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我镇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镇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以“发展、富民、保平安”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推进我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圆满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事业繁荣昌盛。
一、2013年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3年,杨楼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以富民强镇为根本,以统筹兼顾为关键,以万亩良田为亮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2013年的各项工作计划。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149 万元,同比增长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完成7.48 亿元, 同比增长 49.6%;工业产值完成 4.03 亿元, 同比增长35 %;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1.3 亿元,同比增长34 %;招商引资完成 3.7亿元, 同比增长32%;人均收入达9001元,同比增长26.7%,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按序时进度完成。在经济指标稳定增长的同时,党的建设、各项社会事业等均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夯实“三农”基础,促进农民增收
一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工作目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广农业产业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拓宽农业增收渠道。全年粮食总产达到68360吨,实现十年连续增长。具体措施如下: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积极推行土地流转3000亩,使农民实现“双增”;三是积极推广良种,土地深耕,测土配方,科学管理,稳步推进我镇现代农业发展;四是全力抓好防汛抗旱和秸秆禁烧工作,切实做到增产增收;五是积极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充分发挥水利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防灾减灾效益明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获得县政府的表彰。
林业及森林增长、森林村庄项目工作扎实有效进行,退耕还林补贴继续落实。畜牧业产销两旺,动物防疫工作不断加强,果蔬及种植业技术不断优化。
(二)坚持“工业兴镇”,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13年,我镇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充分发挥我镇“全面发展改革试点镇”和“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的品牌效应,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抓好招商引资任务的完成。全年谋划项目12个,有四个项目实施投资达到1.2亿元。招商引资 3.7 亿元,同比增长32 %。全镇工业经济运行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私营、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增强。
我镇是劳务输出大镇。多年来,我镇一直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保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劳务输出工作,特别是防腐建筑业和物流业的发展,带动一大批人员就业,使他们的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大大增加。我镇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2.6万人,劳务收入达7亿多元,劳务经济对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加强文明创建,统筹镇村发展
文明创建是提升城镇品位,改善居民生活居住条件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根本标志。一年来,我镇十分重视文明创建工作,不断完善城镇建设规划布局,抓住全国改革发展试点镇和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的契机。抓规划、重投入、严管理,全年投入资金200多万元修通杨马路及镇区硬化道路5公里。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修沙石路12公里,镇区绿化面积3200平米。加强违章搭建、违章占道、骑路逢集及脏、乱、差的治理工作,逐步形成人民城镇人民管的理念。通过治理,使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依法取缔油膏场3座及其它污染源,违章占地和违章建房得到有效遏制。
(四)抓实社会事业,切实改善民生
一年来,我镇切实把抓民生、促发展、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做为头等大事来抓,协调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各种惠农政策得到较好贯彻落实,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
1、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将低保、五保各类优抚对象公布于众,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强化动态管理,确保困难群众正常生产生活所需,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全年累计发放低保保障金 340.5元,五保户生活补助金134.4元,救助贫困家庭128户,发放各类救助金12万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扎实开展,参合率分别达到90%、85%,基本做到全覆盖。
危房改造129户,投资149万元,基本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
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和村及有关企业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分级管理,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检查,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2、计划生育“村为主”机制逐步完善
月积分月考核月奖惩已常态化、制度化。群众生育观念逐步增强。认真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月活动,认真清理内孕和人口出生情况,积极做好群众满意度调查。全年落实四项手术1154 例,清理“二非”案件3 例,人口出生率控制12.9 %以内。我镇计生工作在省、市、县多次调研和议评中处于较先进位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肯定。
14个村、居村室建设基本达标,硬件及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3、教育、文化宣传工作不断发展
我镇不断加强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资源,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建设校安工程,改善教学基础设施,使全镇教育资源和教学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和提高,努力落实“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资助行动”,争取企业补助贫困生计划。全年共资助贫困家庭 25 户,发放救助金5 万元。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综合文化站、健身广场、农家书屋发挥了作用,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书画展和全县书画联展,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宣传工作不断加强,配合形势和工作,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宣传,弘扬主旋律,提高正能量,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舆论引导作用,全年撰写各类稿件170 件,省、市、县及其它报刊杂志用稿 121件。
