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 | 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近段时间以来,我市各地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针对“一老一小”群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关心关爱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营造助老敬老的社会氛围,回应关切、传递爱心,为家庭解决后顾之忧。
暑期托管、安全教育、爱心义剪、银发学堂……各地开展的一场场接地气的文明实践活动,解决了双职工家庭暑假带娃难题,为广大老年人提供细致入微的志愿服务,弘扬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受到大家的点赞和好评。
埇桥区三里湾街道陈营社区邀请宿州市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移动理发店 指尖聚爱剪传情”文明实践活动。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站在全生命周期的两端,老人和儿童是社会最柔弱的群体,更需要被关注、被关心、被保障。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孩子们快乐成长,关乎国之大者,牵动每一个家庭。《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从多个方面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等等。多项举措聚焦强化呵护“一老一小”,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灵璧县游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司法所等单位开展暑期“十个一”法治文明实践活动。
小至基层精心组织的文明实践活动,大到党中央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无不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出民有所需、我有所应的价值理念。凝聚“大智慧”,找准“小切口”,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让“一老一小”共享改革“红利”,我们大有文章可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眼于千千万万家庭的现实所需,各地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加快补齐养老托育服务的短板,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平衡充分、规范化专业化发展,进一步织密“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服务需求,让老人、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努力为他们营造更加安心舒心的生活环境,让夕阳更美、朝阳更红、未来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