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萧县 > 行政区划

圣泉镇概况

发表时间:2024-06-03 09:35 信息来源:圣泉镇 作者:王攀 初审:圣泉镇 复审:圣泉镇 终审: 圣泉镇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一)乡镇简介

圣泉镇,又名凤城。隶属于安徽省萧县,位于萧县城区北部,南隔凤凰山与萧县城区龙城镇相连,东与徐州搭界,西与马井镇接壤,北与杨楼镇、刘套镇连境。乡镇中心位置地处东经116°93′与北纬34°25′。圣泉镇面积121平方千米,耕地面积95000亩,下辖郭庄、俞庄、北城集、营子、金黄庄、柴庄、穆集、袁新庄8个社区,单楼、岗子、红柳树3个行政村,镇户籍人口76070人,常住人口54009人,2023年财政收入2.8亿元。2021年圣泉镇被列为“经济发达镇”,“经济发达镇赋权”下放圣泉镇县级管理事项78项,有利于促进圣泉镇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圣泉镇交通便利。郑徐高铁、萧淮客运联络线在圣泉镇南部新建的萧县北站处交汇,通过萧县北站可直达北京、上海、郑州、西安、兰州、南京、长沙等城市。圣泉镇境内有主干道10条,长41.12km,支路22条,“三纵三横”的环乡道路贯穿全镇,村村通水泥路。311国道和310国道在圣泉镇穿境而过,萧杨公路、萧刘公路分别连通两条国道,凤城新区内有龙腾大道、迎宾路、黄安路、兴业路、站前路、凤山隧道、岱湖路等公路。南部由凤山隧道连接萧县城区。

行政区划:圣泉镇辖3个行政村、8个社区。

历史文化:圣泉镇因乡南部三仙台村(金代)建有远近闻名的“圣泉寺”而得名。圣泉镇文物古迹有萧城旧址、三仙台、圣泉寺等。

萧城旧址,位于圣泉镇欧村北500 米处。据文字记载,自春秋战国为萧国国都至明万历五年(1577年)近22.5个世纪里都是萧县的政治中心。三仙台,位于安徽省萧县境内,今三仙台村和盛村之间,与故萧城隔水相望,山高不过百米,因为靠近萧城,又相传“八仙”中的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曾于山上停憩,因此明代就是游人雅士汇集的流连之所。明代中期入选萧县八景之一和清康熙县志所评八景略有出入,名为“层台仙迹”。圣泉寺,萧城八景之一。位于安徽省萧县圣泉镇的凤山森林公园陡山口北坡,始建于北宋年间,乡贤窦师道在此隐居,并修筑拱翠堂,明清时期亦有修扩,历来是游人雅士流连之地 。至2024年,已有800余年历史。有房舍30余间,寺依山势,殿庭门廊。因寺旁有一泉曰“圣泉”而得名。

农业:圣泉镇扩大以红柳树、岗子为中心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成良种繁育基地3万亩,以穆集为中心的蔬菜聚集地为依托,在圣泉西部建设绿色无公害蔬菜和瓜果基地。加快以营子村等为中心的“萧国圣桃”标准化示范区和以单楼、北城集、金黄庄等村为中心的优质苹果、酥梨、葡萄等水果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山坡地资源,形成镇域农业大发展的格局。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12.6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5.6万亩次,建设高标准农田2.1万亩。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3.6万亩,开展水利“八小”工程,共整治村塘34面、疏浚大中沟12条、洗井100余眼,老岱河的清淤疏浚及岱湖引水工程岱河(圣泉段)顺利实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工业园入选全省“158”行动农产品加工重点园区。

工业:圣泉镇党委政府瞄准打造“百亿”园区的目标,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重心,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取得较好进展。成地方财政收入1.86亿元,工业产值7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亿元。园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3家,正在申报2家,招商引资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5.28亿元,在谈项目3个,总投资1.57亿元。循环工业园区新增专精特新企业3家,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3家,安徽林平循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正推进该公司主板上市工作。

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救助等保障政策。2023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际完成参保37988人,参保率为98.3%;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完成参保43247人、参保率为99.4%。累计发放各类民生补贴资金3910.8万元。强化法治思维和网格思维,实施平安建设,社会治理扎实有效。严厉打击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扫黑除恶斗争成果持续巩固。群众安全满意度持续提升。抓好森林防火、自建房、交通运输、规划物品、“三合一”场所等重点领域安全工作。紧抓循环园区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宣传、培训、排查为重点,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积极落实省、市、县关于电动三四轮车安全治理的政策,在全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已累计入户宣传2万余次,完成车辆亮尾编号15782辆。全年辖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2023年圣泉镇在全县率先开展了以“选树典型好家庭,引领农村新风尚”为主旨的“十个好”家庭评选和表彰活动,在全镇上下营造了诚信友善、崇德向善、文明团结、和谐幸福的乡村新风尚,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