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姓名:汪某,性别:男,年龄:13岁。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跟随爷爷奶奶生活。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学习方面:该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上课经常迟到、玩手机,多次收缴他的手机。学习方面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差。
2、思想方面:该生任性倔强,自卑而又自尊,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迷恋游戏。多次教育无效。其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气的经常打骂,但效果不明显。
3、性格方面:该生倔强、固执,但又有依赖和惰性心理。做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4、纪律方面:该生在遵守校规校纪方面自由散漫,懒惰怪癖,日常行为习惯欠佳。
5、生活方面:该生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是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爱吃零食,经常带方便面到学校。
6、处事方面:该生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曾因为不想出操问题多次批评教育。
三、问题的成因分析
针对汪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她的厌学问题来源于内因和外因,即自身内在因素和家庭环境的影响、社会的不良影响等外部环境因素。
根据他的问题成因分析,实现转化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要认消转化过程中的反复性,正确对待、耐心等待,要有长期的计划和打算,不断地调整方法进行教育,班主任经常给她的家长打电话,与家长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地对她进行思想教育,孩子的受教育权受法律保护;经过班主任进行大量地劝说,以及不厌其烦地加强日常生活、学习的监管和对她的教育,这样,促使她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经过班主任不懈地努力,在2020年春季疫情期间失学一个星期的杨同学又回到班级就读。
四、控辍效果
经过班主任一个多月的努力,复学后的杨同学逐渐端正了态度,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各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转变,重新回到课堂上来。日常行为表现好转,不再迷恋手机游戏,与同学相处较融洽,能主动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特别是本次期中考试有了很大的进步。
现在的汪某能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认真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她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态良好,信心增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尽力。那个曾经想辍学的杨某已经走了出来,正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