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萧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国防动员办公室<人民防空办公室>) > 政策法规 > 部门文件
阅读人次: 字体:   ]

萧县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落实拱墅区结对合作帮扶萧县2022年度重点工作计划》的通知

发表时间:2022-08-26 10:32 信息来源:萧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责任编辑:发改委 阅读人次: 字体:   ]

萧县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落实拱墅区结对合作帮扶萧县2022年度重点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乡镇政府,县经济开发区,县直单位:

为推动杭州市拱墅区结对合作帮扶萧县工作开好局、起好步,经县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同意,现将《推进落实拱墅区结对合作帮扶萧县2022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责任分工主动做好与拱墅区对口衔接,认真抓好工作落实。

 

    2022825

 

 

 

 

 

 

 

 

 

 

 

推进落实拱墅区结对合作帮扶萧县

2022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2022年是拱墅区与萧县结对合作帮扶工作的开局之年。为全面贯彻落实《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推进落实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工作方案》和《推进落实杭州市结对合作帮扶宿州市2022年度重点工作计划》,确保拱墅区结对合作帮扶萧县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制定如下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一、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1.建立对接机制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开展两地党政代表团考察互访。鼓励各园区、各有关单位开展对口联系。建立联系密切、运转高效、顶格推进的工作对接机制。(县委办公室、县委组织部,县政府办公室、县发展改革委、县经开区管委会)

2.制订工作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推进落实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工作方案》和《推进落实杭州市结对合作帮扶宿州市2022年度重点工作计划》结合两地实际制定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按程序报宿州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县发展改革委)

3.加强调度评估。逐项分解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实施主体和时间进度,建立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月通报机制,定期督促检查完成情况。建立结对合作帮扶成果年度评估机制,共同起草形成结对合作帮扶年度自评报告,共同向杭宿两地市政府报告。配合上级长三角办开展结对合作帮扶工作督查检查。(县政府办公室、县督查考核办、县发展改革委)

4.加快落地实施。建立拱墅区萧县结对合作重大项目库,滚动推进、动态调整。积极谋划一批结对合作帮扶重大项目,争取将符合条件的结对合作帮扶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任务调度协调推进系统,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政策支持和资金、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县发展改革委、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国资委)、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经开区管委会〕  

5.做好宣传引导。推动两地宣传部门加强联络交流,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上,加大拱墅区结对合作帮扶萧县宣传力度,积极反映结对合作帮扶的举措和成效,引导形成全社会支持结对合作帮扶的良好氛围。引导产业园区、企业商(协)会等市场主体参与结对合作帮扶。(县委宣传部、县发展改革委、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工商联)

二、实施营商环境再造

6.促进改革经验互鉴。加强业务交流,在项目联审联批、改革创新、市场环境、政府信息公开、政务诚信建设等方面互鉴互学。学习借鉴拱墅区在一件事集成改革、政府数字化转型、企业开办全流程1次申请、0元成本、30分钟办结、亲清在线数字化政商服务平台建设、行政服务中心去中心化等方面的改革创新经验,对标拱墅区再造数字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及时复制推广拱墅区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经验,提高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水平。(县政府办公室、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县市场监管局)

7.促进创新成果互享。借鉴拱墅区建立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立健全党政智治系统、数字政府系统、数字经济系统、数字社会系统和数字法治系统等举措,发挥亲清在线”“民生直达等经典场景开发应用成果作用,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建设高水平数字社会、迭代升级城市大脑。(县数据资源管理局)

8.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学习借鉴拱墅区打造浙江民营企业数智总部服务民营企业的经验做法,培育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软环境,构建以”“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政商关系,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共同打造跨区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两地企业交流合作,共同提升服务企业能力,支持民营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工商联、县经开区管委会)

三、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

9.探索省际园区合作积极推动两地园区开展对口合作,结合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通过园中园等模式,推动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探索成本共担、收益共享的合作共享机制。探索以市场化方式开展产业创新平台合作,学习拱墅园区运营经验,助力提升园区运作水平。(县发展改革委、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科技局、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经开区管委会)

10.发挥各类平台作用。支持园区及重点企业,在拱墅区设立离岸孵化器、科创飞地等创新平台。合作搭建产业数字化赋能平台,重点引进拱墅区工业互联网企业和平台,推动我县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经开区管委会)

11.调动民间组织参与。发挥工商联、商会、行业协会及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更多交流合作平台,鼓励企业参加数贸会”“休博会”“电商博览会”“农博会”“旅博会等重大展会和经贸洽谈活动,引导民营资本参与拱墅区养老、文化、旅游、农产品等方面务实合作。(县工商联、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县文化和旅游局)

四、开展干部人才合作交流

12.建立人力资源共享机制。进一步深化人力资源合作,在人力资源产业园合作、信息数据交流、研讨互动、资格互认等方面加强合作研究。建立常态化人力资源供需对接机制,围绕产业链协同加强技能人才培训培养,积极推进两地共建人才培训基地、共建共享技术技能人才平台工作。组建专业化人力资源公司,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联盟,促进两地人力资源服务业协同发展。推进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协同联动,不定期联合举办人才交流对接会,加快实现企业招聘岗位信息、人力资源供求信息同步共享。〔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教育体育局、县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国资委)〕    

13.组织干部挂职交流。建立干部人才双向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常态化机制。积极对接拱墅区选派领导干部来我县挂职指导,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分批次从我县经济综合部门、园区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拱墅区党政机关、产业园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等单位跟班学习。(县委组织部)

