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工作总结和2023年度工作计划
萧县发展改革委
(2022年11月10日)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县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全力以赴抓项目增后劲、抓改革优结构、抓创新促转型,推动各股室优质高效完成各项年度任务。
一、2022年度工作总结
(一)强化党建引领,机关队伍建设有序推进。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务、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全年共组织中心组学习12次,组织全体党员集中学习40余次,开展党员活动12次,领导干部上党课4次。积极开展党风党纪和警示教育,教育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强力推动“一改两为五做到”,将党建品牌融入企业服务、项目推进等业务工作,进一步深化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二)加强谋划调度,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加强经济社会运行调度,序时监测分析重点工作进展、主要经济指标及相关支撑性指标运行情况,加强形势研判和工作调度。加大项目谋划力度,精准对接最新政策导向,做到“项目等政策”、“项目等资金”。及时梳理项目推进中制约问题,明确责任主体和破解期限,积极有效抓开工建设、促工程进度。谋划2023-2026年重点项目共计844个,总投资6103亿元。其中2023年谋划重点项目399个,总投资1351亿元;2024-2025年谋划重点项目444个,总投资4733亿元;2026年谋划重点项目1个,总投资19亿元。前三季度全县生产总值336.5亿元,同比增长4.9%,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
(三)加大有效投入,重大项目建设扩量提速。成立以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常务副县长坚持每周召开全县重点项目调度会。建立“动态管理、定期通报、年终考核、严格奖惩”机制,健全“项目单位主办、要素保障组领办、领导小组会办”要素保障机制,推行“提前介入、数据共享、并联审批、主动帮办”四步工作法,强化全程动态跟踪管理和全方位系统化服务。2022年列入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18个、续建项目52个、计划开工项目30个、储备项目36个,总投资1330.7亿元。截至目前,计划内已开工项目49个,全市第一,计划开工率92.5%;累计完成投资118.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04.9%;竣工项目7个,竣工率116.67%。参加全省前三批开工动员项目共25个、总投资185.9亿元,全部开工建设;参加第四批开工动员项目9个、总投资46.3亿,已开工5个项目。获评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县,二季度获评全省投资“赛马”激励县。
(四)凝聚推进合力,助企纾困措施落实有力。严格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坚持“一企一策”,积极引导企业申报惠企政策补贴,推动典跃新材料公司争取皖北贴息资金59万元。积极培育民参军优势企业,推动新大陆公司申报军民融合专项资金。截至10月底,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7个、总投资3.97亿元,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3479万元,目前项目已全部开工,中央预算内投资完成率84.5%。发行专项债券15.16亿元,用于支持全县9个项目建设,目前年度投资完成率已达到98.82%。成功争取4个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项目,共争取基金金额5.12亿元。目前已投放基金项目4个,投放基金5.12亿元,4个项目全部开工。
(五)坚持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制定《萧县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方案(2022-2025年)》。张江萧县高科技园科技服务省级集聚区已正式获批,县经开区功能性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已通过市级战新基地现场答辩及实地核查,林平公司省绿色低碳造纸技术项目获批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国晟能源与中广核新能源共同投资126亿元建设的光伏产业园+风光储新能源项目、新秀新材料投资1.14亿元建设的年产7000吨聚合物添加剂(三期)项目等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加快建设。积极引导海尚变频、璜峪电磁等企业参加省创新创业大赛。县政府分别与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科技学院签订协议,组建了萧县“五彩农业”产业复合型科技特派团和萧县“智慧农机”科技特派团(大兵团);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市级产业科技特派团(小分队)9个、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4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4处。牵头安徽久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就“玉米大豆复播机械”、安徽华强种业有限公司与安徽农科院就“辣椒新品种选育”实现对接,已申报省市相关项目支持,5家企业的项目已通过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评审。萧县尚俊家庭农场成功申报安徽省重点研发项目,获得省财政资金支持30万元。
(六)聚焦民生福祉,社会事业发展蓬勃繁荣。年内共谋划、争取社会事业类中央投资项目4个、总投资1523万元,大力推进水库移民工作,截至目前全县水库移民561人,发放补贴资金33.66万元。积极开展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第一批投资900万元的王寨镇以工代赈项目正在建设,计划年内完工;争取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00万元用于实施杨楼镇新廷社区易地搬迁后续帮扶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50%,预计年内完工。通过招投标方式重新确定光伏扶贫电站运维单位,光伏运维管理实现顺利交接,138个光伏扶贫电站正常运行,设置公益性岗位4561个。截至10月底,全县村级光伏帮扶电站收益3065.73万元,累计1.99亿元。
(七)加强协同联动,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配合做好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杭州市拱墅区开展对接合作工作。印发推进落实拱墅区结对合作帮扶萧县《工作方案》及《2022年度重点工作计划》,拟定《铜山—萧县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框架协议》。有序推进与铜山—埇桥(萧县)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萧县部分建设,推动县经济开发区与拱墅区科技工业功能区签署全方位深化合作协议。积极参与洽谈杭州市山楼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1.5亿元的智能门窗建设项目。
(八)确保粮食安全,粮储物资体系日益完善。落实省级粮食储备0.50万吨,县级储备粮增至1.69万吨,实现安全存储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27.65万吨、社会储备粮3500吨、粮食日应急加工能力2400吨,粮油市场供应充足。做好粮食收购工作,全县国有粮食企业夏粮收购6.29万吨,市场化粮食收购5.20万吨、政策性粮食收购1.09万吨。积极引导市场开展秋粮收购,目前全县共收购秋粮6万吨。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下一步,县发展改革委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明目标、定举措、补短板、强支撑,切实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发改方案、贡献发改力量。
一是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厚植发展新优势。持续贯彻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强化高频调度,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奋力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二是强化协同创新支撑,积蓄发展新势能。抓住用好拱墅区结对合作帮扶萧县战略机遇,积极推动铜山—埇桥(萧县)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高标准建设“一城三区一基地”。纵深推进“标准地”改革,力争开发区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全覆盖。围绕“一县一产业、一县一集群(基地)”,做优做强功能性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加快项目建设速度,打造提速新引擎。强化要素保障,破解制约因素,确保在建项目尽快建成达效。力争异质结光伏产业园、好七智慧农业等超过6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林平纸业三期、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凤城项目、拓发工程机械等20个项目建成运营,华企云谷淮海工业智造园、徐淮阜高速宿州萧县段等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四是提升民生工作质效,增进人民新福祉。推进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城建设。及时掌握2023年国家资金导向和政策支持,积极争取社会事业、农村经济类中央预算内项目投资。持续开展“惠民菜篮子”工程,落实特困群体价格临时补贴,持续发力保民生惠民生。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1.5亿斤以上,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28万亩以上,实现0.82万吨县级储备粮增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