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健康萧县行动实施以来,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以人民健康为核心,深入推进“健康融万策”,紧紧围绕健康影响因素干预、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和防控重大疾病等工作任务,以实施15项健康行动为抓手,注重理念更新,强化政府责任,采取集中推进、牵头落实、齐抓共管,推动了“健康萧县行动”扎实有效开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健康萧县行动。一是精心设计健康行动方案。依据《健康萧县行动实施方案》制订了《健康萧县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经征求部门意见和提请2020年11月25日县政府第111次常务会议审议后印发全县。《实施方案》明确了2020年和2030年两个阶段性目标、15项健康行动计划,逐项明确了牵头单位和协同责任单位,提出了具体要求,保证了健康萧县行动扎实有序开展。二是建立高位推进机制。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县卫健委、县教体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推进委员会,下设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在县卫健委。推进委员会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实施健康萧县行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三是深入推进“健康融万策”。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的重要论述,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通过完善各方面政策,充分保障公民的健康教育、公平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获取健康信息、获得紧急医疗救助等各种权利,推动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努力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多年来,健康萧县行动推进委员会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初步建成了跨行业、多部门、分层级的健康萧县行动推进机制,为深入推进健康萧县行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普及健康知识,实施健康影响因素干预。
1.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近年来,通过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及网络、报纸、微信、公共宣传栏等各种宣传媒介,从解决城乡居民健康知识缺乏、健康运动较少、饮食结构不平衡、生活方式不规范等实际问题入手,以“健康素养66条”为核心宣传内容,广泛传播和普及健康知识。县电视台开辟了“食安萧县”等健康类科普节目,《萧县信息报》开设了“健康科普”栏目;县疾控中心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遴选组建了健康素养巡讲专家团队,每年开展健康宣讲近百场次;萧县融媒体、萧县发布等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健康萧县行动信息,刊载健康知识内容近百条。全县公共场所,特别是客运站、商场、大型超市等地方的电子屏幕每天都不间断地播出健康温馨提示。同时,全县各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还利用微博、微信、QQ群等新媒体和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发布疾病防治、科学饮食、运动健身等保健知识,这些方法和手段,有效提高了健康知识的覆盖面。各医疗卫生健康机构利用各种卫生日、宣传周、活动月等有利契机,深入健康科普进基层、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等“五进”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健康科普效果,全县居民健康素养指数由2020年的20.48提上至2024年的31.29。
2.实施合理膳食行动。以“全民营养周”“5·20学生营养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三减三健专项行动”等主题宣传活动为契机,通过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超市、进餐厅等“五进”活动,扎实推进合理膳食行动,一是强化合理膳食宣传教育,通过新闻媒体、网站专栏、微信微博、图文材料、现场宣讲、专题讲座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居民的营养意识和健康饮食习惯;二是推广使用健康“小三件”(限量盐勺、限量油壶和健康腰围尺),提高家庭普及率,同时,引导企业在食盐、食用油生产销售中配套用量控制措施(如在盐袋中赠送2g量勺、生产限量油壶和带刻度油壶等),鼓励超市开设低脂、低盐、低糖食品专柜;三是指导消费者正确认读营养标签,提高居民营养标签知晓率;四是制定学校膳食计划,提供均衡饮食,培养学生良好饮食习惯;五是建立社区营养服务机构,针对家庭、一般人群、超重肥胖人群、贫血和消瘦等人群、孕产妇和家有婴幼儿的人群的膳食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膳食指导和咨询服务;六是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种植蔬菜和水果,提供健康的食物选择。通过活动开展,全县居民合理膳食科学养成率以及卫生行为形成率显著提升,特别是“学生营养日”“奶豆添营养 少油更健康”宣传干预效果尤为明显。
3.实施全民健身行动。在全县各大型公园、休闲场所、公厕等处设置固定健康宣传栏253处(块),每季度更换一次内容。加强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努力打造城乡“15 分钟健身圈”。共建设社区(村)多功能公共运动场地274套、全民健身路径工程3套,新建篮球场6个,目前,农村健身场地也得到了加强。不断创新文体活动载体,采取各种活动方式,丰富文体生活,全面提高全民身体和心理健康素质,县委宣传部、县教体局每年均举办“万人万米健步走”活动。
4.实施控烟行动。县爱卫办通过开展无烟政府机关、无烟学校、无烟医疗机构等创建活动,进一步扩大禁烟控烟知识宣传。县教体局坚持从孩子抓起,各学校利用广播、主题班会、宣传栏等,广泛宣传二手烟危害,引导家长主动禁烟、控烟。今年以来,县爱卫办统一制发了控烟标识5000份,并通过开展多部门联合检查控烟工作,使公共场所控烟标识无处不在,城区无烟草广告,不劝烟、不吸烟已经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目前,全县共创建无烟政府机关90家、无烟医疗机构486家、无烟学校304家。
(三)倡导科学生活,维护生命周期健康。
