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类: 内容分类: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发文日期: 2023-04-08 09:08:48 生成日期: 2023-04-08 09:08:48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发布机构: 孙圩子镇人民政府 文  号:
名  称: 萧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要点
词:

萧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要点

发表时间:2023-04-08 09:08信息来源:孙圩子镇人民政府作者:孙圩子镇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2022年度, 萧县287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65936名农村中小学生受益。全县供餐覆盖率100%,食堂供餐率100%。全年,膳食资金支出6286.12万元,其中膳食补助资金支出5556.18万元,自缴膳食资金支出729.94万元;从业人员薪酬费支出1094.70万元。

一、实施情况

(一)全覆盖及工作进展情况

全覆盖情况。全年均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供餐全覆盖,在校在籍学生全覆盖,全县供餐覆盖率100%,食堂供餐率100%。

(二)具体做法

1.“三个规范”,确保供餐安全营养

规范招标采购,筑牢食材采购安全防线。萧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食堂所需米、面、油、肉等四项大宗食材均由县政府采用“四统一”招标配送,即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分配、统一运送;蔬菜等食材由乡镇中心学校按“四统一”招标配送。招标时对米、面、油、肉等食材的类别、等级、参数提出明确要求,对蔬菜的新鲜度、农药等残留定期抽检,确保保质保量保鲜,坚决将劣质食材拒在校门之外,坚决筑牢食材采购安全防线。

规范食堂监管,确保入口饭菜新鲜安全。严格落实双人查验入库制度,严查食材数量质量,食堂安全员、食堂管理员每天对采购食材的重量、保质期、新鲜度等进行严格把关,米面油做到袋袋查日期,桶桶看包装,蔬菜做到拆袋、倒筐、见底、到边。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严查随货票据票证,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米、面、油食材需提供每批次产品合格证,肉类每次配送均需提供检疫检验合格证明,调味品需提供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及质量检验合格报告。严格落实加工操作流程,严查饭菜加工操作,从业人员要持证上岗(上岗前需取得健康证和岗前培训合格证),巡查员每日对从业人员的加工操作是否规范进行监督检查,如因工作失误,导致食品加工质量问题的一律辞聘,后果严重的,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严格落实校长陪餐制度,严查入口饭菜安全。制定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餐前查验、校长陪餐制度,每天学生就餐前30分钟,校长对饭菜进行查验并提前食用,有效预防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集体中毒事件的发生。

规范资金管理,严防虚报套取冒领挤占。规范资金使用过程,制定并落实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及“日记周核月结”制度,建立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规范资金收入管理,各学校学生自缴、教师陪餐费用全额上缴到县财政局非税账户,实行统收统支。规范资金支出管理,资金支出全部使用国库支付系统,集中支付,实行三级审核制,保证资金支出票据合规、来源合法、内容真实和手续齐全。规范资金公开公示,严格落实资金公开公示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接受学生家长、膳食委员会和社会各界监督,县教体局、财政局定期开展资金专项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

2.强化宣传,确保社会家长满意

广泛宣传,不断提升社会家长满意度。电视台播放专题片。县电视台拍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题宣传片,将项目实施、推动措施、特色亮点、实施成效等直观、形象展现给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政府设立专题网站。县政府信息公开网设立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栏,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政策内容、实施意义。本年度,已发布政策宣传信息12篇。学校多渠道宣传。各供餐学校采用在显著位置设置宣传展板、定期编发手抄报、悬挂标语等形式开展政策宣传,目前,全县已悬挂政策宣传标语进200幅,设置宣传展板300余块。进社区现场宣传。定期开展进社区现场宣传及咨询活动,县学生营养办印制明白纸、食品安全小知识、健康膳食等宣传材料共计7万余份,向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群众广泛宣传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相关政策。

“两长”陪餐,不断提升营养餐实施效果。不断健全完善校长陪餐制度并严格执行,供餐学校校长(或分管领导)在学生就餐前深入食堂对餐具卫生、食品安全、饭菜质量等进行查验,并与学生一起就餐,做好陪餐记录; 落实家长陪餐制度,本年度共邀请学生家长400余人次到学校陪餐,实地查看营养餐的加工过程,亲口品尝营养餐的饭菜质量,各试点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家长微信群,每天在群内公示加工营养餐的视频、饭菜图片及学生在校就餐的图片,同时学校对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反馈,有效提高供餐质量,保证实施效果及社会满意度。

