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五年,是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擘画“十四五”规划美好蓝图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有决心,蓄能起势、顶压奋进,朝着全面开创“进十争百”新局面、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行!
“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按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县、镇党代会确定的发展定位,今后五年,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奋力在长三角一体化县域合作中主动作为、奋勇争先,为全县“进十争百”奋斗目标贡献更多的官桥经验、官桥力量。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增强区域经济整体实力。围绕县委县政府东向发展、扇形对接徐州的战略思路,充分发挥“桥头堡”优势,全力高规格打造吴集研发居住组团片区和彭林旅游康养组团片区,推动海螺绿色建材产业园和融创皇藏峪康养未来城取得阶段性进展,有序推进通用机场项目建设。全面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持续开展“四送一服”“企业吹哨、政府报到”活动,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实现工业集聚与城镇发展相统一,增强产业带动效应。
(二)不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严格加强土地管控,严禁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大力实施农业“三品一标”工程,着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大力支持发展草莓产业、干杂果产业,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做大做强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支持符合条件畜禽水产业发展壮大。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农产品宣传推介方式、销售服务渠道。
(三)努力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继承历史文化传统,深入挖掘自然和文化遗存,充分发挥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辐射带动作用,以乡村振兴“百里生态长廊”项目为依托,打造皇藏峪—桃时代主题园区—沈峪桃花谷—孟村竹艺乡村生态旅游环线。创新宣传推广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介,宣传、推介官桥乡村特色旅游,推动特色农产品与旅游协同营销。
(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等实施常态化监测,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同时做好低保、培训、就业、产业等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推进高庄村乡村振兴综合示范村和前白村乡村振兴全域治理村建设,突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强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巩固提升孟村、沈峪村美丽乡村建设。
(五)继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优化学校布局,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扶持力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不断健全社会救济、优抚等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认真落实“计生奖补”政策。抓好殡改工作。
(六)持续推进平安官桥建设。巩固“扫黑除恶”行动成果,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推动镇村网格点充分发挥网格化服务管理作用,积极化解信访隐患。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深入推进平安官桥建设。
(七)持续提升绿色发展能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宣传教育,建设生态绿化强镇。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大力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和国家储备林工程。严格落实河(湖)长责任制。继续深入推进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继续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污水厂及配套管网、垃圾收储转运等设施建设。强化公厕运维管护,抓好户厕改用管。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大力开展工业污染企业专项整治,坚持精准治污,突出严管重罚。
三、2022年重点任务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我们将以新姿态、新作为,确保开好局、起好步,全面强化“两个坚持”、全力实现“两个更大”,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圆满完成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等各项年度目标任务,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县前列。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紧扣提质增效,在做大做强、育新培优现代产业上“争排头、当示范”。做精做特现代农业。推进“田长制”责任落实,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质量,借助中农发集团帮扶,打造前白村良种基地建设,力争高庄村水稻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新建高标准农田4000亩。依托“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管理模式,争取资金300万元完善农田水利灌排体系。深化农机农艺融合,打造前白村农机合作社。持续推动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集约土地规模超过5000亩,打造高庄村土地规模集约社会化服务试点,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做优做强官桥草莓品牌,力争草莓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做大做强新型工业。做好现有工业企业服务,工业产值持续提升。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完成招商引资2亿元。积极稳妥推进吴集潘林薛庄土地征收工作,为海螺绿色建材产业园落地提供保障,力争海螺绿色建材产业园开工建设。推动通用机场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做优做亮生态旅游。强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挖掘绿水青山产业价值,持续打响皇藏峪蘑菇鸡美食品牌。积极推进皇藏峪景区5A创建,加快融创皇藏峪康养未来城项目建设。打造皇藏峪桃时代主题游、沈峪桃花谷生态游项目,打造孟村竹艺特色乡村,开发徐树铮墓景区。举办沈峪桃花节,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
(二)紧扣高质高效,在镇村共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上“争排头、当示范”。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帮扶力度不减,2022年谋划项目19个计划投资9300万元。强化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完善扶贫收益分配和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扶贫收益真正发挥带贫减贫效益。持续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高质量建设前白村省级美丽乡村和赵楼村市县自主美丽乡村,巩固提升孟村和沈峪美丽乡村。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完成改厕400户,加强已建公厕户厕管护。加强对保洁公司和保洁员的管理,持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秸秆柴草集中清理活动,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实施镇区面貌改造提升工程,解决出店经营、乱停乱放等问题。持续改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公里、进村入户工程6公里。加快推进镇区客运站建设。实施电力供应保障三年行动,促进农村电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强化自来水供应保障,加强水质安全监管。加强通信快递设施建设,逐步推行“5G”组组通建设。持续推进快递进村服务。
(三)紧扣绿水青山,在生态环保、高效集约绿色发展上“争排头、当示范”。坚决守住生态红线。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环境监督长制”,狠抓水污染防治。重点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着力整治“散乱污”企业,集中力量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强化统筹生态保护。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大力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推动国家储备林一期工程建设。开展村庄绿化美化行动,争创省级森林村庄和森林城镇。积极推进水库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生态环保产业,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强垃圾处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让蓝天常驻、青山常在、绿水常流,把“绿色生态官桥”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底色。
(四)紧扣人民中心,在人民幸福、社会安定民生福祉上“争排头、当示范”。兜牢民生底线。树牢宗旨意识,认真办好学位、床位、车位等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强化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大力开发护林、护路、保洁等公益性岗位。改造提升镇区停车位,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免费开放镇文化站和村“两室一广场”。提升治理能力。持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持续深化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加大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加快推进专职消防站建设,力争建成投用。做实“我为群众办实事”“讲说送”等活动。充分发挥镇、村综治中心作用,落实网格化管理,做好信访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持续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办好社会事业。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和“五项”管理。推进镇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切实改善群众就医条件。有序落实敬老院三年改造提升计划,稳步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加强关心下一代、妇女儿童关爱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市场、企业、群众需求,持续深化职能转变,全面提升履职水平,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服务型、效率型“三化三型”政务服务环境,不断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强化政治建设。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政府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践行“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
(二)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三重一大”决策机制,积极实施“八五”普法,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强化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统计监督结果运用。
(三)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抓好民生这个为政之要,强化公务人员“公共事务服务者”角色意识,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百姓的“好日子”。
(四)锤炼务实作风。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坚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切实把干部的状态提起来、标杆立起来、劲头鼓起来、本领强起来、作风实起来,严惩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懒政怠政行为,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让混日子的没有市场。
(五)打造正气生态。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实施细则,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深入开展党内政治监督谈话,狠抓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防控,强化“小微权力”监督制约,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微腐败”,让清正清廉清明成为政府高效运行的鲜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