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张庄寨镇人民政府 > 应急管理 > 应急预案
阅读人次: 字体:   ]

【公共卫生事件类预案】张庄寨镇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发表时间:2022-11-08 10:42 信息来源:张庄寨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张庄寨 阅读人次: 字体:   ]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预防控制工作,早期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控制措施,预防控制疫情传播、蔓延扩散,保护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本预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工作原则

1.加强预防。增强忧患意识,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组织准备以及物资准备等。

2.快速反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事件应急处置的各环节都要坚持效率原则,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充分而准确的信息,跟踪研判,果断决策,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3.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凡是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要及时做好患者及接触者思想工作,并采取隔离措施,最大程度地避免病毒扩散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4.联动处置。建立和完善联动协调制度,加强各个村、单位和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5.责权一致。全面落实精准防控措施,认真做好分级响应,实施网格化管理,按照精准施策的要求,做好高、中、低风险时期差异化防控策略的落实工作。实行应急处置工作行政领导责任制,依法保障责任单位、责任人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本预案的规定行使权力;在必须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的紧急情况下,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应视情临机决断,控制事态发展;对不作为、延误时机、组织不力等失职、渎职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张庄寨镇行政区域内突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机构

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党委书记胡晨远担任组长镇长李宁任副组长,刘大高婷张伟、卢海虎王淑娟钱太群张团结、吴书光、董昌冬、尉成昊等同志为成员。办公室设在镇卫生院王淑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应急组织职责

1.信息沟通。各相关职能办公室、站所分管领导和村级信息联络员之间通过快速、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电话、微信)实现信息即时共享互通,以及早预警争取时间,有效控制疫情的发展和蔓延。

2.联席会议。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协调联席会议和联防联控情况通报会议,通报预防和处置新冠肺炎情况。

3.联防联控。相关职能办、站所通过信息沟通和信息资源共享,制定防控措施,加强协作。建立疫情通报制度、定期会商制度和预测预警机制,定期检查工作落实情况,研究解决问题,部署相关任务,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一旦有疫情发生,要同时开展调查,同时进行疫情处理。

4.集中办公。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实行集中办公,办公地点在镇二楼会议室

三、工作职责和分工

镇指挥部是张庄寨镇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应急指挥机构,负责会商研判疫情发展趋势,完善应对预案和重大措施,统筹协调和指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组织对疫情防范和应对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镇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镇指挥部设立综合协调组、医疗防疫组、物资保障组、社会维稳、督查检查组、信息上报组、后勤保障组8个工作组,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必要时集中办公。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1、综合协调组

  长:胡晨远   党委书记 181****9926      

副组长:李      党委副书记、镇长139****2366

  员:刘      人大主席 139****6166

            高      党委副书记 181****9990

卢海虎   党委委员、副镇长156****9888

董昌冬   副镇长187****5318  

工作职责:主要负责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核酸全员筛查和救助工作的协调与调度;根据核酸全员筛查和医疗救助需要,及时提出援助需求并协调县统筹其他地区检测机构和医疗机构对本镇进行支援。

2、医疗防疫组

  长:王淑娟   党委委员、宣委员134****0838

副组长:尉成昊   人大副主席138****0690

  员:王忠贝   镇卫生院院长

闫晓涛   镇卫生院副院长

     镇卫生院副院长

张瑞芹   镇卫生院副院长

工作职责:由镇卫生院牵头,由各村卫生室组成,组织制定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和预防控制技术方案;统一组织实施应急医疗救治工作和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完善疫情监测工作方案,开展疫情常规检测工作;对各村中高风险地区返萧人员信息和重点人员进行摸排跟踪,并按照摸排小组工作要求,开展全面消杀负责统筹调配全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力量,制定采样与检测计划并组织实施,保障采样与检测工作所需人力,统一组织实施医疗救治和防控应急措施,以及环境质量监测、监督,并组织对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提出完善应对策略和措施的建议,承办镇疫情防控指挥部交办的相关事项

