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明实践阵地 解锁“花式带娃”模式
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阵地作用,引导未成年人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有益的暑假,我市各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广泛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暑假”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体验中收获成长。
非遗扎染传温情
在埇桥区沱河街道泰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小朋友们举着刚染好的T恤兴奋地蹦跳着。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扎住温情 染出欢喜”非遗亲子扎染活动在此举行。作为社区暑假公益小课堂的特色课程之一,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参与,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魅力,增进亲子情感。
活动伊始,从扎染的历史渊源到基本原理、常见技法,专业扎染老师为家长和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科普讲解。“扎染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可复制性,每一件作品都是唯一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家长与孩子默契配合,将扎好的T恤浸入染料中。随着鲜艳的色彩在布面上层层晕染,孩子们小心翼翼地解开橡皮筋,一件件独一无二的扎染T恤展现在眼前——有的像蓝天白云,有的似繁花绽放,有的如星空闪烁,件件作品童趣盎然,创意十足。
“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不仅让孩子了解了扎染这项非遗,还让我们度过了一段快乐的亲子时光,看着孩子开心的样子,我也特别满足。”活动结束后,一位家长笑着说。孩子们也表示,会好好珍藏自己亲手制作的扎染T恤,因为这上面不仅有自己的创意,更有和爸爸妈妈一起的美好回忆。
据了解,泰康社区暑假公益小课堂针对辖区务工家庭子女假期无人看管的问题,积极整合社区资源,组织社区工作者和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课外阅读、安全看护等全方位服务。同时开展安全教育讲座、“书香伴成长”亲子共读、“扫黄打非”主题绘画、科学实验等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这个夏天既“学”得充实,又“玩”得尽兴。
学业无忧欢乐多
夏日,清晨的阳光洒进萧县龙河街道城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20多个孩子整整齐齐坐在座位上,聚精会神地做作业,氛围轻松而有序。
“这道应用题我们可以用画图法来理解。”大学生志愿者高梓琪在作业本上勾勒出线段图,身旁六年级的学生刘铭轩眼前一亮。教室里,像这样的辅导场景随处可见,5名来自辖区学校的老师和宿州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穿行在孩子们中间,不时俯身指导。
“小朋友们,接下来我们要开始游戏时间啦!今天我们玩‘你画我猜’!”课业辅导结束,随着志愿者的话音落下,孩子们像听到集结号般迅速收拾好文具。在志愿者的带动下,小朋友们紧密团结做起了游戏。绘画者运用多样的肢体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以简洁的动作尽力描绘题目中的词语,每当小朋友成功猜出词语时,教室里便会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笑声。
“我是在社区网格群里看到托管班报名的消息,赶紧给孩子报了名,现在看他每天回来都兴高采烈的,我们总算是放心了。”上午的课程结束后,来接孩子的家长陈女士笑着说。她的话引起在场其他家长的共鸣,几位妈妈纷纷点头,兴致勃勃地讨论起孩子在托管班的新变化。
如今,原本安静的社区空间已然化作充满活力的儿童乐园。学生们在这里既能享受阅读的乐趣,又能学到丰富的知识。“下一步,我们还将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家长的反馈,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丰富广大少年儿童的假期生活。”城西社区党总支书记许新海表示。
童心共绘家国情
“老师,我画的是北京天安门,上面还有五星红旗。”8月初的一个上午,灵璧县大路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教室里,10岁的化祥佑高高举起水彩画。在他周围,30多个孩子正俯身在画纸上涂抹色彩,有的描绘腾空而起的火箭,有的勾勒出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这是该镇暑假“七彩假期”公益课堂的一个生动缩影。
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美育相融合,提前备足水彩、蜡笔、画纸等材料,并邀请本地美术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现场指导。活动后,大路镇精选10余幅优秀画作,在镇文化站举办专题展览并同步线上展示,吸引众多家长、村民参观。一张张充满童真的画作,不仅展现了青少年眼中的美好中国,更传递出新一代对党的感恩和祖国未来的憧憬。
自7月14日开班以来,这个设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托管班就成了孩子们的“暑期乐园”。每天清晨,琅琅读书声便从教室里传出。来自合肥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不仅帮助孩子们辅导课业,还精心设计了美术折纸、故事编创、体育游戏、安全教育等丰富多彩的主题课程。
“以前暑假孩子要么看电视,要么到处疯跑,现在在这里既能学习又能交朋友,回家还会给我们讲故事呢!”家长刘女士感慨道。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公益课堂,既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又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快乐的假期。”大路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创新活动内容,让暑假托管班不仅“托”得住,更能“管”得好。
来源:拂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