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萧县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要求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的需要,城市内不断涌现出大量的商场、影剧院、医院、体育馆、学校及其它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60多家。其中:1、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商场8家;2、客房超过50间的宾馆饭店12家;3、建筑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公共娱乐场所12家;4、住宿床位超过50展张的医院4家;学生住宿床位超过100张的学校18家;6、幼儿园住宿床位50张的幼儿园5家;7、候车厅超过500平方米的车站1家。这些场所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影响大、人员伤亡大,经济损失大的恶性事故。消防部队救人、灭火工作的开展也非常困难,为预防万一,提高部队灭火抢险救援的成功率,现根据萧县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人员密集场所灾害事故在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县公安消防大队具体负责灭火抢险战斗工作;相关职能部门紧密合作,一切服从事故现场需要,与公安消防部门通力合作,统一行动,贯彻“救人第一、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指导思想,确实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火灾特点
(一)烟雾浓,毒性大,易造成人员伤亡
1、燃烧时产生的大量烟雾或析出的有毒气体、危害现场人员安全。
2、人员密集,通道不畅或相对较少,发生火灾时易出现拥挤现象,造成大量人员疏散困难。
(二)扑救难度大
1、内部布局复杂,战斗展开困难。
2、火焰大、温度高,难以深入内部灭火。
3、当救人、疏散、灭火同步进行时,相互干扰大。
4、用水量大,容易造成水渍损失。
三、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扑救原则
(一)统一指挥,及时调集社会力量
人员密集场所环境复杂,易造成人员被困,火势蔓延迅速,灭火救援行动困难。萧县消防中队119值班室接警后及时了解现场情况,调集有关资料,根据情况通知政府领导与公安消防部门组成灭火救援总指挥部,由政府领导协调有关单位参与救灾活动,公安消防部门负责事故的灭火救援工作。
(二)加强第一出动力量,全面考虑所需人员数量和装备类型
人员密集场所环境复杂,可供作战的有效途径少,行动必须立足于“快”,除调派充足力量的车辆外,应充分考虑事故现场所需的战斗人员数量及所需装备的类型。特别注意及时增派特勤人员和车辆。(如登高、排烟、破折、照明等)
(三)积极抢救和疏散人员,同时兼顾灭火
当场内有大量人员未疏散时,应将救人放在首位。
1、分若干小组,打开一切有效途径疏散人员至安全地带;
2、注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深入内部死角或人员易误入部位寻找被困人员;
3、烟雾、高温威胁被困人员时,应适时破拆排烟或用雾状水掩护救人;
4、人员被火势围困时,应部署一定的灭火力量,救人、灭火同步进行,如情况特殊也可先灭火后救人;
5、利用室内或室外移动喊话器或横幅、标语等方法,稳定人员情绪,为疏散创造条件。
四、组织指挥及职责
1、总指挥部
总 指 挥:县 长
副总指挥:公安局局长、消防大队大队长
成 员:经贸委、建委、电业局、卫生局、广电局、环卫局等单位领导
主要职责:
(1)明确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在火灾扑救中的职责分工。(2)制定总体灭火确定总体决策和战斗行动方案,及时掌握火场变化情况,提出相应措施,适时调整作战方案和调配灭火力量、组织协同作战。
(3)向参战单位部署救人、灭火、疏散物资和供水等任务,并检查执行情况。
(4)组织火场指挥部与调度指挥中心及各参战单位之间的通信联络,保证火场前后方的通信联络畅通。
(5)根据灭火工作的需要,决定就近使用各种水源,阶段现场区域内电力、可燃气体和液体输送。
(6)根据火灾现场情况,划定警戒区,组织疏散警戒区内的人员物资,下令限制人员和交通工具进入,必要时下令拆除毗邻的建筑物。
(7)确定新闻发布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
(二)指挥部内设灭火救援组、警戒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专家组、新闻报道组、事故调查组。
