散布置于居住组团内的小型公共绿地,结合商业服务业用地设置,成为居住组团内的服务中心。

八、镇区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将镇区道路等级分为三级: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刘套镇区内部远期主要形成以刘套街和中心街两条生活性主干道为骨架的方格式路网,镇区内部多条道路与外围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相接,镇区内部交通可迅速进入对外交通。最终形成舒适、便捷的内部交通结构。

九、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强化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环卫等各类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提升配置标准,结合镇区空间结构合理布局,为城镇发展构建完整、坚实的支撑体系。完善城镇综合防灾内容,确定防洪、抗震、人防等设防标准,明确防灾设施规划和防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