4、科技、体育、人武、妇联、共青团、残疾人及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得到不断加强。
(五)抓好综治维稳,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我镇高度重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始终贯彻“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坚持以法治镇,积极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宣传贯彻党的法律法规,以社会治安集中整治行动为契机,积极创新治安联防工作,开展群防群治,建立联防网络信息,积极打击刑事犯罪,集中整治社会治安状况,大力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发放十户联防通讯工具及5万份群众满意调查问卷,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全年公安机关侦破刑事案件17起,刑事拘留15人,破获治安案件52 起,治安拘留42 人,受理调处民事纠纷21 起,调处21 起,法庭立案 165 起,结案171起(含往年积案3起),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方面较为突出,我镇被县评为先进单位。
信访稳定工作不断加强。认真贯彻落实《信访条例》,依法规范信访行为,切实执行领导包案办案责任制,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信访例会制度,建立健全了镇、村、组三级信访网络,经常开展信访排查,分析掌握各个时期信访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处理。大力解决涉法、涉诉、越级上访问题,及时解决上访者的诉求,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一年来我镇共排查多类矛盾纠纷106起,其中成功调处104起,转诉讼2起。
今年,我们还成功调处三起历年积累上访案件,处理结果基本达到上访人满意。全年没有发生重大集体上访案件,为维护社会稳定创造了良好发展环境。
(六)加强自身建设,夯实执政基础
1、一年来,我镇党政一班人,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勤政廉政、高效务实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法律行政手段,全面推进党建工作、全力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素质,着力打造学习型、节约型服务型政府。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绩,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2、严格执行党中央的“八项规定”及上级的各项规定制度,反对“四风”。认真开展“转作风、提效能、抓执行、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转变政府工作职能,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廉政建设,实行党务政务公开,努力打造阳光政府。通过转作风、提效能,使机关及镇直部门办事效率大大加快,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始终坚持执行党的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干部学习制度,坚持党员活动日制度,认真组织村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培训,提高村干部工作能力。加强村务、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不断得到改善,党员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积极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投入不足,工业发展相对缓慢;
(二)镇村环境要进一步加强治理,基础设施还要进一步完善;
(三)机关及镇直单位的作风建设还需进一步提高,节约意识、服务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
(四)部分干部群众法制观念薄弱,改革发展意识不强。
三、2014年工作计划和措施
2014年,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三中全会所赋予的各项历史使命,围绕改革,献计献策,自觉做改革的参与者和促进者。工作中,要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完成好各项改革任务,奋力开拓杨楼镇各项工作新局面。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改革的宏伟蓝图,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第一年,我们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完成明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坚定不移抓好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镇区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布局,完善配套,健全功能,加强园区建设和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土地流转和土地整治,加强水利和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认真落实三农政策和各项惠农政策:继续落实好粮食综合直补、农机补贴、家电补贴、退耕还林等惠农政策,加强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残病人、孤儿和大病人员的关心和救助,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种植良种化,收种机械化,产品市场化。
争取国家一事一议及项目奖补资金,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大对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三)坚持依法治镇,维护农村稳定:围绕平安创建这一目标,着力打造和谐乡镇,争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乡镇。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加强镇村矛盾调解组织建设,正确处理和化解矛盾。安全宣传引导群众合法、合理表达诉求,认真解决上访人的困难和要求。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检查,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财产安全。
(四)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努力抓好教师队伍、教学质量的提高。抓好留守儿童管理,加强校区安全工作,完善和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和基础医疗体系建设,提高农村人口参合率,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高疾病防控和医疗救治能力。积极推进农村居民养老、医疗保险事业。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保持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市、县的先进位次。
(五)抓好镇村两委班子队伍建设:抓班子、带队伍,建设一支团结战斗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要新知识,要新观念,增强素质,努力推进思想创新、思路创新、工作创新和实践创新,提高驾驭和统揽全局的能力。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带头落实中央的八项规定和上级的各项规定,反对四风,厉行节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逐渐巩固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加强对干部的民主测评和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制度管理的长效机制。
2014年主要集中精力抓好村级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配好配强村级班子,调整驻村工作组的人员配备,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