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闫集镇人民政府 > 美丽乡村
阅读人次: 字体:   ]

闫集镇2023年上半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发表时间:2023-07-25 10:35 信息来源:闫集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闫集镇 阅读人次: 字体:   ]

闫集镇2023年上半年乡村振兴

工作总结

闫集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五大振兴”,落实措施系统集成、协同推进,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不断夯实工作基础、提升工作成效。

一、基本情况

闫集镇位处宿州市萧县西北部,下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5万6千余人。2013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3799户7492人,贫困发生率13.91%。4个贫困村在2019年底全部退出。2020年底实现全面脱贫。

闫集镇现有脱贫户2833户5745人,监测户159户348人。监测户中未消除风险27户75人。截至目前,今年共新识别监测对象13户31人,其中边缘户4户10人,脱贫不稳定户9户21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1.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网格化管理方面,经多轮调整全镇现有防返贫监测帮扶网格点87个,开展网格员月度培训和电话抽查提升网格员履职能力。国网省网数据管护方面,明确专人专责,定期继续进行数据清洗,不断提高数据质量。帮扶措施落实和走访方面,闫集镇坚持分类施策,在精细化和精准性上下功夫。一是对符合低保五保办理政策的,加大摸排力度,积极帮助申请;二是对有劳动力、有就业志愿的脱贫人口,发挥新型经营主体、以工代赈项目、公益岗的就业带动作用,同时联合社保所积极开展招聘活动,对外出务工的脱贫人口落实交通补助政策;三是为符合小额信贷、特色种养的户家办理相应补贴政策;四是落实雨露计划和教育政策;五是引入商业保险,积极推广“防贫保”;六是做好医保和养老保险收缴工作。本年度共优化调整帮扶措施76条。重点对“三类人群”加大走访帮扶力度,落实好教育、医疗、就业、产业等帮扶政策。

2.产业发展情况。年初以来,闫集镇利用衔接资金实施项目7个,总投资1437万元。其中基础实施项目5个,投资1027万元;到村产业项目1个,投资410万元,到户产业项目1个,投资61.598万元。实施完成项目4个,包括杨庄烘干塔项目、包庄坑塘治理项目、柳园道路硬化项目和到户产业项目。其余3个正按照计划实施。

持续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奏响强村富民主旋律。闫集镇将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确定为“书记工程”,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截至目前,闫集镇11个行政村全部推行了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9700余亩收入352.41万元。

探索以蘑菇种植、家庭作坊为代表的庭院经济,坚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探索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与庭院经济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拓展脱贫就业。

光伏方面,全镇共6个集中式光伏电站,总投资1094.269万元,装机容量1510千瓦。本年度截至目前,发电量924537千瓦时,收入32.22万,其中国家补贴43.59万。

3.脱贫人口就业情况。闫集镇将脱贫人口的稳岗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采取了两方面举措:一是做好国网脱贫人口务工就业监测工作,通过集中摸排和电话抽查及时完善国网务工信息,闫集镇国网现有脱贫户和监测户就业1688人;二是积极开发公益岗,今年开发了25个防溺水公益岗,目前全镇共有497个公益岗位。

4.排查整改工作。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方面,共排查出户内问题126条,涉及卫生、就业、饮水设施等方面;所有问题已全部落实整改。闫集镇共排查出拟识别监测户13户31人,目前已录入系统。

反馈问题整改方面,闫集镇对照反馈问题、自查自改,结合各级督查检查和集中排查。按照清单化、台账化的整改要求,闫集镇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结合实际认领了11条问题,制定了32条整改措施。目前整改工作正稳步推进。

5.小额信贷、雨露计划等工作。雨露计划方面,闫集镇春季雨露计划共为64名符合条件的学子发放补贴9.6万元。闫集镇共办理“一自三合”模式小额信贷41户,发放贷款205万元。

6.乡村治理工作。上半年集中开展了禁种铲毒、反邪教、扫黑除恶、普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等工作;持续开展了信访专案化解行动,成功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遏制信访量上升的势头。对包庄说事室和“夕阳红”养老服务中心加大推广和宣传力度,受到市县领导的调研视察,使其成为闫集镇乡村治理的样板。

7.环境治理工作。今年午季禁烧期间,采取更具化的工作责任、更细化的工作措施、更严格的督导处理,成功实现午季“零火点”的目标。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对黑臭水体进行了专项治理,解决了一批环保问题。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探索建立公厕、户厕长效管护机制。实施了包庄坑塘治理,正在实施高楼、郑土楼污水管网铺设,新增孔楼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

8.移风易俗工作。成功开展了“洁净卫生进万家”活动,镇村党员干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有效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坚决治理高价彩礼、攀比之风,进一步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向上向善的文明风尚,持续开展移风易俗。

三、存在的不足

一是帮扶走访力度有所弱化。表现在少数帮扶责任人走访频次下降,特别是新调换的帮扶责任人不清楚户家情况也未开展走访;少数村干部对重点工作把握不清、政策不熟。二是基础工作不够扎实。表现在户档资料不完善,收入核查表有漏项,集中排查表填写不规范,部分调换的乡村振兴干部尚未掌握工作方法,具备独立的工作能力。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入户的道路尚未完全铺设、历史欠账较多。

四、下一步打算及工作谋划

一是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举措。按照主体、部门分工、帮扶、监管等四方细分“责任田”。按照《萧县全面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制实施办法(试行)》落实责任追究制,对重大项目严格落实责任追究终身制。加大乡村振兴干部激励力度,在评先评优方面给予镇村干部更大倾斜,进一步树立干事创业的风向标。

二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升干部能力。不定期组织开展观摩学习活动,帮助拓展视野,开阔思路。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活动,通过线上学习、线下会议等方式培训业务知识,增强乡村振兴干部特别是新任干部的业务能力。加大督导激励力度,开展业务测试活动,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

三是加大项目谋划力度,补齐基建短板。加大项目申请力度,争取上级更大资金支持。继续加大农田水利谋划建设力度,为粮食安全、粮食增收奠定基础。探索“政府主导、村民共建”道路建设模式,聚焦短板弱项,进一步提升入户道路硬化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