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萧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医药管理局) > 规划计划
阅读人次: 字体:   ]

【工作总结和计划】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2025年度工作计划

发表时间:2025-02-06 16:30 信息来源:萧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医药管理局) 责任编辑:卫健委 阅读人次: 字体:   ]


   2024年,县卫生健康委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卫生健康委的有力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情况,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全力推动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萧县县委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明确工作职责,有效推进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二是提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内涵。加强医共体绩效考核,建立年度医共体工作台账,落实医共体“两包三单六贯通”管理,提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规范化、同质化、智慧化水平。三是全力破解异地就医难点堵点。成立转诊服务中心和转诊服务分中心,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开展健康随访,打击非法转诊,缓解跨省就医难题,县域就诊率持续升高。

(二)努力打造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持续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县中医院成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普外科合作基地”,设立骨科、急诊外科、老年医学科、影像科四个博士工作站。县人民医院深化与蚌医一附院合作,加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打造县域医疗服务龙头,成功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快速推进“五大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目前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和卒中中心已建设完成,建设县级临床重点专科12个。二是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持续开展“医疗质量提升年”和“三合理”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认真落实“双十条”便民举措。三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科室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至目前,共计签约54.49万人,签约率52.44%。四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凤城医院建设项目主体基本完工,县中医院二期建设全面开工建设。郭利眼科迁建项目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装饰装修。

(三)持续推动疾控体系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推进疾控体制改革工作。县疾病预防控制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已挂牌,局长已配备,其余改革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二是不断完善重大疫情防治体系。完善实验室设备配置,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县疾控中心实验室顺利通过省级资质认定。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防治机制,全方位提升应急处突水平。三是持续提升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推进实施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中长期规划,巩固重点地方病和寄生虫病防治效果,传染病报告率、及时率均为100%。2024年全县累计接种免规疫苗125848剂次。

(四)全面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持续开展中医药“四名”工程能力建设,申报安徽省中医药传承创新科研项目5个。积极对接省外名中医资源,创建吴琦长三角名中医工作室。赵庄镇、大屯镇等4家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馆服务内涵建设,全县67家社区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全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均配备1名及以上中医师,100%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已配备1名及以上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全县37家定点村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阁中医药诊疗项目纳入城乡居民医保结算。

(五)深入开展健康萧县行动。一是持续推进健康萧县行动。扎实推进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心理健康、健康环境等6项健康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着力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深入开展第26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持续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扎实推进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及卫生单位创建活动。二是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强化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完善职业卫生检测设备配置。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共纳入治理对象54家,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100%。 三是加强老年人健康保障。全县共有医养结合机构7家,护理型床位890张,建设护理院1家,床位101张。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完成规范化老年医学科建设。积极创建省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县。国家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单位县人民医院、黄口镇卫生院已完成科室建设工作,正在积极开展探索运行。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一是积极实施三孩生育支持政策。制定《萧县育儿补贴实施方案》,支持群众按政策生育全年办理生育登记3730例,全县上报出生人口为8868人,出生率6.2‰,自然增长率1.03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83,出生人口总量呈现下降态势。二是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严格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高效实施婚检、孕优、产前筛查等项目,提升出生缺陷防治水平。截至目前,免费婚前检查5130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4336对;叶酸增补6169人次;宫颈癌初筛检查19555人,乳腺癌初筛检查5466人,新生儿疾病筛查3203人。三是加强托育服务能力建设。全县共建成托位3450个,千人口托位数为3.35。2024年新增托位950个,普惠托育机构2个,市级示范托育机构1个。四是持续提升家庭发展能力。2024共资格确认计生奖扶对象6495人,发放资金671.952万元;确认计生特扶对象362人,发放资金301.728万元。为37957名计生家庭成员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金1442.366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千人口主要资源指标仍处于全市后位。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99人(市2025年目标3.2)、千人口注册护士数2.73人(市2025年目标3.6)、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3.64人(市2025年目标8.3)。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不明显,未能真正落实“两包三单六贯通”。三是县级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不强。重点专科建设滞后,缺少名医、名科,广大群众认可度不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不高,近几年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起步较晚,与发达地区甚至周边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四是跨省异地就医虽然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就医比例仍然较高。

