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丁里镇人民政府 > 政策文件
阅读人次: 字体:   ]

关于印发《萧县丁里镇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表时间:2025-03-05 20:00 信息来源:丁里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丁里镇 阅读人次: 字体:   ]

各村(社区)、相关单位:

根据工作安排,依照《萧县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制定《萧县丁里镇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大家,请各村(社区)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研究,制定相关方案;相关单位掌握政策,切实做好本镇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

特此通知。

 

萧县丁里镇人民政府     

                          202519

 

萧县丁里镇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做好全镇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以下简称“二轮到期延包”),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宿州市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方案》《萧县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方案》等法规政策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省、市、县关于二轮到期延包重大决策部署。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牢牢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权益,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基础。坚持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不动摇,严禁打破原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界限在全村(社区)范围内搞平均承包;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不动摇;坚持依法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享有土地权益不动摇,不断探索具体实现形式。坚持土地延包原则。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基本原则,继续提倡“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以确权登记颁证成果为基础,以户为单位开展延包,不得推倒重来、打乱重分,不得借机违法调整或收回农户承包地,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继续保持稳定,原则上坚持家庭原有承包地块和面积不调整,直接续签新的土地承包合同。对承包地暂缓确权登记颁证等历史遗留问题,完成确权后再进行延包。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把选择权交给农民,依靠农民解决好自己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示范引导,允许农民集体在法律政策范围内通过民主协商自主调节利益关系。坚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以农村社会稳定为根本前提,稳慎有序实施,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前后衔接、平稳过渡,不搞强迫命令;统筹考虑、综合平衡、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分类施策,不搞一刀切。科学合理安排进度,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安宁。保持历史耐心,既解决好当前矛盾,又为未来留有空间。

二、重点工作

(一)全面开展摸底调查。准确掌握全镇第二轮土地承包以来家庭承包人口及承包地变化情况,整户消亡、外嫁女、“五保户”、全家进城落户以及整户无地等情况,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情况,村集体土地利用现状和机动地等情况,矛盾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等。

(二)落实落细延包工作规程。按照《农业农村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规程(试行)》中确定的成立机构、摸底核实、制定方案、开展调查、审核公示、签订合同、完善证书、资料归档等工作规程,有序开展试点,确保程序不漏不缺。镇农业农村中心要加强对延包方案制定和实施的指导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三)全面开展合同网签依托全国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网签系统或安徽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网签一体化平台,通过人脸识别、电子签章等技术手段,做好合同网签工作,推动实现承包合同信息化管理。

(四)做好与不动产统一登记有序衔接。在延包工作中,要建立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信息与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征地信息等互通共享机制。土地承包合同直接顺延的,已颁发的土地承包权利证书在新的承包期继续有效且不变不换,依据承包合同记载的信息办理登记,在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标注记载,加盖不动产登记专用章。对个别调地的,在合同、登记簿和证书上作出相应变更。严禁统一换发证书,增加村(社区)和农民负担。实现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与不动产统一登记有序衔接。

(五)加强延包档案管理。针对延包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数据等,纳入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建立健全有关工作制度,指导村(社区将延包试点中形成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数据等不同形式的文件材料纳入档案管理,做好整理归档,确保档案完整安全。发包方要将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纳入村级档案管理。

三、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准备阶段(20251月中旬前)

主要做好成立组织、会议部署、宣传动员、业务培训、制定方案等准备工作。

(二)全面实施阶段(20251202512月)

20252月底前全面完成调查摸底工作,20254月底前全面完成延包方案制定工作,20259月底前整体完成合同网签等工作任务。具体安排为:

1.成立机构。镇成立以书记、镇长为主任、镇班子成员为副主任、镇相关部门负责人(党政办、财政所、农业农村中心、自规所、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等)及各村(社区)书记为成员的二轮土地到期延包工作专班。

村(社区)成立以书记(主任)为组长,村(社区)副书记、村(社区)副主任为副组长,村(社区)“两委”干部、村民组长及部分村民代表、妇女代表为成员的二轮土地到期延包工作小组,小组成员需经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由成员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代表依法选举产生。

