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政务公开 > 萧县人民政府 > 义务教育领域 > 教育督导 > 学校督导评估
信息分类: 内容分类: 学校督导评估
发文日期: 2024-05-17 14:53:05 生成日期: 2024-05-17 14:53:05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发布机构: 萧县人民政府 文  号:
名  称: 萧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2024年工作计划
词:

萧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2024年工作计划

发表时间:2024-05-17 14:53信息来源:萧县教育体育局作者:教体局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2024年是我县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的攻坚年,教育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期教育督导工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围绕“创建”工作、“双减”工作、教育评价改革等重点内容,精准实施督导,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助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常规工作

强化督政职责,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1.积极谋划,精心组织,以更高的标准做好县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教育发展)、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完成自评报告及印证材料报送工作,迎接市级复查省级抽查,力争三项考核获优秀等次。

2.做好并完成《县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工作《县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及责任分解清单》县直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工作。

3.扎实开展《乡镇、街道目标管理(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考核》工作,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评价有关情况,进一步强化结果运用,推动乡镇、街道切实履行教育职责。

扎实开展督学实践,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4.务实开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督导。紧紧围绕五育并举,优化完善中小学校党建及党建带团建队建、教育教学、师德师风、资源配置、教育收费、安全稳定、依法治校办学等方面督导指标体系,开展全县中小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专项督导。

5.持续开展“双减”督导。进一步落实“双减”经常性督导考核,持续传导压力健全畅通“双减”问题反映渠道,加大典型问题曝光力度,对问题突出的单位进行通报、约谈和问责力度推动“双减”“五项管理”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6.民办学校、幼儿园办学(行为督评。通过全面评估,进一步加强对民办学校、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提高依法治教水平,促进民办学校、幼儿园规范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发展,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打下良好基础。

7.开展各类专题督导工作。组织春秋季开学工作督导检查,确保开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劳动教育、课后服务、校园安全、校园欺凌、防溺水、智慧学校建设与应用等专题督导。开展对热点、难点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督促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助力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8.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幼儿园)、民办学校开展2024年度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工作。

9.推进学校督导室建设。进一步完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幼儿园)、民办学校督导室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配齐配足督导人员,加强学校督导室文化建设和工作指导,定期开展督促检查,督促学校抓实内部督导,提升学校内部治理能力。

统筹开展评估监测,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9.做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统筹做好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任务,规范监测行为,细化监测流程,完善监测环节,推进监测公平公正。充分利用质量监测结果,为我县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引导学校狠抓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发展。

二、重点工作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

怎么看:小学和初中共267所,在校生123034人,其中小学生82508人,初中生40526人。义务教育均衡不够优质,城乡间发展不够平衡,城区学校大校额、大班额现象较突出。农村学校规模偏小,不足100人学校114所,因教师和设施设备短缺未能开足开齐音乐、美术、实验等课程。

怎么办:持续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全面掌握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把优化资源布局,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工作重点。从创建机制、部门协调、布局调整、规划用地、资金投入、资源整合、师资配置、校容校貌、功能各室、劳动基地、档案建设等方面建立问题台账,落实与天长市结对共建清单,科学绘制创建时间表、路线图,指导各校制定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校一策”,开展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展示活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补短板、提质量、增资源、促均衡,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做好接受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的检查复评的相关准备工作。具体:

根据县域内人口分布情况,以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为抓手,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科学确定学校布局和规模,优化调整中小学布局,合理撤并小规模学校(我县100人以下学校114所、教师875名),科学布局一批寄宿制学校,实施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改善与提升项目,实现学生入学由“就近”向“就优”转变。

推进城区梅山、闽泰、实验小学(东外环校区)、凤城初级中学四所学校项目建设;实施萧县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和龙城镇中心学校所属北关小学、南关小学、郝店小学、三里小学、东环路小学等五所学校改扩建项目,确保生均建筑面积达标;新建萧县锦屏学校、萧县岱湖学校、萧县中学(凤城校区)、萧县状元路小学、萧县西关小学、萧县龙山路小学,彻底解决城区学校大校额、大班额情况

通过逐年健全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定向师范生、人才回引等补充机制,努力实现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小学、初中均达到1人以上,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专任教师小学、初中均达到0.9人以上;全县初中三年巩固率、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均达到97%以上;教育质量方面,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相关科目学生学业水平达到三级以上,且校际差异率低于0.15。确保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