3、物资保障和市场监管组

  长:吴书光   副镇长155****7111

  员:马      财政所所长

郝秀丽   民政所负责

张肃辉   市场监管所所长

刘绍光   社保所所长

工作职责:由镇财政分局牵头,镇民政所、镇派出所、镇卫计办、镇市场监管所、镇人社所等相关部门组成负责统筹和协调防控应急和医疗救助物资保障工作;评估和协调防控应急等物资供需、生产、储备、运输等事宜;协调安排防控应急和医疗救助物资保障专项资金;督促和检查各项保障措施落实情况;落实参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人员的工伤保险待遇;监测和保障生活必需品等市场动态及供给,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市场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强化场所的清洁消毒;监督管理疫情处置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械;开展非法饲养家禽的整治行动;开展饲养动物疫情防治工作,对与人类接触密切的饲养动物疫情监测和相关应急管理工作,向上级、相关部门通报饲养动物疫情情况;加大对私屠滥宰等违法活动的打击力度。承办镇指挥部交办的相关事项。

4、社会维稳组

  长:钱太群   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政法委员

155****3399

  员:郝明生   派出所所长

            王      刑警队队长

            刘      派出所副所长

            李      执法大队负责人   

工作职责:由镇派出所牵头,密切关注与疫情有关的社会治安动态,依法、及时、妥善处置与疫情相关的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应急车辆的运行通畅,协助相关站所依法追踪病人和密切接触者,落实强制隔离措施;配合政府进村入户对疫情流行地区回人员进行地毯式摸排;加强网络舆情监测,依法打击造谣者;协助市场监管所开展非法活禽交易和非法饲养家禽的整治行动。

5、督查检查组

  长: 张团结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152****9332

  员: 王荣芳  纪委委员

            杨士新  环保站负责人

工作职责:镇纪委牵头,负责加强对指挥部发布各项命令,部署防控任务等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纪律和作风建设,严肃查处疫情防控核酸全员筛查中存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督促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做好全员筛查各项应急准备。

6、宣传及信息上报组

  长:      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182****9979

  员: 崔桂益   镇统计站负责人

王秀梅   文广站站长

      中心校主任

王姿涵   镇政府工作人员

李晓梅   镇政府工作人员

吴玲玲   经管站工作人员

     镇统计站工作人员

     镇统计站工作人员

工作职责:镇党建办牵头,主要负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宣传;信息的及时更新与互联互通;全员筛查相关数据统计与信息报送;防控信息的及时更新与互联互通,档案整理与归档;会议组织、文稿撰写、信息报送等。积极开展防控知识宣传,提高群众预防疾病的能力和及时、主动就医的意识;做好舆情监测,及时消除群众的疑虑和恐慌心理,客观反映疫情及防控工作,对应急工作开展中发现的先进典型及负面对象及时进行宣传报道。

7、后勤保障组

  长: 董昌冬   副镇长 187****5318

  员: 许承威   党政办工作人员

                  卓子豪   党政办工作人员

                        镇政府工作人员

                  纵明会   党政办工作人员

工作职责:镇党政办等相关部门组成。主要负责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核酸全员筛查和医疗救助参与人员的后勤保障、上级部门领导接待工作。负责综合协调内部日常事务工作;负责会议的组织和重要工作的督办;承办镇指挥部交办的相关事项。

8、村级防控指导组

  长:卢海虎   党委委员、副镇长156****9888

  员:李      执法大队负责人

            杨士新   环保站负责人

工作职责:组织指导各村、镇直各单位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负责疫情防控村委会居民全员筛查组织动员、环境卫生整治与消毒等村防控措施。由各包村干部牵头负责,各行政村按要求全面开展来自中高风险区返萧人员的信息摸排和信息日报工作,严格按照时限要求,规范报送相关信息,并注意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不得瞒报、漏报、迟报;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医学观察日常管理和思想工作,落实在家进行隔离医学的防控要求;督促本村农贸市场举办者对市场进行彻底清理、消毒、无害化处理;积极组织本村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做好告示张贴并加强防控知识宣传;配合政府、派出所、张庄寨镇卫生院落实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追查、相关场所、人员的隔离、疫点、疫区的封锁等防控措施。

