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萧县经济开发区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综合竞争力逐步增强,高质量发展成效渐显。
一、经济数据完成情况
2023年,萧县经济开发区共有企业412家(含张江和循环),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7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1家。2023年1-10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7.4亿元、税收5.2亿元。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突出红色助企提力,党的建设打牢根基。
一是加强主题教育成果运用。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运用到高质量发展上,坚持主题教育与开发区全年目标任务高度结合、一体推进。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围绕“开发区提质增效发展”调研课题,班子成员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28次、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1次,形成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2条。开展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召开意识形态专题研讨会4次、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分析专题会4次,主题教育读书班2次,“五大”讨论2次,“三问”交流1次,党工委书记讲专题党课1次,班子成员进企业讲党课19次,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1次,组建6支志愿服务队,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安全生产、惠企政策等开展宣讲20次,收集党员建言献策17条,为企业办实事100余件。二是加强组织建设。2023年,开发区新发展党员27名,新成立非公企业党组织4个,新组建非公企业工会19个、新成立妇女组织12个,截至目前,共有省级“双强六好”党支部3个、市级6个、县级10个,市级“双比双争”党组织1个。三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2023年,开展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全覆盖轮训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4次,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2次,举办全县非公党建现场观摩会1次,设立党员示范岗278个、党员责任区27个,收集助企“金点子”20个。完成园区“掌上党员之家”打造及多维度信息管理体系构建,63个党支部、426名党员全部纳入平台管理。
(二)突出园区规划提领,项目建设科学推进。一是完善园区整体规划。2023年以来,完成五期标准化厂房、闸河片区等重点项目、重点地块控规编制、调整、报批和毛郢南片区、食品园区成片开发方案编制、报批工作,协调县自规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单位及相关乡镇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工作。二是做好企业规划服务。2023年以来,开发区组织召开13次规划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14次开发区规委会,审议通过56个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及部分调整方案,协助25家企业解决了规划设计问题,完成35家企业规划验收工作。
(三)突出创新引领提质,园区发展质效双升。
一是加快推进企业创新。2023年,开发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9家,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6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头”实现零突破,天瑞水泥萧县分公司获批国家绿色工厂,磐盛、新秀获批全省首批企业研发中心,安徽睿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无动力脱水脱烃控温计量装置产品评定为安徽省2023年度第二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二是全力推动标准地出让。2023年以来,出具66宗工业标准地出让规划条件,完成标准地出让73宗,共计3056亩。三是积极发展朝阳产业。2023年以来,积极推动新能源、电子等产业发展,招引相关项目4个,总投资52.7亿元。四是做好“亩均效益评价”结果运用。今年以来,开发区积极参与亩均效益评价,充分利用评价结果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第一,依据亩均效益评价结果,有序开展低效用地和僵尸企业整治,加快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截止目前,开发区通过政府协商收储、引进新项目、国资收购、司法拍卖等方式累计处置完成企业10家,盘活土地2200余亩,正在处置企业5家,占地900余亩。第二,利用亩均效益评价结果,对企业进行差异化扶持。今年以来,开发区通过“园区贷”方式为19家企业办理信用贷款8550万元,如:协助引进新项目盘活的企业安徽碳致和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获批“园区贷”500万元。
(四)突出项目建设提量,园区实力逐步增强。2023年,共推进项目144个,总投资658.45亿元,占地11140.73亩。其中,工业类项目131个,总投资560.31亿元,占地7942.18亩,列入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2个。基础设施类项目13个,总投资98.14亿元,占地3128.55亩。工业类项目中,投资53亿元的20GW异质结电池专用大尺寸超薄硅片基地项目、投资10.5亿元的年产20套高端智能造纸机械装备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基础设施类项目中,道路绿化提升工程、水生态提升治理工程一标段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沿河北路西段、经二路南段、规划二路西段道路及管网工程、东部片区水系连通综合治理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五)突出双招双引提效,造血活力持续充实。2023年以来,开发区充分利用商会招商、平台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招引新淮纸业、上海戎科、徐州鸿源科技、常州力新等企业38家,总投资131.51亿,用地2349亩,租赁厂房7.02万平方米。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29个,投资2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常州力新年产1GW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西安中创逆变器研发项目,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安徽盛万预制菜产业基地项目;机械制造产业项目10个,新材料产业项目14个,农副食品加工产业项目11个;长三角地区项目32个(其中徐州地区项目13个)。
(六)突出安全管理提升,监管排查落到实处。
2023年以来,开发区紧盯反复发生、重复治理的安全风险问题,不断加大整治力度,切实根治“老大难”问题。截止11月底,共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11次,使用电子显示屏2处、悬挂宣传标语15幅、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场所共计169家(次),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和问题1307条。此外,开发区还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聘请安全管家,指导园区企业科学整改安全生产相关问题,协助安全部门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七)突出环保管理提高,责任压力传导到位。
今年以来,开发区按照“三管三必须”的原则,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局办全面落实”工作机制,进一步压实环境监管责任。同时,开发区聘请环保管家协助环保部门开展隐患排查,指导园区企业科学整改环保问题,截至11月底,共出动巡查人员1200余人次,车辆600余台次,排查企业416家,发现企业环保问题1040处。同时对企业开展一对一现场指导,协助27家小微企业注册危废管理平台账号并登记企业基本信息。2023年收到反馈问题共10件,8件已整改完成并完成销号,1件已完成整改等待现场销号验收,1件整改措施正在有序落实。
(八)突出营商环境提优,发展动能充分激发。开发区通过积极兑现公共政策、严肃开展作风建设等有力举措,大力优化园区营商环境,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一是加大扶持资金兑现力度。2023年,共支付企业发展扶持资金9806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扶持8414万元,财政扶持352万元,租赁补贴49万元。通过“园区贷”方式为19家企业办理信用贷款8550万元。二是加大企业用工服务力度。组织开展了“春风送岗、真情送暖”招聘会,为园区40多家企业招聘员工。三是加大作风建设督查力度。2023年以来,由纪工委牵头,通过在岗在位情况督查、重要节日廉政提醒、警示教育等方式,持续开展作风建设督导,不断推动机关作风从实、从廉、从严,全面打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创新升级动力不足。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科技密集型产业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破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发展步伐。
(二)要素保障供给不足。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区域竞争日益激烈,产业链条逐步收紧。土地、能耗、物流、人才、配套等方面的要素保障趋紧,制约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三)营商环境有待提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得还不牢固。在管理园区和服务企业的关系上处理的不够到位,接受群众的监督还不够广泛,服务企业意识不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