1、灭火救援组
组 长:消防中队长
成 员:消防中队相关人员
职责:及时掌握灭火救援中的变化情况,提出相应措施,适时调整作战方案和调配灭火力量,组织协同作战;受理各级指挥员及联动单位的建议和请示,选择最佳灭火救援方案,及时作出或调整战斗部署;负责深入内部救人、灭火力量的指挥协调;随时向灭火指挥部报告内部火势情况和扑救情况,听取指示;临机处置前后灭火力量的一切事宜。
2、警戒组
组 长:公安局局长
成 员:交警、巡警、治安、警卫、武警等单位人员
职责:负责划定警戒区域,疏散周围群众,进行必要的交通管制,维护事故现场交通秩序,保证执行任务的各种车辆畅通无阻,确保到场领导安全,保证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监护、保管好灾害现场疏散出来的物资。
3、后勤保障组
组 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成 员:自来水、煤气、电业、电信、交通、环卫、商业等单位人员
职责:负责火灾事故现场所需灭火救援器材装备、灭火剂及其它物资供给;即使补充各种燃料,组织抢修各种参战车辆、装备;组织好食品、饮用水和衣物等火场急需物资的供应。
4、医疗救护组
组 长:县医院院长
成 员:县医院、急救中心等单位人员
职 责: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救治、运送工作。
5、专家组
组 长:经贸委主任
成 员:石油、化工、建筑、材料、交通、医疗等多领域专家、灭火专家。
职 责:负责拟制、评估灭火救援方案,提供灭火救援技术处置措施、方法。
6、新闻报道组
组 长:广播电视局局长
成 员:新闻单位人员
职责:记录火场总指挥部制定的各项决策、发布的战斗命令和上级首长指示的内容,拍摄火灾现场实况;根据总指挥部的指示,向新闻媒体发布火灾等灾害信息和灭火救援战斗情况。
7、事故调查组
组 长:公安局局长
成 员:经贸委、公安局、消防大队等单位人员
职 责:负责火灾事故现场勘查、事故调查工作,认定火灾事故原因和责任,核定火灾损失。
五、力量调集
第一出动:
辖区中队:消防水罐车,由值班队长负责指挥。
邻近中队:东风水罐车,由值班队长负责指挥。
大队通信指挥车1辆。
第二出动:
增援中队:水罐,分别由值班队长负责指挥。
七、救人、灭火措施
(一) 单位内部的救人灭火措施
1、迅速向“119”指挥中心报警。利用广播系统稳定被困人员情绪,指引安全疏散的路线和自救的方法。
2、保安人员和义务消防队员迅速疏散、抢救被困人员。
3、启动内部的消防设施,利用排烟设备进行排烟,同时,义务消防员利用室内消火栓和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
4、组织人员迅速疏散易燃易爆危险品贵重物品及可能引起火势蔓延的物品。
(二) 消防队到场后的救人措施
1、积极疏散与抢救被困人员
(1) 利用广播设备、手提扩音器等,稳定被困人员情绪,避免跳楼等事故的发生。提醒遇险的顾客利用床单、布匹做下滑绳缆,进行自救互救。
(2) 启动防排烟设备,打开门窗用雾状水流排烟等,减轻高热烟气对遇险人员的威胁,为抢救人员创造条件。
(3) 组成若干救人小组,利用内部通道,深入内部,有组织地疏散抢救遇险人员。
(4) 在着火层的外部,架设消防拉梯、软梯等,从外部营救遇险人员。
2、正确选择进攻路线,控制火势发展
(1) 多层独立建筑火灾,内部应以楼梯口为主要控制火势部位,外部应通过消防梯以窗口为主要控制火势部位。
(2) 带状毗连建筑火灾,应在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设置水枪阵地,力量布署应以下风方向为主,堵截火势发展。
(3) 积极疏散和搬迁能传递燃烧的易燃物品,用不燃材料遮盖可燃物品,也是控制火势发展蔓延的可行办法。
3、内攻灭火
消防队到场后,在做好火情侦察,了解火场态势的情况下,迅速组织足够内攻力量,从起火层的上层和下层开始,堵截、包围火势,内攻灭火。
(1)内攻人员应分成若干战斗小组,若火势范围大可分成战斗区段,首先以楼梯口、通道口等处为依托设置阵地,控制火势向上蔓延。
(2)内攻灭火时,火场燃烧猛、浓烟充斥,火区温度高,组织内攻时要采取梯次进攻的战术,保证内攻战术顺利实施。
(3)内攻灭火时,要注意合理利用内部消防设施(消火栓等)进行灭火、阻火、分割火区。
(4)在以内攻灭火为主的同时,可以利用车辆从外部射水灭火,也可以根据火场实际内外夹攻灭火。
八、注意事项
1、内攻灭火时,必须穿戴好呼吸器、隔热服等个人安全防护装备。
2、积极妥善地处理现场受伤人员,及时送往现场急救点。
3、疏散高档贵重商品时,要小心轻放,避免损坏,对疏散出来的各种商品要及时交给警戒组监管,避免丢失。
4、灭火时要正确选用水枪,不得盲目射水,以减少水渍损失。
5、深入内部救人、灭火时,注意房顶、吊顶塌落、地板陷落等伤人。
6、夜间作战要做好火场的照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