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萧县动态 > 政务要闻

两会关注 | 4万亿之后的底气:安徽誓言争先跨越

发表时间:2022-01-19 08:36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志在千里者,不以百里为喜。

走过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21年,安徽收获满满。

作为后发地区,安徽持续多年奋力赶超,如今跨上了一个标志性的台阶:2021年,安徽经济总量预计突破4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预计突破1万美元。在全国发展格局中,安徽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迈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推动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4万亿之后,安徽底气更足。《政府工作报告》郑重宣示,以“进”的姿态守牢“稳”的底线,在安徽奋勇争先、跨越发展的征程上取得新进展。

誓言争先跨越的安徽,把企业家当作真正的发展合伙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体谅和懂得企业特别是企业家的不易,多给他们力量和信心,我们要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和他们并肩面对挑战,与他们一同抢抓机会。

站上更高台阶

迎来更大发展

历史性的进步,让出席省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倍感振奋。大家认为,安徽发展实现了能级之变、位势之变、创新之变、风气之变,跨上了以前可望而不可及的台阶,获得了许多过去想获得而没有获得的机遇,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叠加,赋予安徽发展以磅礴势能。我们要抢抓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省人大代表、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公司董事长杨军表示,要加快转变思想作风,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要增强改革进取的精神,推动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快落地。既加强基础研究、布局长远,又着眼现实需求,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更好地发挥创新的第一动力作用。在“走出去”开发境外矿产资源的同时,有序开发、合理利用好国内矿产资源,为保障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

前进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片坦途,要实现宏伟目标,就必须直面种种困难和问题。尽管安徽发展已经有了更好的基础,但横向比特别是在长三角区域内比较,依然存在综合实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开发园区单位产出较低,人均教育投入、人均医疗资源、人均文体设施不足等问题。

作为教育界人士,省政协委员、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姝文表示,目前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现有高职院所普遍规模偏小,教育投入分散,难以做大做强。领军院校缺乏,职业本科亟待突破,高职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严重,且与地方经济结构不相适应。”王姝文认为,要深化“政行企校”合作,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布局。

同先进比高下

奋力走在前列

行百里者半九十。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必须保持奋勇争先的追求,敢于同先进比高下,敢于同自己过不去,拉高标杆,勇毅前行。

创新是安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色和突出优势。“我省科教资源丰富,创新能力较强,近年来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并实现产业化,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蚌埠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李晓林认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李晓林表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牵引力还不够。他建议,今后要推进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实施一批科技成果工程化项目,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建立全省重大新产品目录;构建风险共担机制;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密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与企业精准对接,引入一批科技成果并实现高质量转化。

制造业是经济命脉,是强省之基。把制造业搞上去、把实体经济发展好,壮大体量、提升质量,才能增强安徽的经济实力、综合实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发展制造业,必须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省人大代表、安徽省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周磊说,要扎实开展好“四送一服”,加大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用好上级政策的同时积极创新举措,创造更多的“政策红利”。加强与先发地区优势产业的对接合作,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工作,促进产业链提质扩量增效。

安徽素有敢闯敢试的传统。面向未来,深化改革开放是破除发展障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代表、委员们表示,要遵循市场规律、善用资本力量、加强系统集成,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特别是要在产权制度、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释放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活力。

以人民为中心

促进共同富裕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最终是要让全省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呼吸更洁净的空气,生活在更美好的环境中,享有更好的医疗、教育、养老等保障。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关乎民生。不少代表、委员对生态环境问题尤为关切,大家认为,国家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利于我省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优化,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环境优的美丽安徽。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持续推进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让绿色成为安徽最动人的色彩。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必须缩小地区、城乡、收入三大差距。皖北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相对落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格局新的共进安徽,必须坚持“四化同步”、加快皖北振兴步伐。“落实好‘四化同步’,必须找准皖北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和优势,制定科学、管长远的规划,一任接着一任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省人大代表、阜阳商厦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志锋说,阜阳要发挥好农业、人口和后发优势,深耕现代农业,打造人才强市,集聚优质要素,助推更高质量发展。

促进共同富裕,改善群众生活,必须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安徽水资源“南丰北缺”,皖北群众饮用水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能不能喝上放心水,省政协委员、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局长朱学文十分关注。“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在皖北地区尤为突出,喝上更优质健康的水,是皖北地区群众的热切期盼。”朱学文建议,要统筹用好地下水资源,既要科学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库”、加快地下水换水改良,也要探索采煤塌陷区平原水库建设、加快皖西北深层地热水开发等,多措并举让皖北地区人民喝上好水。

解放思想、奋勇争先,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拼搏进取,一个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福的现代化美好安徽,必将逐步从蓝图化为现实,全省人民也将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享有更大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