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萧县教育体育局 > 本级政策解读 > 负责人解读
阅读人次: 字体:   ]

【安全办分管负责人陈光解读】关于《2021年全县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的解读

发表时间:2021-06-02 09:17 信息来源:萧县教育体育局 责任编辑:教体局 阅读人次: 字体:   ]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徽省及宿州市预防青少年防溺水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4号)要求,出台《2021年全县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用以指导全县学校做好青少年学生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鉴于每年的夏秋季节,都是青少年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学生溺水事故给家庭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给社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并危及社会的稳定。学校持续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宣传普及防溺水知识,并以学生溺水事故作为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是提高学生防溺水意识,自觉远离危险水域的有效途径。县教体局将将学校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年度安全工作考核,又可以促进学校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县教体局安全办在总结去年全县学校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省、市、县相关政策与文件精神,制定了《2021年全县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后经县委教育工委会议研究通过并实施。

四、工作目标

要针对各时期、各地段学生溺水事故易发多发的特点,加强分析研判,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宣传教育,警醒其绷紧“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这根弦,全力避免学生溺水事故发生,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五、主要任务

认真落实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将防溺水安全教育纳入课程计划,做到方案、内容、时间“三落实”,积极开展“十个一”安全教育,广泛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和呼救、自救、互救技巧。在学生离校前,要开展警示教育,要求学生做到“六不一会”:不私自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不下水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学会正确的自救、自护方法。尤其要教育学生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遇见青少年儿童下河玩水要迅速向班主任、家长或直接拨打110进行举报。

各学校要要大力营造防学生溺水宣传教育的舆论氛围,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拉横幅标语、多媒体、展板等多种形式和载体,全方位加强对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要特别做好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学生群体的安全教育。各学校要将教育部关于预防溺水《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及时下发,家长签字阅知后及时收回信件回执存档。并通过家长会、家校微信群等推送警示与预警,提醒家长(或法定监护人)是预防中小学生溺水的第一责任人,警醒家长认真履行监护职责。

每学期要通过家访活动,提醒家长务必承担起学生离校期间的安全监管职责,特别是要在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看护,与家长签订《防溺水安全责任书》一是强化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六、创新举措

方案规定全县学校要制定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并组织学生开展常态化的防溺水演练。

七、保障措施

(一)增强责任意识

全县学校位要充分认识抓好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对保障青少年学生生命安全、维护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把学生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作为校园及学生安全工作中的重中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细、抓好。

(二)加强组织领导

全县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与各有关单位的协调配合,制定完善中小学生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细化措施,开展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并确保取得实效。

(三)严格追责问责

对因领导不重视、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宣传教育不到位造成学生溺水事故的,将依法依纪严肃处理。要按照应急信息的报送要求认真做好学生溺水事故相关信息报送工作,坚决杜绝信息迟报、漏报、瞒报事件发生。

解读机关:萧县教体局安全办

解读人:陈光

政策咨询服务电话:0557-501796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