5.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一是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利用短信、微信、QQ工作群等传播媒介,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科学宣传力度,群发短信85万条,在萧县融媒体、萧县发布等微信公众号发布心理健康信息20余条。二是构建心理服务网络。在县人民医院和县疾控中心分别设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并在县医院开设了心理健康门诊和精神卫生科,同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的康宁精神病专科医院参与全县心理健康服务。三是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服务。截止到6月底,全县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699名,纳入管理5644名,规范管理率99.03%;社区在册居家服药患者5517名,规律服药率96.81%。四是营造社会关注氛围。要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等组建心理健康服务团队,或通过购买服务形式,为员工和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鼓励基层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6.实施健康环境促进行动。一是全力推进问题整改。坚持以中央和省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和交办问题为抓手,完善了“整改+销号”工作机制。2024年整改任务196件,全面完成销号任务。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典型案例、下沉指出问题、交办群众投诉信访问题,目前正在强力推进问题整改。二是深入推进三大工程。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大气污染源24小时监测,建立“日分析、日通报、周调度、月总结”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截至12月底,我县PM2.5年均值为39.36微克每立方米,同比增长6.58%;PM10年均值为65.2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1%。优良天数为261天,同比增加7天,优良率72.3%,空气质量较去年同比下降。水污染防治方面。构建以“部门联动、上下共管”的“河长制”工作格局,推动“四源共治”纵向深入。常态化开展“清河行动”。以工程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萧濉新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加强全县33个入河排污口日常监管,对全县60处饮用水源保护区开展日常巡查,县域主要河流水质较去年同期明显改善。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完成3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两公一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率、安全利用率均为100%。完成15个村生活污水治理、8个村环境综合整治及124个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同时,加强137家固废产生单位、2家固废处置单位及48家医疗机构固体废物产生、处置及利用管理,全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进。三是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持生态环境执法严的主基调,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强化环境执法利剑作用,突出科学、精准、依法执法。2024年共开展执法检查360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7900余人次,立案查处87件,涉及金额300多万元。办理免罚案例13起。组织及参与突发事件应急演练3次;处理环境信访案件705件,处办中6件,办结率为99.1%。
7.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一是出生缺陷防治项目。辖区内医疗机构孕妇建册4970人,其中符合筛查条件的4239人,筛查447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96.87%;二是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项目。已完成宫颈癌筛查19555人,完成年度任务数的113.03%;完成乳腺癌筛查5466人,完成率182.2%。三是孕产妇健康服务。开展孕产妇保健服务4935人次,系统管理率94%;全年共筛查评估4935人次,检出阳性孕妇3709人次,其中较高风险、高风险1264人,患有传染病孕妇230人,已全部纳入管理;危重孕产妇个案监测2351人,发现并发症和合并症1451人,抢救危重孕产妇7人,成功率100%;辖区内外医疗机构户籍孕产妇死亡0 例;四是儿童健康服务。0-6岁儿童保健服务56873人次,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 91.84%,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 94.17 %;新生儿疾病筛查3490 人,筛查率 99.86%,确诊甲低患儿8 人;听力筛查3490人,筛查率 99.86%,发现听障 1人;五岁以下儿童死亡 6人,死亡率 1.05 ‰,其中婴儿死亡2人,死亡率0.35‰,新生儿死亡 1人,死亡率 0.18‰;五是发放婴幼儿营养包项目。共发放儿童营养包38597 盒,发放率为97.38 %,共有 6198名孩子受益。六是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婚检5363,婚检率90.65,疾病检出率11.69%;七是孕前优生项目。完成4392对,完成全年任务的97.60 %。八是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共发放叶酸19743瓶,补服人员7819人,完成任务的86.88%。九是剖宫产管理。辖区内活产数2590人,剖宫产活产数880人,剖宫产率为33.98%,较好地完成了省市下达的控制指标。十是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阻断项目。接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5013人,发现梅毒16人,咨询检测率100 %,梅毒治疗100 %,乙肝阳性孕妇117人,为117名婴儿注射了乙肝球蛋白。
8.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全县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开课率100%,中小学生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95%,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85%。学校按要求设置了校医室或配备了专兼职健康指导老师,能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强化近视、龋齿、肥胖等防控,做好入托入学疫苗接种证查验和开展晨检、午检及缺课率、病假率调查工作。各学校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并建立完善了县、乡(镇)、校三级体育竞赛体系;县教体局坚持开展常态化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测工作,切实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全县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达75%以上。
9.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加大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力度,举办职业健康专题培训班1期,培训接害企业负责人、专兼职管理人员82名;辖区内41家接害企业全部纳入职业健康监督管理,依法申报职业危害项目41家;督促企业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年内组织开展劳动者健康体检3252人;依法开展职业健康预防性审查,对2个新扩改项目进行了“三同时”审查。截止目前,共创成市级健康企业8家。
