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镇范围内水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水旱灾害包括:暴雨洪水、干旱灾害以及洪水、地震引发的堤防决口,水闸倒塌等衍生灾害。
三、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汛抗旱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原则,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防汛抗旱工作,实行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按照行政村(社区)属地管理,各村(社区)是基层防汛抗旱工作的责任主体。
(三)依法应对,科学调度。坚持依法防汛抗旱和抢险救灾,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科学调度,优化配置,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四)快速反应,部门联动。当发生洪涝旱灾和水工程险情时,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积极响应,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及时高效地开展预防和应急处置。
四、组织指挥及工作职责
(一)组织机构。成立以镇委书记任政委、镇长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党委委员任第一副指挥、分管农业副镇长任常务副指挥、其他班子成员为副指挥、镇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加强对全镇防汛抗旱工作的领导。
(二)工作职责。负责领导和组织全镇防汛抗旱工作,制定和完善防汛抗旱预案,及时掌握全镇汛情、水情、旱情、灾情,并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及抗旱减灾措施,组织灾后处置,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
五、预防预警
(一)预防预警信息
1、汛情信息
加强对本地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当预报即将发生水灾时,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应提前通知有关区域做好相关准备。发生洪水时,雨情、水情应在30分钟内上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为适时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2、洪涝灾害信息
洪涝灾害信息包括:灾害发生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业、水利工程、电力设施、交通、通信等方面的损失。
3、旱情信息
旱情信息包主要括:旱情发生时间、地点、程度、受旱范围、影响人口、以及对工农业生产、城乡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二)预防预警行动
当发生水旱灾害时,按照要求立即启动预案,积极响应,及时发布信息,迅速行动,调动一切力量进行处置。受灾群众需要转移时,按照制定的路线有序地进行转移。
(三)城区居民低洼地险情处理
龙城城市防洪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城区雨水污水管网正在有序进行治理。主城区主干道防汛工作由县城管局负责,居民小区防汛工作由属地社区负责,各社区要准备充足临时排水设备,若遇强降水,发生内涝,镇指挥部安排社区抢险队,用排水设备及时抽排居民区低洼地积水,并积极配合县城管局做好城市防洪保安工作。
(四)旱情处置
干旱,以连续无有效降雨的天数计算(日降雨量小于5毫米),轻度干旱(15—25天),中度干旱(26—40天),严重干旱(41—60天),特大干旱(大于60天)。
当发生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时,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召开抗旱工作会议,进行旱情会商,安排部署抗旱工作,发布通知,启动抗旱预案,落实各部门的抗旱职责。
六、应急保障
成立镇防汛抗旱应急抢险分队(80人)和村(社区)防汛抢险队(每村、社区不少于15人)、村级抗旱服务队,保证发生险情和旱情时,由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及时到位抢险和组织抗旱。
七、防汛和抗旱物资准备
镇委、镇政府对防汛抗旱物资作充分准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要求村人均2条化纤袋,1根木桩,以村为单位集中在指定地点保管待命,镇准备足够铁丝、铁锨,麻袋等物资,准备大量抗旱机械设备,由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调度。
八、严肃防汛工作纪律
严格执行防汛工作纪律,汛期,坚持领导带班,实行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值班期间要在岗在位,遇到重大或突发事件,要及时处置和上报。做到防汛抗旱工作兼顾,保证龙城安全度汛和农业丰收。
萧县龙城镇人民政府
2023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