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镇将继续坚定不移的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抓好贯彻落实,全力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跟进对接项目谋划、群众急难愁盼办结”等工作,继续发扬“补短板、破瓶颈”工作精神,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杜楼篇章。
(一)以乡村振兴为主线,打造乡村事业新示范。一是继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围绕群众生活需求,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工作,加快补齐水、路、污水处理设施等突出短板,持续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持续改进人居生态。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动员各方力量,强化各项举措,对镇内311国道、刘孙路等主干道、中心村、宜居点等重点区域,接续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完成500户农村改厕任务;大力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在15个村内选取1个基础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的自然村庄开展整治,坚持“亮、绿、净”“三化”路线,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立足和美乡村建设要求,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深入挖掘农村生活内涵和文化传承,做好人居环境后半篇文章。三是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发挥文化底蕴的优势,实现“自然生态”+“文化积淀”的有机融合,改变农村发展路径单一的局面,依托产业发展,持续打造车牛返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力争在2024年12月前,完成污水管网建设工作。
(二)以项目投资为抓手,凝聚产业发展新动能。一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投资为纲、项目为王”,发挥项目建设的关键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力。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和美乡村建设、黑臭水体整治等重点项目进度,实行项目建设责任机制,倒排工期、强化调度,确保项目“掷地有声”。二是加快推进G311国道扩建及徐淮阜高速道路征迁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紧盯节点,挂图作战,完成G311国道扩建及徐淮阜高速道路区域范围内的征地、清表、签约、拆除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徐淮阜沿线6村安置区配套建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完成安置点及通往安置点的道路建设、排水、给水及供电设施等配套工程建设,确保拆迁安置户安居乐业。三是运用项目助推特色品牌创建。积极运用特色产业项目资源,积极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深挖附加值,延长农作物产业链条,坚持把芦笋、石榴及大棚蔬菜作为我镇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充分盘活现有的设施农业基地,确保建成一个,运转一个,盈利一个,将杜楼镇打造成特色农产品基地。
(三)以平安建设为导向,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一是抓实综治和维稳。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思想,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建立自下而上、逐级消化、有效衔接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实现法律服务全覆盖,预防和及时发现各类矛盾纠纷;做好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和帮教转化工作,加大对重点人员信息采集力度,做到全面纳入网格化管理。二是调和诉求与督办。要高度重视群众诉求,畅通诉求渠道,将群众反映信访问题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做到“接诉即办”,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严格按照来信来访办理工作制度,及时回应各类舆情,切实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三是统筹发展与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紧抓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关注非煤矿山、企业生产、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森林防火等领域安全问题。加大打击违建力度,常态化开展拆违专项整治工作。定期对镇内食品生产单位、食品营销加工点进行检查,重点加强食品监管,确保群众吃得健康安心。常态化进行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宣传,重点关注孤寡独居老人,筑牢安全屏障。
(四)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巩固民生事业新成果。一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持续实施民生工程,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困难群体救助政策,确保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享尽享,减轻困难群众负担,维护群众利益。二是促进就业创业。积极宣传青年创业贴息、小额担保贷款等多项就业创业政策,定期开展“惠企政策送上门”和“进企业解难题”专项活动,及时发现和处置欠薪隐患,积极协调处理农民工工资热线问题,继续帮扶贫困户增加收入。三是用心办好民生实事。强化民生需求导向,持续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用好3家老年助餐点服务设施,不断补齐“一老一小”短板。认真做好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等工作。大力支持群团组织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