各村(社区)于2025110日前完成此项工作。

2.摸底核实。村(社区)二轮土地到期延包工作小组利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对农村土地承包情况开展摸底核实。要准确界定发包方资格及承包方资格。发包方原则上为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家庭户进行承包,稳妥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工作。要逐户核对承包地块、面积、人员、四至等信息,主要摸清第二轮土地承包以来承包农户及家庭成员、承包地变化情况,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情况,开荒地、机动地等情况,并与相关部门提供的林地、水利、国有土地范围及土地征收红线进行比对,确保延包地块不超出耕地范围。同时要摸清存在的纠纷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农户延包意愿等,全面掌握第一手信息,为延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各村(社区)于2025228日前完成此项工作。

3.制定方案。村(社区)延包工作小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拟定延包方案。延包方案的拟定要明确本轮土地延包工作原则,具有可操作性,切实将本集体在延包工作存在的难点、焦点等问题提出多种备选和解决方案,还要通过民主协商形成决策,同时提出决策的执行方式、解决矛盾纠纷途径、方法等,保障村集体成员的参与和决策,有序推进延包工作。

村(社区)、村民小组延包方案应当依法经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表决,并经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成员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代表同意,方能通过。各村(社区)延包方案报镇农业农村中心和县农业农村局备案。

各村(社区)于2025415日前完成此项工作。

4.开展调查。村(社区)延包工作小组根据制定的延包方案,按照《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2537)有关规定,开展承包经营权调查,形成信息公示表等调查成果。承包合同订立、变更、终止、承包耕地互换、转让、对耕地面积存有异议、四至不清等情况,经承包方书面申请,村(社区)延包工作小组应当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未开展土地确权的地块,先进行土地确权调查登记,确权后再进行二轮到期延包。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主要查清发包方(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承包方(户主)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住所,承包方家庭成员姓名、身份证号码,承包地块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土地用途等信息。调查结束后,由村(社区)延包工作小组对农户提出的异议进行研究,并将研究决议告知该农户。

各村(社区)于2025515日前完成此项工作。

5.审核公示。调查成果经村(社区)延包工作小组审核后,形成公示表册,在每个自然村醒目位置处进行不少于15天公示。公示期间,对承包人提出异议的,延包工作小组应及时进行核实、修正,并再次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后,由承包人签字确认。

各村(社区)于2025630日前完成此项工作。

6.签订合同。依托全国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网签系统或安徽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网签一体化平台,通过人脸识别、电子签章等技术手段,做好合同网签工作,推动实现承包合同信息化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应当依法签订承包合同,存在争议的、暂缓延包签订承包合同。延包合同时间以村(社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为起点计算。

各村(社区)于2025930日前完成此项工作。

7.完善证书。上报有关材料,配合县农业农村局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做好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与不动产登记有序衔接。以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为依据,已颁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为基础,在新的承包期继续有效且不变不换,证书记载的承包期限统一变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信息出现变化的,在登记簿和证书上作相应变更处理,并由县不动产中心换发不动产权证;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信息无变化的,直接加盖不动产登记专用章,原证书继续有效。

各村(社区)根据县里统一安排展开,完成时限不得晚于202510月底。

8.资料归档。按照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对二轮土地到期延包相关文件资料进行归档。各村(社区)应当制定、健全档案工作管理制度、落实专项经费、指定工作人员、配备必要设施设备,确保农村土地延包档案完整与安全。

各村(社区)根据县里统一安排展开,完成时限不得晚于202511月底。

(三)验收阶段(20251112月)

对二轮到期延包工作开展“回头看”,补差补缺。镇组织开展自查、验收,确保202512月底前全面完成。

四、工作要求

(一)严格保密制度。对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工作的相关资料,特别是高清影像图、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等地籍信息资料,严格按照《自然资源部国家保密局关于印发〈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的通知》(自然资源发〔202095)使用和管理,严格监督管理延包工作各环节,确保不泄密。

