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提案委:
我局对贵专委会提出的“关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就您提出的意见建议,结合我县有关做法和下步打算答复如下:
一、关于“部门衔接和信息互联共享不够充分”问题
目前,很多业务部门办理系统多为各部门自建系统,多网多系统的现象一直存在。针对这种现象,县数据资源管理局积极与市数据局、市政务局沟通,根据各部门需求,积极配合各部门系统和“皖事通办”平台有效衔接,截至目前,公积金系统、市监局企业开办平台、烟草证办理系统、不动产登记系统等多家部门已实现与“皖事通办”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和数据互联互通,群众可直接在“皖事通办”平台办理和查询相关事项;针对暂时未能完成系统对接的部门,“皖事通办”平台开设了“人社便民e站”“公共电力接入联合审批”“便民服务专区(包含水、燃气报装、公证等服务)”“县政公用服务(供水、电力、燃气)接入工程联合审批”等模块,提高了联合审批的效能,方便了企业群众办事。
二、关于“风景的常态化措施难以落实到位”问题
近年来,数据资源管理局一是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省心。落实“一网通办”。坚持全县一盘棋,大力推进政务服务集约化整合工作,建成联通县乡的政务服务网上平台,将“触角”延伸至基层末端,设立23个乡(镇)级为民服务中心、275个村(社区)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站,实现了县乡村线上线下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全覆盖,线上线下同标准办理。推动“办事只进一扇门”。新政务服务大厅搬迁后,整合原有的不动产登记分中心、婚姻登记分中心和公安户政分中心,全部进驻新政务服务中心,基本实现了变“多门”为“一门”。推进“最多跑一次”。积极推动变“多窗”为“一窗”改革,协调各部门对县政务服务大厅科学优化布局,提升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设立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公积金办理等7个“一窗受理”专区和企业开办自主申报专区,大大地提高行政办事效率。截至目前,我县全程网办率达97.2%,事项认领率达99%,最多跑一次事项2.6万件。
二是全面推进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让政务服务更贴心。积极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的实施意见》,分类录入7×24小时服务清单,及时完善线上政务服务地图,依托自助端、手机端、电脑端等平台精准提供智能搜索、推荐、导航等服务。建成7×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置不动产、企业开办、人社、公安、政务服务等综合一体化自助终端设备,企业和群众提供自助申报、自助上网、自助体检、自助拍照、查询、打印等服务。全面上线推广政务服务事项,在皖事通APP上线服务地图,关联全县各类服务场所332个,覆盖县政务服务中心、镇村为民服务中心、基层派出所、提供政务服务的银行网点、接种新冠疫苗的医院等各类服务场所,关联政务服务事项2.67万项,打通了服务惠民“最后一公里”。
三是精心编制政务服务“全生命周期”事项《一本通》。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按照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共梳理个人全生命周期事项157项,梳理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177项,汇编了套餐式办事指南《一本通》。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线下服务窗口查阅,即可知晓申请条件、申报材料、办理地点、办理流程等,真正实现“有了一本通,办事一门清”。
四是深化高频事项“跨省通办”,让群众办事更舒心。同步开设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跨省通办”专窗,积极与长三角地区周边县市对接,依托“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浙里办”“皖事通”等系统平台,目前已分别与江苏、浙江、山东等6个省12个县(市、区)成功签订“跨省通办”协议,构建政务服务战略合作联盟。目前已经完成第一批高频事项70项“跨省通办”对接工作。
三、关于“审批监管联动有待进一步提升”问题
近年来,萧县数据资源管理局着力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监管,让行政审批更放心。坚持深化“互联网+监管”,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应领尽领,实施清单应编尽编。在线下政务服务大厅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实现县乡村三级线上线下全覆盖,2022年共收到评价57万条,满意率100%。强化电子监察,对异常办件实行预警提醒、红牌警告,实现办件审批全过程监督。
四、关于“制定政务大数据标准规范和操作流程,破除数据共享技术上的壁垒”意见回复
针对此项意见,萧县数据资源管理局打算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基于省、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目录,修订完善我县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及时做好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取消、下放审批等事项衔接。建立健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例外事项清单动态管理机制。依托“皖事通办”平台,逐步实现权责清单、目录清单、标准化清单、实施清单系统化动态管理。推进各级便民服务实施机构认领、编制、发布便民服务事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无差别、同标准便民服务。推进办事指南调整,达到规范、统一,协同优化线上线下办理流程,方便企业和群众应用。推动政务服务场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统一名称标识,窗口工作人员亮牌上岗,推行亲切服务、标准化服务。
二是加强数据资源管理,提升智慧政务水平。积极推进全县数据资源的采集、整合、共享、交换、开放,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作机制,切实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各部门的资源的交互使用和全面共享,并加强与省、市的资源对接和交换,为高效便民积极探索数据应用的新方式、新方法,提供数据存储的新资源、新途径。认真落实和完善“皖事通”APP、“安康码”运维方案,全方位多举措引导广大群众广泛注册使用“皖事通”APP和“安康码”,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万事掌上办,生活好轻松”。
五、关于“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意见回复
针对此项意见,萧县数据资源管理局打算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提升乡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完善镇村级政务服务为民中心建设,理顺工作机制。聚焦高频便民事项,推送政务事项向基层下沉,依托安徽政务服务平台和自助服务设备,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服务模式,强化对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培训和监督考核,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素养。
二是完善“涉企服务”专窗。梳理各部门惠企利民政策清单,利用线上线下及各类政务新媒体平台,对各部门的政策、服务指南、办事流程等进行信息公开和宣传,提高企业群众的政策知晓率。深化“综合窗口”改革,建立窗口动态调整机制。提升特殊群体办事体验,开辟绿色通道,主动靠前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多渠道便利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办事。
三是推进智慧化大厅建设。优化智能大厅布局。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大力推进政务大厅智慧化改造,着力打造7x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政务公开专区,并积极探索企业服务区建设,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链条的政务服务。健全功能性服务专区。升级智能导服、统一出件、帮办代办等服务专区,健全完善智慧化便民服务硬件设施,探索阅读、休闲、金融、母婴服务等更精细、更贴心的区域设置,推进政务大厅向智慧化“政务综合体”转型,实现“新大厅、新服务、新体验”。强化大厅智能管理。依托智慧政务大厅建设,建设大厅人流监测、预约取号等功能模块,加强对人流、取号、业务办理等数据的汇聚分析、综合研判,提升大厅智能管理水平。
六、关于“推行互联网+监管,完善行政执法监管模式”意见回复
针对此项意见,萧县数据资源管理局打算做好以下工作: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建立常态化监管数据归集共享机制。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做到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应领尽领,实施清单应编尽编,应录尽录。整合归集多部门、多行业监管数据,推动跨部门跨领域监管“大综合”,构建综合执法监管联合协作机制,针对同一检查对象的多个检查事项,尽可能纳入跨部门联合检查范围,优化执法资源,减少对企业的扰动,提高监管效能。为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以上是关于此项提案的办理情况,欢迎您以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最后,再次感谢贵专委会对我县关于政务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复类别: C类
联系单位:萧县数据资源管理局
联系电话:0557-5066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