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和依据
为了建立健全我镇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指导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全程预防、全程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宁国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指导思想
我镇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构建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事故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置管理,有效预防、积极应对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三、工作职责
1、贯彻落实镇应急小组的各项部署,组织实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检查督促各行政村各单位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防止蔓延扩大
3、研究协调解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必要时决定采取有关控制措施
四、预警预防制度
1、预防为主:广泛深入地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充分利用广播、饮食科普知识读本、宣传画和实物标本等,宣传普及有关卫生知识;加强对学校、餐饮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卫生监督管理,依法取缔未取得卫生许可的企业,防止食品在生产加工和供销过程中的污染。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及时换岗;对备有有毒化学物资的企业,要加强有毒物质的管理,严格执行保管和领取制度,提高安全意识,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
2、加强监测: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构建镇、村、各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建立重大节日值班信息通报制度,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3、及时预警:镇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小组负责辖区内一般突发食品安全事故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并及时报告。
五、信息报告制度
若发现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和接收治疗急重伤病员的医疗机构,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镇卫生部门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人数、原因等。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不得瞒报、迟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镇卫生部门接报后,应及时核实,并按照有关规定上报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六、应急响应和处置程序
1、接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后,立即向有关部门通报事故情况,组织有关单位对事故进行调查确认以及评估,根据评估确认的结果,向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组提出启动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建议。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组根据情况做出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后,指挥和组织协调应急处理工作。
2、在应急处置组的统一指挥下,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下列工作:
(1)立即通知相关部门人员赶赴现场调查处理。
(2)配合卫生部门组织医疗救护人员赶赴现场抢救中毒病人。接受抢救中毒病人的医疗机构,应及时报告治疗进展情况。
(3)组织专家对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性质、危害程度、波及范围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下一步防范措施。
(4)会同镇文化站制定信息发布方案,及时采取适当方式组织发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有关信息。向媒体发布的信息,应当严格按照“信息归口、统一发布”的原则和规定程序,信息内容应经发布单位领导或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组审查同意后,以单位名义发布。
七、下一步打算
突发食品安全事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应急救援终结,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镇政府组织事发地村委会和有关部门负责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慰问受害和受影响人员,尽快恢复正常秩序,确保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