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祖楼镇人民政府 > 政策文件
阅读人次: 字体:   ]

祖楼镇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发表时间:2025-04-11 09:36 信息来源:祖楼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祖楼镇 阅读人次: 字体:   ]

为做好全镇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 作(以下简称“二轮到期延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 村土地承包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宿州市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方案》《萧县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方案》等法规政策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 省、市关于二轮到期延包重大决策部署,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牢牢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 障的土地承包权益,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加快 建设农业强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奠定 基础。坚持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不动摇,严禁打破原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界限在全村 范围内搞平均承包;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不动摇;坚持依法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享有土地权益不动摇,不断探索具体实现形式。坚持土地延包原则。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基本原则,继续提倡“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以确权登记颁证成果为基础,以户为单位开展延包,不得推倒重来、打乱重分,不得借机违法调整或收回农户承包地,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继续保持稳定,原则上坚持家庭原有承包地块和面积不调整,直接续签新的土地承包合同。对承包地暂缓确权登记颁证等历史遗留问题,完成确权后再进行延包。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把选择权交给农民,依靠农民解决好自己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示范引导,允许农民集体在法律政策范围内通过民主协商自主调节利益关系。坚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稳慎有序实施,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前后衔接、平稳过渡,不搞强迫命令。科学合理安排进度,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安宁 。
  二、重点工作
  (一)全面开展摸底调查。准确掌握全镇第二轮土地承 包以来家庭承包人口及承包地变化情况,整户消亡、外嫁女、“五保户”、全家进城落户以及整户无地等情况,承包地登记颁证情况,村集体土地利用现状和机动地等情况,矛盾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等。
  (二)落实落细延包工作规程。按照《农业农村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规程(试行)》中确定的成立机构、摸底核实、制定方案、开展调查、审核公示、签订合同、完善证书、资料归档等工作规程,有序开展试点,确保程序不漏不缺。镇政府加强对延包方案制定和实施的指导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三)全面开展合同网签。依托全国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网签系统或安徽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网签一体化平台,通过人脸识别、电子签章等技术手段,做好合同网签工作,推动实现承包合同信息化管理。
  (四)做好与不动产统一登记有序衔接。在延包工作中,要建立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信息与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征地信息等互通共享机制。土地承包合同直接顺延的,已颁发的土地承包权利证书在新的承包期继续有效且不变不换,依据承包合同记载的信息办理登记,在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标注记载,加盖不动产登记专用章。对个别调地的,在合同、登记簿和证书上作出相应变更。严禁统一换发证书,增加基层和农民负担。实现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与不动产统一登记有序衔接。
  (五)加强延包档案管理。针对延包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数据等,纳入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镇党委和政府建立健全有关工作制度,各村将延包试点中形成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数据等不同形式的文件材料纳入档案管理,做好整理归档,确保档案完整安全。发包方要将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纳入村级档案管理。
  三、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
  ( 一)准备阶段(2024年12月31日前)
主要做好成立机构、会议部署、宣传动员、业务培训等准备工作。
  (二)全面实施阶段(2025年1月 — 2025年12月)
  2025年2月底前全面完成调查摸底工作,2025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延包方案制定工作,2025年9月底前整体完成合同网签等工作任务。具体安排为:
  1.成立机构。由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依 法选举产生延包工作小组。
  各村(社区)于2025年1月10日前完成此项工作。
  2.摸底核实。充分利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对农村土地承包情况开展摸底核实。主要摸清第二轮土地承包以来承包农户及家庭成员、承包地变化情况,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情况,开荒地、机动地等情况,存在的纠纷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农户延包意愿等。
  各村(社区)于2025年2月28日前完成此项工作。
  3.制定方案。村(社区)延包工作小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拟定延包方案,明确重大问题处置意见,在所涉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张榜公示,期限不少于15天。公示结束后,延包方案应当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上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农业农村部门。
  各村(社区)于2025年4月15日前完成此项工作。
  4.开展调查。村(社区)延包工作小组根据延包方案,按照《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2537)有关规定,开展承包经营权调查,形成信息公示表等调查成果。
  各村(社区)于2025年5月15日前完成此项工作。
  5.审核公示。调查成果经延包工作小组审核后进行公示,期限不少于15天。相关权利人提出异议的,延包工作小组应当进行核实、修正,并再次公示。
  各村(社区)于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此项工作。
  6.签订合同。根据公示结果,明确二轮承包到期后延包的土地承包关系,更新农村土地承包信息数据库,按照《农村土地(耕地)承包合同(家庭承包方式)示范文本》要求,生成电子合同文本,并组织签订书面承包合同。
  各村(社区)于2025年9月30日前完成此项工作。
  7.完善证书。县农业农村局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做好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与不动产登记有序衔接。以承包合同为依据,已颁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在新的承包期继续有效且不变不换,证书记载的承包期限统一变更。对个别调地的,在登记簿和证书上作相应变更处理。
  各村(社区)根据县里统一安排展开,完成时限不得晚于2025年10月底。
  8.资料归档。按照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对二轮土地到期延包相关文件资料进行归档。各村(社区)健全档案工作管理制度、指定工作人员确保农村土地延包档案完整与安全。
  各村(社区)根据县里统一安排展开,完成时限不得晚于2025年11月底。
  (三)验收阶段(2025年11月 — 12月)
  对二轮到期延包工作开展“回头看”,补差补缺。组织开展村(社区)自查、镇级验收,确保2025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
 四 、工作要求
  (一)严格保密制度。对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的相关资料,特别是高清影像图、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等地籍信息资料,严格按照《自然资源部国家保密局关于印发〈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的通 知》(自然资源发〔2020〕95号)使用和管理,严格监督管理延包工作各环节,确保不泄密。
  (二)防范化解矛盾风险。
  1. 妥善处置有关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承包地暂缓确权登记、占用承包地建房、承包地退耕还林、承包地权属纠纷、采煤区承包地塌陷等问题化解,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2. 健全纠纷解决机制。 提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队伍工作能力,加强必要工作条件保障,依法采取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稳妥解决矛盾纠纷。密切关注延包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重大问题及时上报请示,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舆情防控,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事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的工作专班,保障二轮土地延包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各村(社区)分别成立延包工作小组,负责推进本村(社区)延包工作。充分发挥村组干部、“五老"、驻村工作队等作用,多方联动、上下合力推动延包工 作落实。
  (二)明确工作责任。镇组织村(社区)组做好延 包工作的推进,做好宣传指导、矛盾调处等;各村(社区)作为延包主体,贯彻落实好政策,做好摸底调查、信息核实、问题处理、合同网签等延包工作。
  (三)加强宣传培训。加强土地承包法律政策宣传,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广大农民全面准确了解党和国家的延包政策,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大业务培训力度,组织编印政策问答及操作流程,指导掌握延包工作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益。
  (四)加强工作保障。延包试点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不得向农民收取费用。在中央、省财政补助的同时,县级配套相应经费,用于合同网签信息化建设、档案整理和管理、宣传培训、地块补测、人员补助等方面。
  (五)强化考核督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 年工作专班办公室要定期对各阶段的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做好进度统计和情况分析,适时进行情况通报和信息上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列为各村(社区)年度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