三、2025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全力抓好优质医疗服务体系构建。一是高质量运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借助与蚌医大一附院共建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合作协议续签契机,进一步完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协调保障机制,主动靠前、上门服务,及时解决项目运营中的问题,从专家团队派驻、能力水平提升等方面提要求、明任务,尽快实现区域医疗中心技术平移、资源落地、水平提升、服务到位。加强长三角医疗合作。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加强与上海市同仁医院、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合作交流,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争取更大力度支持。继续推深做实已开展的医联体、专科联盟等合作项目,细化合作清单,选派医疗服务和管理业务骨干到苏沪浙高水平医院进修学习,涵养发展人才和后劲,充分利用好当前发展机遇,在诊疗水平、重点专科、人才队伍、医学科研等方面自觉对标对表,提升县域龙头医院地位。三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健全以效果为导向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机制,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加快黄口镇、张庄寨镇中心卫生院医疗次中心建设,其余乡镇卫生院实施差异化展策略。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组织好2025年招聘工作,协调落实编制保障,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吸引力四是完善中医药服务。积极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积极开展智慧共享中医药房和“五大中心”建设,以基层中医馆内涵提升和中医阁建设为抓手,大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供中医药多样化服务,提升群众中医药获得感,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提高群众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全力抓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探索高质量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政府落实财政补助政策,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优化薪酬制度,以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和核心制度为导向,加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调度,力争尽快实现“1个2,4个60%”的目标。【1个2即逐步提高医院的病例组合指数(CMI)值,力争达到2左右;4个60%就是逐步提高四级手术占比、技术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和人员薪酬中固定部分比例,力争达到60%左右】。二是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提质升级。聚焦“五个提升”特别是牵头医院服务能力提升,落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提质升级实施方案,要狠抓各项核心任务落实,多措并举、多方协同,突破性实现“两包三单六贯通”,积极在医保支付、资源下沉、医防融合等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大胆探索。三是完善县委卫健工委工作机制。完善县委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建立统一协调、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有序运行的工作机制,促进“三医”协同高效决策和工作推进。  

)全力抓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核心能力建设。按照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要求,配齐配强疾控机构人员,持续提升监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核心专业能力。统筹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全力做好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准备。推动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责任清单和医疗机构派驻监督员制度,动态掌握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和好的做法,及时补齐工作短板,促进工作提升。二是强化职业病防治。持续开展职业病防治机构提质合规行动、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扩面行动、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行动“三项行动”,进一步深化职业病危害监测和治理。三是抓实抓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划片包保、死亡人员摸排、数据比对交流、定期抽查核实等措施,坚决杜绝不真实服务问题。加强人员培训,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对公卫人员现场培训不低于1小时,现场考试不低于1次,每月要进行抽考。加强“两卡制”规范应用,完善系统功能,强化效果绩效评价,全面完成健康档案向居民开放、人脸识别活体动态认证。

(四)加快卫生健康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级医疗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推进凤城医院、县中医院二期和郭利眼科医院建设,积极推进萧县人民医院放疗中心项目实施。分期分批谋划建设区域医疗次中心,进一步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与水平,在专业人才配备、设施设备配置等方面达到区域服务能力,方便区域患者就诊。持续推进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就医环境和安全。

)全力抓好重点人群保障工作一是深化老年医学科建设,积极开展优质医养结合示范中心创建,规范安宁疗护工作运行。严格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高效实施婚检、孕优、产前筛查等项目,提升出生缺陷防治水平。三是积极落实《萧县育儿补贴实施方案》,加强宣传引导,健全资金保障机制,认真执行标准和发放程序,推动政策平稳落地落实。四是加快推进公办独立托育机构和公立医院托育点建设工作。强化托育服务供给,提高千人口托位数,提升托位使用率。

)全力抓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民生保障办好群众关心关注的事。持续健全民声呼应工作体系,即接即办,提高12345件、信访件办结率和满意度高质量完成健康口腔行动、出生缺陷防治提升行动以及农村地区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安心托幼等民生实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卫生健康获得感。二要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质量。持续抓好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医疗质量提升等专项行动。对标落实三个“三年行动”和“双十条”举措,提升医疗质量水平,让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更放心、更安心。三要守牢安全生产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全面排查医疗机构、托育机构、医养结合机构隐患风险,对发现的漏洞隐患,时查时销,坚决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全力抓好行业党的建设一是强化卫生健康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强化医院廉政建设,持续完善《医德医风档案》,选取典型案例,做好以案示警、以案促改持续抓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强化卫生健康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深化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持续抓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提升医疗机构党建工作质量。聚焦“四个服务”,深化“四个在一线”活动,健全完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推动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落地落实。加强民营医院党建工作,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六亮”行动,优化改进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