5月10日起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全县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调研评议。5月13日上午,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朱永亮、副主任王兆祥率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对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开展集中调研,县政协副主席、县教育体育局局长杜尚训等陪同,调研组对我县近年来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5月26日,县人大召开常委会对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进行评议,与会的27位常委、委员全部投满意票,满意率100%,这是对全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充分肯定。

3.阳光操作,实现全程公开透明

招标采购公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食堂所需米、面、油、肉等大宗食材均通过政府公共资源交易网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采购。受益对象公示。各供餐学校每学期初在学校公示栏公示受益学生名单,学期中间如有学生转入、转出,学校根据变动情况及时变更公示名单。带量食谱公示。学校膳食委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营养需求、季节变化等制定带量带价食谱,并在学校公示栏公示。加工操作公示。各供餐学校食堂的储存间、加工间、操作间等重点部位安装高清摄像头,并在就餐大厅显著位置设置电子显示屏,通过视频传输技术,将视频信号传输至就餐大厅,师生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同步观察营养餐食品加工制作的全过程,对食品制作过程进行实时监督。资金使用公示。严格落实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公开公示制度和“日记周核月结”制度,每日食材采购清单,每周带量带价食谱,每月资金核算均在学校公示栏公示,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4.科学膳食,确保供应搭配均衡

注重学生膳食的科学搭配,倾力提高膳食营养。组织学校充分利用《学生电子营养师软件》制作科学的营养食谱,确保营养餐搭配科学合理,菜肴能受学生喜爱。定期举办各学校参与的“学生营养餐厨艺大赛”,由专业厨师、营养师、家长、学生对学校厨师制作菜品,从色、香、味、形等指标进行打分,激励厨师不断提高厨艺,提高学生营养餐质量。

三、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在确保全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实施环节管理、台账资料建设,从业人员培训等工作举措,踔厉进取,奋力提升,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减负、提质、增效。

一、优化实施管理,减轻供餐学校负担

1.优化简化实施环节、台账资料。县营养办印发《“减负增效”征求意见书》,下发至每一所供餐学校,充分听取实施学校、基层管理人员心声,进一步优化实施环节,简化繁冗、重复的台账资料,切实减轻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2.争取政府资金投入,减轻负担。进一步争取政府资金投入,申请将因加工营养餐所产生水电气等费用纳入政府预算,减少此类费用对学校公用经费的挤占。参照外地先进经验制定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教师午间值班看护制度,争取政府拨付教师陪餐及午间看护费用,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健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食堂从业人员用工、培训、管理机制,确保了营养改善计划的规范运行。

二、规范实施环节,切实提升供餐质量

1.规范招标采购,确保原辅食材质量、源头可查可追溯。进一步营养改善计划原辅食材“四统一”招标采购;确保招标采购全程公开透明,确保采购食材质优价廉,坚决将劣质食材拒在校门之外,坚决筑牢食材采购安全防线。

    2.规范验收管理,确保供应食材新鲜、数量精准。进一步严格落实双人查验入库制度,实行教师轮流验收监督制度,每日配送到校食材,严查食材数量、质量、保质期、新鲜度等。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严查随货票据票证、产品合格证、检验合格报告及肉类检疫检验合格证明,确保进校食材新鲜、安全。

3.规范食谱制定,确保饭菜价格合理、营养均衡。制定食谱前,要深入市场,充分调研蔬菜等食材价格,确保营养餐食材新鲜、质优价廉。采取聘请专业营养师与“电子营养师”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带量食谱,确保带量食谱科学合理,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成长需求。定期组织负责食谱制定的同志参加相关培训,提高营养健康知识水平,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能达到促进学生营养均衡,健康成长的目的。

三、守住“两个安全”,确保“计划”实施效果

进一步明确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责任主体,强化食堂管理,保证校园食品安全。进一步发挥乡镇中心学校在食材定点采购、供餐模式、带量带价食谱和日常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做好大宗食品原辅材料政府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分配、统一运送的“四统一”制度的落实,联合局安全办、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推进供餐学校将食品安全管理细化并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确保学生营养餐食品安全。进一步完善膳食资金管理使用和食堂会计制度,明确校长、会计、保管员等岗位人员权责,严格执行“日记、周核、月结”制度,规范票证管理,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膳食补助资金全额吃到学生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