四、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强化监测预警

1.加强日常监测。各村、疾控部门强化出入境人员、发睢宁返乡健康监测,在人群聚集公共场所开展体温监测。加强对农贸市场、超市等各类交易市场(包括附设冷库)等开展人员核酸检测和环境监测,重点加大对自疫情高发国家进口食品的检测力度。

2.及时预警响应。根据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预警信息,启动应急响应。按规定发布疫情信息,做好防控政策措施宣传解读,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增强公众信心。做好情导控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对首例报告的人员和机构给子鼓励,对缓报、漏报、瞒报的严肃处理。

()加强入境和中高风险人群管控

1.加强入境人员管控。一是确保14天内有境外旅居史的入境人员一律进行核酸检测;二是确保四类人员一律按防控规定就地进行分类处置,其他人员一律由第一入境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一律纳入村 防控体系;三是确保不因输入性病例导致二代传播,杜绝三代传播和传播,坚决防范和化解境外输入性疫情扩散和蔓延的风险。

2.加强中高风险区域重点人群排查。一是对外地通报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管控;二是对外省通报的中高风险区域的人群开展排查管控;三是对高风险地区人员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同时进行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

3.规范人员有序流动。对低风险地区人员,持48小时核酸证明和健康码绿码,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动。对入境人员和中高风险地区人员,集中隔离,核酸检测4次。对中风险区人员居家隔离14天,核酸检测4次,严格落实居家隔离管控措施,严禁人员流动。

4.快速处置

(1)接到可疑疫情报告后,精准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尽快查找到所有密切接触者(包括一般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确保单人单间隔离。根据疫情研判情况和防控工作需要,对次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进行风险评估,必要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不适合集中隔离的人员,应当在疾控部门指导下进行居家隔离

(2)出现确诊病例,立即进行科学精准研判,并依据病例的工作、生活、出行轨迹,分层划定管控区域,设定分类管控措施。

(3)对新冠肺炎感染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般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以及防控单元(楼栋、居民小区、自然村、病区等)范围内的所有人员进行重点排查,开展病毒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排查发现有发热呼吸道症状者,及时送市人民医院筛查和诊断。

4对可能的污染场所全面终未消毒和随时消毒。对新冠肺炎感染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可能的污染场所做好全面终未消毒和随时消毒。

五、全员核酸检测应急处置

拟设张庄寨镇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后,要实施最严厉的疫情防控措施,2天内完成全镇51774人(包括临时外来人员)全员核酸检测的任务,全镇共设置采样点33个,采样点由镇政府负责组织设置,卫生院协助;镇采样点有镇卫生院负责组织设置。从本镇医疗机构中抽调133名医务人员为采样人员,从镇直机关单位及16个行政村抽出133人为信息登记人员、引导维持秩序人员。每支采样队配备6名采样人员、6名信息登记人员、9名引导维持秩序人员。每支采样点配备队长和副队长各一名,3个采样小组队长、副队长分开轮值,负责协调采样点登记、标本采集、标本运送等工作。采样点人员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根据采样点布点情况,33个采样点配备33辆车辆,负责标本和医疗废弃物转运。

六、发生疫情应急处置措施

()局部出现输入性发病例防控应急处置措施

实施积极防御策略,精准打击和扑灭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阻断病毒传播。主要以医疗卫生机构维持病例发现、救治和密切接触者追踪及管理措施为主,除高风险时期外,保持正常生产生活。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1.加强对疫情形势的分析研判。根据获取的国内、省内、市内的疫情信息,镇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及时开展风险评估,研判疫情形势及危害,并按上级要求的应急响应策略和措施强度的开展防疫工作。

