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优化构建网格服务机制。为进一步筑牢防范致贫返贫防线,龙城镇组建镇、村两级网格化工作服务机制,以各行政村(社区)为单位,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划分监测网格,做到全域覆盖。
二是全力防止返贫致贫。完善发现机制拓宽监测预警信息来源,建立农户自主申请、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监测预警等相结合的监测对象发现和预警机制,精准发现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监测范围。
三是持续推进常态化帮扶。驻村帮扶队伍保持稳定,对已脱贫群众开展常态化监测工作,督促各镇直和相关县直帮扶单位持续开展帮扶走访活动。通过电话抽查的方式,专项督查帮扶单位双包工作开展情况,推进帮扶工作责任落实。
四是扎实推进稳岗就业。大力推广就业帮扶模式,实施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提升工程,统筹用好镇村公益岗位,逐步优化调整公益岗位政策,在2022年开发的辅助性岗位基础上,继续安置已脱贫劳动者上岗就业。
五是持续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大排查。据《萧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的通知》要求,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内容,压实部门和村主体责任,聚焦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口,以及因病因残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等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实现动态清零。
六是对标对本做好各类考核督查等各类问题整改工作,做到问题举一反三,整改实改,彻底清零。
七是狠抓涉贫信访维稳。进一步加强同镇纪委、信访、民政、住建、医疗、教体等部门联系,形成多单位涉贫信访联合办理机制,及时、有效地解决乡村振兴领域信访矛盾。按照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的“三早”原则,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逐村逐户全面梳理,重点关注,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政策措施,解决实际困难,及时化解矛盾。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是加强乡村振兴干部培训力度,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政治素养好、履职本领强、引领作用大、服务水平高的农村“领头羊”队伍,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二是加大产业投入力度,壮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大胆谋划,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党组织领导合作社项目,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立足当地实际,聚焦特色产业,围绕优势产业,整合各类资源,着力提升产品质量,激发产业潜力活力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谋划项目建设。深入实地调研指导村加强扶贫项目谋划和实施管理,查看了解项目进度况、工程质量、产业项目规划和近期工作打算等,积极指导当地因地制宜规划乡村振兴产业,科学编制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纳入乡村振兴项目库管理,确保项目下达后能及时落实并取得成效。
四是持续开展乡村振兴成果宣传。结合乡村振兴宣传工作,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征集乡村振兴工作特色亮点、典型做法、成功探索和取得成就,真实全面展示我镇乡村振兴成果。
五是加强督查、调度力度。对各村、社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行现场督导,紧盯收支变化及“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核心指标,对排查发现问题跟踪整改,确保全有问题整改到位,工作取得实效。对工作开展不利的村、社区及时调度,找准问题所在,有的放矢,按照时间接点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