14.开展人才交流合作。以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长三角人才云市场等为载体,组织专家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应用方面开展对接交流,引导高层次人才到萧县开展创新创业和项目合作。加强党员干部培训合作,分批组织机关干部、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到拱墅区学习培训,推动县委党校在拱墅区开展干部异地培训,积极争取拱墅区委党校教授等优秀师资力量来萧县辅导授课。积极推动选派优秀干部参加拱墅区委党校各主体班学习。推动在拱墅设立人才工作站、科创飞地或人才飞地,推动开展人才成果对接活动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支持驻拱墅区科研院所和头部企业与萧县开展合作,建立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加强师资力量、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培养,积极争取拱墅区选派医务人员、校长(园长)和优秀教师到萧县开展帮扶合作。分别选派医务人员、校长(园长)和优秀教师到拱墅区交流培训。(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科技局、县教育体育局、县卫生健康委)

五、推动产业项目增量合作

15.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编制完成结对城市产业链基础资源图、产业链重点企业名录和产业合作清单,提升产业合作和项目招引精准度。结合拱墅区信息、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商贸旅游、商贸服务重点产业和我县智能制造、新材料主导重点产业,加快推进两地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积极引导产业链配套项目落户萧县,加快推进萧县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功能性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协调推动拱墅区企业落户萧县,按需求扩大产能。每年在拱墅区不定期召开招商恳谈会和系列推介活动,年内争取落地实施拱墅区及周边地区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5个以上。〔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科技局、县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国资委)、县投资促进中心、县经开区管委会〕

16.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借鉴拱墅区参与杭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经验,积极引进拱墅区互联网龙头企业,打造拱墅萧县数字经济产业园。(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县发展改革委、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科技局、县经开区管委会)

六、积极搭建资本合作平台

17.建立项目对接机制。搭建资本与项目对接平台,推动项目和资本高效对接,按照市场化机制探索产业专项引导基金合作。推动两地重大合作项目建设单位与两地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等开展交流对接,联合开展双招双引活动。〔县发展改革委、县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国资委)、县投资促进中心、县经开区管委会〕

18.推动金融合作交流。推动浙商银行、杭州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萧县设立分支机构。支持拱墅区专业化基金管理机构、社会资本等,参与我县产业引导基金的设立运行。推动拱墅区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对杭州转移落户萧县的产业项目建设给予支持。共同发展包括金融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等,鼓励开展交流、互动,探索建立资源共享、信息共用、成果共创的合作机制,促进两地经济金融创新集聚发展。〔县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国资委)、中国人民银行萧县支行、宿州市银保监分局萧县监管组〕

七、加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协同

19.搭建农产品产销平台。积极推动拱墅区大型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参与萧县结对合作帮扶,搭建特色优势农产品销售和配送体系。(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发展改革委、县经开区管委会)

20.推进农业产业链协同。共同组织两地农业产业化企业对接交流。支持拱墅区中央厨房与预制菜头部企业在萧县建设生产基地,谋划打造预制菜产业基地。积极争取拱墅区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在萧县落地建设1家生产加工基地,共同拓展拱墅萧县优质农产品供应渠道。共同打造拱墅区菜篮子萧县基地。年内新增1个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在拱墅区挂牌运营名优农产品展销中心。(县农业农村局、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投资促进中心、县经开区管委会)

21.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加强农业技术合作,大力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支持拱墅区互联网龙头企业与萧县深化合作,加快数字赋能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产品线上销售额,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抓好种业强县建设,持续推动五彩农业(葡萄、辣椒、胡萝卜、芦笋、山羊)产业向纵深发展。支持与在杭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生物育种、特色种养等农业科技攻关。县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县商务局)

八、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合作

22.共同打造文旅品牌。对接杭州文化旅游头部企业,参与萧县文化旅游重点资源、项目开发,提升萧县汉兴福地、书画之乡、胜利之城等文化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共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利用。推动在影视渲染、创意设计等数字创新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围绕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合作开展人文体验旅游活动,共同开发文化旅游线路。深化两地在书画艺术节、伏羊美食节、葡萄采摘节、大运河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合作。(县文化和旅游局)

23.共建商贸文旅合作平台。争取拱墅区专业化团队和社会资本参与萧县申报特色小镇的指导建设。推动两地大型购物中心、连锁超市、特色街区等设置特色产品专柜,集中展示、销售两地名特优新产品,年销售额力争达1亿元。组织两地志愿者和观众,积极参与和参加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推动开展品牌体育赛事活动合作。推动两地职工疗休养资源共享、人员互送合作,共推职工(劳模)疗休养产业基地和精品路线等产品,组织两地职工赴对方开展疗休养,促进两地人员交往。(县发展改革委、县商务局、县教育体育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总工会)

九、提升社会民生共享水平

24.推进教育卫生医疗合作。推进两地设立就业见习基地或实训基地。开展医联体、专科联盟等医疗合作,积极推动拱墅区知名医院在萧县托管医院或建立附属医院,合作引入优质医疗资源,试点探索5G和人工智能开展远程诊疗。支持两地医保异地结算和重点医疗机构合作交流。积极引入知名品牌养老机构布局设点或托管经营,谋划建设康养机构。(县教育体育局、县卫生健康委、县民政局、县医保局)

25.深化智慧城市合作支持拱墅区相关龙头企业参与萧县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拓展升级智慧城市场景应用。学习借鉴和引进拱墅区智治经验,全面提升平安萧县建设信息化、精准化水平。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县委政法委、县城管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