(二)防范化解矛盾风险。

1妥善处置有关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承包地暂缓确权登记、占用承包地建房、承包地退耕还林、承包地权属纠纷、采煤区承包地塌陷等问题化解,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2健全纠纷解决机制。提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队伍工作能力,加强必要工作条件保障,依法采取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稳妥解决矛盾纠纷。密切关注延包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重大问题及时上报请示,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舆情防控,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事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成立以书记、镇长为主任、镇班子成员为副主任、镇相关部门负责人(党政办、财政所、农业农村中心、自规所、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等)及各村(社区)书记为成员的二轮土地到期延包工作专班。专班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做好二轮到期延包工作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及时研究重大问题。要充实村(社区)延包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好驻村干部、到村(社区)任职选调生、老党员的作用。

(二)加强宣传培训。加强土地承包法律政策宣传,通过广播、宣传彩页等,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广大农民全面准确了解党和国家的延包政策,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确保农民对延包政策应知尽知,做到家喻户晓。加强对镇、村(社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组织编印政策问答,使他们全面准确掌握延包法律政策和工作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益。

(三)强化考核督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工作专班要定期对各阶段的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做好进度统计和情况分析,适时进行情况通报和信息上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延包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和改革任务完成。把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工作列为对各村(社区)年度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内容。

 

附件:1.萧县丁里镇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试点工作专班成员名单

2.萧县丁里镇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试点工作专班成员单位职责

 

 

 

 

 

 

 

 

 

 

 

 

附件1:

萧县丁里镇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专班成员名单

 

 任:谷海粟(镇党委书记)

欧阳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主任:许  文(镇人大主席)

 磊(镇党委副书记)

 芹(镇党委副书记)

张念强(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超(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范旭华(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

程佰洋(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人武部长)

 畅(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朱雪萌(副镇长)

麻自豪(副镇长)

 员:陈  松(党政办负责人)

 晨(经济发展办主任)

 亚(农业农村中心负责人)

孙中华(自然资源和规划所所长)

杨端习(派出所所长)

时侠忠(司法所所长)

王紫薇(综治办工作人员)

马新影(许堂社区党总支书记)

 军(丁里社区党总支书记)

王吉安(武寺村党总支书记)

刘克东(胜利社区党总支书记)

 影(郭庄社区党总支书记)

王继祥(张山头村党总支书记)

张俊超(瓦子口村党总支书记)

刘海浪(河头村党总支书记)

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农业农村中心,办公室主任由林兴同志兼任,负责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工作的组织实施、督导检查等日常工作。

 

 

 

 

 

 

 

 

 

附件2:

丁里镇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年试点工作专班成员单位职责

 

农业农村中心负责牵头制定工作意见、工作方案、操作程序和技术规程,对接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完善管理软件系统、数据库管理平台,开展业务指导等延包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承担延包工作的具体落实,做好延包工作的摸底调研、组织实施、统计汇总、总结等工作,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指导村(社区)、村民小组出台延包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化解农村土地矛盾纠纷,保障工作顺利进行。做好本级工作经费保障,并制定相关经费管理办法,督促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资金监管工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二轮延包相关平台数据建设,做好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衔接服务工作;提供河流、水库等红线图等相关资料,配合做好河流范围与承包土地界线的衔接;监督、指导做好延包工作中所形成的文件资料等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农村土地延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

综治办负责协调处理延包工作可能引发和出现的群众集体上访和其他信访问题;把好政策法规关,确保延包工作依法有序,农村土地矛盾纠纷化解,保障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协调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

派出所:负责提供、核实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延包农户家庭成员户籍信息资料;

便民服务中心:负责落实失地农民的惠农政策和保障路径;指导村(社区)二轮土地延包各项民主决策工作;指导和协调村二轮土地延包各项公示公开工作;

自然资源和规划所负责提供城市规划区内县政府下发征收方案并已征收的项目的相关资料,负责提供辖区内已征收土地相关资料;提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林权登记和遥感影像数据等相关成果资料,以及国有土地红线范围,协调确权成果数据脱密处理,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与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有效衔接。配合做好林地与承包土地界线的衔接,妥善解决好林地和承包土地的重叠问题,农村已征土地红线图及相关资料

其他部门按照本部门的职责分工,积极参与延包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