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酒店镇人民政府 > 应急管理 > 应急预案
阅读人次: 字体:   ]

萧县地下建筑火灾扑救预案

发表时间:2017-02-03 12:04 信息来源:酒店乡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萧县酒店乡 阅读人次: 字体:   ]

地下建筑主要用于:厂房、仓库、商业服务、旅馆、车库、娱乐场所等。地下建筑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发生火灾时,烟火极易蔓延扩大,扑救和疏散都将极为困难,为此,特制定切实可行的灭火预案,提高官兵处置地下建筑火灾的能力。
一、指导思想

“救人第一”和“准确快速打近战”,充分利用地下建筑内部灭火设施,以内攻为主,迅速将火扑灭。
二、火灾特点
(一)起火点隐蔽
发生火灾时,烟雾很快充满地下空间,深入地下的侦察人员视线不清,加之通道曲折、狭窄,起火点难以发现。
(二)烟雾浓,久聚不散
1、可燃物质多,供氧不足,燃烧不充分,发烟量大、烟雾浓。
2、出入口少,空气流通受阻,烟雾集聚不散。
(三)高温增压,易造成火势蔓延
地下压力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高温烟气在压力作用下向四周迅速扩散,加热可燃物使其达到着火点,加快蔓延速度。
(四)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
1、发生火灾时大量被困人员惊慌、拥挤、过分集中在出入口处,易造成人员伤亡。
2、浓烟、毒气等燃烧产物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
(五)灭火救援难度大
1、浓烟、毒气弥漫,进攻人员视线、呼吸受到限制,深入地下进攻艰难。
2、通道曲折狭窄、水枪射流受角度影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扑救时间长。
3、火场通讯联络困难,指挥员不能及时掌握情况。
三、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
1、总指挥部
总 指 挥:县委县长
副总指挥:县政府分管消防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消防大队

大队长
成 员:经贸委、建委、电业局、卫生局、广电局、环卫局等单位领导
职 责:确定总体决策和战斗行动方案,调集指挥各方面灭火抢险救援力量。
2、灭火救援组
 组 长:消防中队中队长
 成 员:消防中队全体官兵
 职 责:及时掌握灭火救援中的变化情况,提出相应措施,适时调整作战方案和调配灭火力量,组织协同作战;受理各级指挥员及联动单位的建议和请示,选择最佳灭火救援方案,及时作出或调整战斗部署;根据紧急需要,向总指挥部报告,并调集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救护、交通运输、交通警察等有关单位参战;根据灭火和抢险救援的紧急需要,决定截断现场区域内的电力,破拆建(构)筑物,停止可燃气体和液体输送。
 3、警戒组
 组 长:公安局局长
 成 员:交警、巡警、治安、警卫、武警等单位人员
 职 责:负责封闭有关道路,维护事故现场交通秩序,保证执行任务的各种车辆畅通无阻,确保到场领导安全,保证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4、后勤保障组
 组 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成 员:自来水、煤气、电业、电信、交通、环卫、商业等单位人员
 职 责:负责火灾事故现场所需灭火救援器材装备、灭火剂及其它物资供给。
 5、医疗救护组
 组 长:卫生局局长
 成 员: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等单位人员
 职 责: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救治、运送工作。
 6、专家组
 组 长:经贸委主任
 成 员:相关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及灭火专家
 职 责:负责拟制、评估灭火救援方案,提供灭火救援技术处置措施、方法。
 7、新闻报道组
 组 长:广播电视局局长
 成 员:新闻单位人员
 职 责:负责发布火灾等灾害信息和灭火救援战斗情况。
 8、事故调查组
 组 长:公安局局长
 成 员:经贸委、公安局、消防大队等单位人员
 职 责:负责火灾事故现场勘查、事故调查工作,认定火灾事故原因和责任,核定火灾损失。
四、扑救措施
(一)力量调集
第一出动:萧县中队3部车水罐车21人由值班队长负责指挥,另加一台照明车;
第二出动(增援力量):淮北中队2部水罐车(其中一辆抢险救援车、1辆照明车)砀山中队2部水罐车

(二)任务分工
1、第一出动力量到达现场后,及时组织进行抢救和疏散人员,同时进行火情侦察,了解内部情况。
2、淮北、砀山中队负责排烟和照明,同时负责救人、疏散物资;淮北中队组织2个战斗小组,出2支枪深入内部强攻。
3、砀山中队占据水源出枪控制火势,主攻方向为淮北中队组织供水,同时组织人员维护现场秩序,抢救疏散物资。
(三)灭火基本要求
充分利用内部固定灭火设施,坚持自救与外援相结合的原则,积极疏散抢救人员,有效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四)灭火战术要点
1、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救人与灭火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救人与灭火应同步进行。
2、确定救人进攻突破口。通常应选择在烟雾较少或进风口处。
3、多点内攻,逐段消灭火灾。从多处入口深入燃烧区,充分利用固定消防设施和移动装备有效地实施内攻,启动固定、移动排烟设施,掩护内攻,消灭火灾。
4、火势处于发展阶段,战斗员无法深入燃烧区实施内攻情况下,适量采取高倍数泡沫罐注或封闭窒息方法灭火。
(五)灭火行动要求
1、火情侦察
(1)询问知情人。迅速了解起火部位,被困人员情况,单位自救情况。
(2)深入内部侦察
① 查清人员被困的数量、位置,重点注意搜索通往入口的主要通道、洞室、洗手间、袋形走道等场所,确定疏散抢救路线和方式。
② 查清火源的确切部位,燃烧物质,燃烧范围。
③ 查清火源的发展变化情况,起火点附近可燃物存放等情况。
2、设置前沿指挥部。前沿指挥部位置应设置在主攻入口处或消防控制中心。其主要任务:
(1)确定战斗行动编组和战斗任务分工。
(2)根据火场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灭火对策及救援力量。
(3)汇总情况,随时向总指挥部报告情况。
3、疏散和抢救人员
(1)首先应利用应急广播系统,稳定被困人员情绪,同时利用水枪进行掩护,在单位管理人员和消防官兵的组织引导下有秩序地将被困人员疏散到安全位置。
(2)疏散和抢救人员的基本顺序。首先是出入口处,其次是通道、袋形走道等处。
4、火场供水
利用地面上消火栓通过消防车直接向前沿阵地供水。
5、火场排烟。排烟的方式主要有:利用排烟口排烟,出入口自然排烟、机械排烟、砸洞强行排烟和喷雾水枪驱动排烟。
6、火场通信
(1)在出入口处设置中转电台,形成地下、地上“接力”通信。
(2)铺设临时电缆,利用有线电话通信。
(3)采用向地下延长车载台天线作为馈线方法通信。
(4)利用通往地面金属管网与无线电台天线连接通信。
(5)利用安全导向绳设定暗号进行地下地面联络。
(6)利用漏泄通信安全绳或地下通信电缆通信。
五、扑救注意事项
(一)参战人员均应按各自分工和任务,佩戴空气呼吸器、隔热服(防毒衣),携带通信、照明、导向绳、呼救器等器材。
(二)进入消防控制中心了解情况或指挥疏散与灭火战斗时,设备的操作应由单位值班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实施。
(三)疏散、抢救被困人员时,应及时开通广播系统,稳定人员情绪,指导疏散方向。
(四)疏散应在单位工作人员配合下进行。
(五)选择多处疏散出口、做好人员分流,避免发生拥挤踩伤事故。
(六)在排烟时,要关闭通风空调系统;并在排烟口部署力量设防。

(七)必须严格掌握深入地下灭火人员数量、时间,及时组织替换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