10.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一是加强宣传倡导。推动老年健康知识普及,提高老年健康核心信息的知晓率。组织开展60岁老年人及以上贫困建档立卡失能老人评估;二是加快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实际起草制订了《萧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开设了老年医学科,开通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了挂号、就医便利服务。三是开展医养结合监测。指导各乡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国家医养结合监测信息报送,我县7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心全面完成2024年全国及省医养结合监测工作。四是推动萧县安宁疗护工作发展。成立由县分管负责同志为组长的萧县安宁疗护国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保障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制定《萧县安宁疗护国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萧卫老龄〔2023〕2号),将安宁疗护工作纳入我县卫生规划。确定萧县人民医院和萧县黄口镇卫生院为安宁疗护试点医院,目前已完成科室注册。
(四)突出提档升级,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
11.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根据安徽省加快皖北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相关要求,蚌医一附院与县医院建立合作共建关系,2021年3月28日正式挂牌开展工作,2024年双方续签合作共建协议,蚌医大一附院帮助县医院建成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目前心脑血管介入治疗已完成1000余例”。
12.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根据《蚌医一附院与县医院合作共建协议》的要求,由蚌医一附院按照对口扶持原则,帮助县医院同步建设肿瘤内科,向县医院派驻了相关专家及管理人员,自2021年6月8日萧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正式挂牌开诊以来,该项工作一直运行良好。县医保局及时调整了《萧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偿方案》,适当扩大癌症患者目录用药,并全部纳入慢性病补偿范围。
13.实施慢性呼吸道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加大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宣传力度。选派一名骨干医师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规范实施慢阻肺患者管理项目,增加基层医疗机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人员培训和相关诊治设备、长期治疗管理用药的配备,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功能检查能力,切实提高基层慢阻肺的早诊早治率和规范化管理率;要求各医疗机构为慢阻肺高危人群和患者提供全程防治管理服务,指导开展早期干预治疗和呼吸康复锻炼。
14.实施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糖尿病管理项目,对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对确诊的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每年免费提供1次全面健康体检和4次空腹血糖检测,开展4次面对面随访,并分类采取服药、治疗等干预措施,截止6月底,全县共建立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43845份,基层规范管理34215人,规范管理率为78.04%。
15.实施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积极做好新冠病毒、流感、猴痘、霍乱、0157、诺如病毒、手足口病、布病、狂犬病、H7N9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猩红热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一是传染病防治。高质量落实重点传染病防控措施,强化“三保三落实”(即提高站位保落实、加强领导保落实、压实责任保落实),确保传染病防控组织领导、队伍建设、机制运行及保障措施落细落实;规范预防接种服务管理,2024年预防接种证应建证64604人,建证率100%,1-6月份各种疫苗疫苗接种:乙肝5659针次、卡介苗1608针次、百白破12236针次、麻疹5998针次、流脑14522针次、乙脑5866针次、甲肝3345针次。二是卫生应急。加强县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建设,成立了萧县传染病应急处置队,健全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明确了职责与分工,并多次开展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为全县“两会”“两节”“高考中考”等重大活动提供了坚强的公共卫生保障。三是地方病防治。针对碘缺乏病、水源性高碘、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等三种较为严重的地方病,我县开展了一系列的地方病防控行动,通过食盐加碘、孕妇补碘等措施预防碘缺乏病,并适时开展碘盐监测,确保碘盐质量达标;通过水源调查和水质监测,摸清了我县高碘地区水源中碘的浓度和分布(13个乡镇135个行政村),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健康教育;科学开展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控工作,通过饮水源调查,掌握我县高氟地区分布和饮水中氟的浓度,并发挥地方主体作用,整合各种资源,落实综合干预措施,通过改水除氟等方式对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地区进行饮水源治理,进一步降低水中氟的含量,持续监测评估防控效果,切实做好地方病的“防”“控”“治”,确保饮水源水质安全。
二、主要存在问题
随着“健康中国”策略的深入推进,逐步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健康促进工作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实施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及不足:
一是个别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对“健康萧县行动”的认识不够深入,推进过程中存在消极、推进力度不大等问题;
二是“健康萧县行动”监督考核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 编制任务清单,力求“健康萧县行动”实效,并结合日常考核结果,逐步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健康萧县行动”持续有效运行。
2. 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和联络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健康萧县行动”进展平衡,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3. 强化监督考核,确保权责清单各项职责得到有效落实。
4. 深化协同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不断提升“健康萧县行动”实效,有力推动健康融于各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