2.加强监测,强化院感。镇卫生院要严格落实发热门诊制度,建立和维持敏感的疾病监测工作;对发热门诊和常规门诊实行严格管理,防止院内感染;对发热病人、呼吸道感染患者、新入院的病人及陪护人员做好转上级医院工作;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防止疾病的医源性传播。

3.及时应急处置。加强培训和演练,当局部地区出现聚集性病例时具备迅速扑灭疫情的能力。

4.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加强老、孤、病残、孕、无固定收入等脆弱人群防护,做好敬老院等重点场所防控。

5.加强宣传教育。及时向公众发布疫情信息,继续向全社会提倡手卫生、戴口罩、咳嗽礼仪,减少非必要聚集活动,保持一定的人际安全距离。

6.强化境外情输入防范与应对措施。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各小组要严格落实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无缝衔接、闭环管理。严格落实出入境交通工具、人员、货物等卫生检疫措施,对出入境人员严格实施三查三排一转运

()中风险时期防控应急处置措施

1.防控区域划定。将病例发生地所在的或行政村及与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地区划定为中风险地区的防控区域。当发生发例时,将病例所在的楼栋或自然村()划定为疫点;当发生聚集性疫情时,将病例所在的小区或与其周边相邻较近的自然村()划定为疫区。

2.人员流动管理。疫区()实行封闭管理,禁止人员进出,取消所有聚集性活动,组织落实居民日常生活服务保障、健康监测、环境消毒等工作。中风险行政村人员减少外出和聚集。有疫情的行政村设置卡口,实行24小时值守,出入口严格执行体温必测,口罩必戴、扫码或健康证明通行的要求,引导居民非必要不出门。外来人员及车辆禁止进入。

3.学校和托幼机构管理。有疫情发生的学校、托幼机构,由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疫情程度、学校规模等采取学校停课等紧急措施。其他学校、托幼机构,允许上课,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做好教职员工和上课学生晨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4.企事业单位管理。有疫情发生单位停工停产,落实防控措施经评估后方可复工复产;可能被污染的单位采取扩大核酸检测、终末消毒等措施后可不停工停产。防控区域内单位实行封闭管理减少人员进出,鼓励远程、居家等弹性办公,鼓励错峰上下班;如疫情进一步发展,经评估后,及时采取停工停产的措施。

5.特殊机构防控。疫情发生后敬老院等实行全封闭管理和全员核酸检测,禁止人员进出,暂停接收新进人员,停止家属探视活动。如确有探视需求的,可向相关机构提出申请,视具体情况妥善安排。

6.公共场所管理。疫情发生后暂停开放棋牌室、游艺厅,网吧、KTV、培训机构等密闭场所。超市等各类公共场所对进出人员实施体温必查、口罩必戴、扫码或查验健康证明方可进入,合理控制人流量和保持足够的社交距离。

7.密接追踪和隔离场所管理。疫情发生后,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尽可能开展病例发现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工作。按疫情波及人群数量和专家组意见,启动隔离场所运行,负责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安排专职医务人员每日开展健康监测。

8.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使康教育活动,积极倡导每个人是自已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发布健康提示和就医指南,科学指导公众正确认识和预防疾病,提高防护意识和健康素养。强化公众手卫生、开窗通风、清洁消毒、少去人员聚集场所和佩戴口罩等健康防护意识,引导村民养成勤洗手、公筷制、咳嗽和打喷嚏时注意遮等良好卫生习惯和行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三)高风险时期防控应急处置措施

在落实中风险地区各项防控措施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扩大防控区域范围。防控区域从有疫情的行政村扩大到全镇。将疫点的防控范围扩大到行政村,划为疫区进行管控。

2.人员流动管理。疫区实行封闭管理,禁止人员进出。高风险地区人员坚持非必要不出区,确需离开本镇的,返回须持3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采取适当保持人际距离的措施,包括错峰上下班、居家办公、限制或者减少聚集、召开视频会议、关闭非生活必需的公共场所,公众尽量减少非必要的出行,如需出行佩戴口罩。实施管控措施,禁止非必要人员和车辆进出。

3.学校和托幼机构管理。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全面停课停学,实行在线教学。

4.企事业单位管理。疫情波及的一类和二类企业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可不停工停产,三类和四类企业停工停产。

5.特殊机构防控。敬老院人员一律不得进出,取消所有探视。

6.公共场所管理。餐饮服务单位停止开放;暂停开放棋牌室、游艺厅、网吧、KTV、培训机构等密闭场所。

7.密接追踪和隔离场所管理。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尽可能开展病例发现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工作。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启动一定数量和规模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8.公共交通管理。公共交通停止运营,限制私家车、出租车等出行。

9.宣传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通过多种方式,建立权威可靠渠道及时通报疫情情况,开展疫情防控和个人防护知识宣传,发布健康提示和就医指南,科学指导公众正确认识和预防疾病,提高防护意识和健康素养,如佩戴口罩保持手卫生、咳呼吸道礼仪、减少公共场合聚集等。密切关注与情、依法向社会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内紧外松,做好防控政措施宣传解读,增强公众信心。对重点人群加强心理干预,关注一线抗疫人员和重点岗位入员、以及高风险地区群众的心理问题,开通咨询热线和团体干预措施,组织专业人员及时提供心理咨询、疏导和其他干预服务。

七、患者医疗救治措施

1、实行首诊负责制。医护人员对呼吸道发热病人或不明原因肺炎做好预检、登记、鉴别、报告、消毒隔离、个人防护等工作。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应立即报告防保或总值班。

2.病例报告。对于发现的可疑病例,立即隔离发口罩上报镇卫生院,由镇卫生院上报镇政府县卫健委和县疾控。

3、防保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新型冠状病毒防治领导小组、院感科、护理部。镇卫生院新型冠状病毒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并领导相关人员实施医疗救治及转至定点医院。遇特殊情况而无法转院时应及时确定隔离场所,临时专设的隔离观察室,做好相关的设备、药械准备,集中治疗。

4、医疗救治小组、应急机动队具体实施消毒隔离、防治与转送等措施。防保、感染科负责指导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与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医务科负责与传染病联系转院事宜

八、保障措施

(一)建立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疫情防控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的信息、技术平台,承担疫情防控及相关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和传递等工作,采取分级负责的方式进行实施。

(二)应急处置机构和队伍。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建设,承担疫情防控及苗头报告工作;加强志愿者队伍,建立人员数据库,平战结合、分类管理、明确职责。 

(三)培训与演练。加强辖区卫生应急培训工作,制定定期培训制度,提高辖区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开展各类防疫知识的宣传教育,积极参与上级政府组织的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制定演练计划,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疫情防控的应急演练。

(四)物资、经费保障。制定落实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的财政补助政策,建立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机制。发生疫情防控时,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调用储备物资,卫生应急储备物资使用后及时进行补充。

(五)应急避难场所保障。政府根据疫情情况和响应等级,及时设立集中隔离点,要求单人单间,被确定为集中隔离点的单位,应服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安排,并提供相应的后勤保障。

(六)宣传教育。各村、企事业单位要制定宣传计划,利用广播等媒体进行防疫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群众依法、科学应对疫情防控。

九、善后处理

(一)后期评估。疫情防控结束后,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应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对疫情防控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关资料信息。

(二)责任追究。对在疫情防控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疫情防控应急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三)抚恤和补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落实有关待遇的工作;对参加应急处理一线工作的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合理的补助标准给予补助。

(四)征用物资、劳务补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疫情防控应急工作结束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协助有关部门对应急处理期间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企业、个人的物资和劳务进行合理评估,给予补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