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萧县民政局 > 重大决策预公开 > 意见反馈
阅读人次: 字体:   ]

【有反馈意见】关于公开征求《萧县凤城新区城市道路、桥涵命(更)名拟定表(征求意见稿)》反馈意见的说明

发表时间:2021-04-09 11:37 信息来源:萧县民政局 责任编辑:民政局 阅读人次: 字体:   ]

  为进一步促进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更好地了解和参与萧县凤城新区建设,为了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我县于2021年1月27日将《萧县凤城新区城市道路、桥涵命(更)名拟定表(征求意见稿)》全文向社会公布,征求公众意见,截止2021年3月1日,共收到社会公众反馈意见21条。现将反馈意见采纳情况反馈如下:

序号 网民 网民
反馈意见
依据和理由 综合评定意见
1 任先生 “拱翠西路”
改为“郑陂路”。
三国时沛郡太守郑渾在岱湖一带修建了著名水利工程。工程成后“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的地理巨著《水经注》中,就有关于‘郑陂’的记载。著名历史学家张传玺、杨济安编著的《中国古代教学参考地图.附中国古今地名对照》一书,明确指出:“郑陂在今安徽萧县西北”,详见本书第10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统一书号11209.7。
己将“郑陂路”纳入萧县地名库,作为下一步新增路命名备选。
2 胡女士 新增:
“紫气”,“东来”
两条路名。
当年老子骑牛西出函谷关,正值关尹喜任关令,遥见有紫气自东而来,想来必有圣人将要路过此地。果然,不久看到太上老君化身-老子,骑青牛经过这里,从此老子踏上了证道之路。紫气东来象征着吉祥的征兆。 暂不采纳。
3 朱先生 反对 “站前路 ”
改为“皇藏峪路”。
此路位于城北高铁南, 皇藏峪位于城东南。不是一个方向,容易造成地理位置混淆。为便于识别方位和突出地点属性,建议 “站前路” 改为 “高铁大道”。 “皇藏峪路”更能突出萧县文化软实力。
4 朱先生 反对238省道
更名为“胜利大道”,建议更名“复兴大道”。
道路全长10多公里,因道路附近有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蔡洼 就命名为 “胜利大道” 太过牵强。萧县去年才摘掉贫困县的帽子,经济基础还较薄弱。基于萧县实际,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建议238省道更名为 “复兴大道“,提振全县发展干劲。 新区已有“复兴路”。
5 朱先生 反对“兴业路”
更名为“复兴路”。
城市道路名称不宜随便更改,"复兴路"和"兴业路"都能凸显时代特色。故希望"兴业路"保留原名不变。 “复兴路”更能凸显时代特色。
6 朱先生 反对“岱河桥”
改名为“通衢桥”。
城市地名不宜随意变更,不能为了改而改,
故建议保留"岱河桥"原名不变。
萧县素有“四省通衢”之称,这座桥正好在通往高铁站的“龙腾大道”上,“通衢”二字更能彰显区位优越。
7 王先生 新增
“光武大道”。
西汉更始元年(23年),封刘秀为萧王即此。东汉改郡为国,萧县属豫州沛国。刘秀建立东汉,后被称为光武帝。含义:东汉有光武中兴,"光武大道"寓意萧县振兴。 新区己有“光武路”。
8 王先生
新增“陶谦路”。
三让徐州的贤人陶谦墓位于安徽省萧县官桥镇陶墟村。陶潜东汉丹阳人,曾任徐州牧,其墓在萧县城南45里的陶墟山下。当时,在徐州西南远郊同时修建陶墓10余处,均为假墓。含义:凸显谦谦君子的风范,充分显示出萧县人的优良品质。
己将“陶谦路”纳入萧县地名库,为下步新增路命名备选。
9 王先生
新增“曹熊路”。
三国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追封曹熊为萧公。明帝太和三年(229年)又追进为王,称萧国。其子炳嗣,六年殁,无子,国除。青龙二年(234年)复为萧县,属豫州谯郡。
己将“曹熊路”纳入萧县地名库,为下步新增路命名备选。
10 王先生
新增“苏迈路”。
苏迈,北宋人,字维康,苏轼长子,1113年(政和三年),55岁苏迈在苏家湖,常携孙到萧县皇藏峪龙岗泉岳父吕陶隐居处居住,1119年(宋徽宗宣和元年)三月十五日,苏迈卒于龙岗泉,终年六十一岁。
己将“苏迈路”纳入地名库,为下步新增路命名备选。
11 王先生
新增“沈浩路”。
获得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标兵、全国百名优秀村官、感动中国2009年度人物、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等荣誉。2009年11月6日,沈浩因过度疲劳而导致心脏病突发逝世。含义:萧县人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 现代人物,暂不宜做路名。
12 王先生
新增“刘开渠路”。
刘开渠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受到美术界普遍的尊敬和爱戴,是当代杰出的人民艺术家、雕塑大师。刘开渠为中国现代雕塑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是我国现代雕塑事业的奠基人,刘开渠是中国雕塑事业杰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为中国的城市雕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含义:萧县的艺术气息浓厚,萧县人才辈出。 近现代人物,暂不宜做路名,
己将“开渠路”纳入萧县地名库。
13 王先生
新增“金寨路”。
金寨遗址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庄里乡金寨村周边,是徐淮地区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含义:萧县历史更加久远,文化底蕴更加深厚。
已将“金寨路”纳入地名库,作为下步新增路命名备选。
14 王先生
新增“承高路”。
北齐,废沛郡。大保七年(556年),改萧县为承高县,属徐州彭城郡。隋,承高县属彭城郡。开皇六年(586年),改承高县为龙城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龙城县为临沛县。大业初(605年),复改为萧县。
已将“承高路”纳入地名库,作为下步新增路命名备选。
15 王先生
新增“萧窑路”。
萧窑始创烧于隋朝,与芜湖的繁昌窑、淮南的寿州窑并称为安徽三大名窑。萧窑是南北窑瓷文化交汇的“中间站”。宋以后以烧瓷为主。萧窑在唐代除烧黄瓷外,还兼烧白瓷与黑瓷。
已将“萧窑路”纳入地名库,作为下步新增路命名备选。
16 王先生
新增“永堌路”。
金天会四年(1126年),灭北宋。次年占领萧县,属山东西路徐州武宁军节度。元光二年(1234年),升彭城厥固镇为永堌镇。属徐州。元朝至元二年(1265年),撤销萧县、永堌县建置,并入徐州。至元十二年,复立萧县,属河南省归德府徐州 萧县“千年古镇”较多,暂不宜用“永堌”命名,
已纳入萧县地名库,作为下步新增路命名备选。
17 王先生
新增“文庙路”
或“孔庙路"。
萧县文庙是清代安徽省萧县的县学文庙,位于县城内,文庙大成殿始建于北宋绍圣年间(1094年),元末毁于兵乱。明洪武初年重修,永乐成化、嘉靖年间相继重修。万历五年(1577年)因旧城毁于洪水,迁至新城今址重建。清雍正、乾隆间也有修葺。1980年,文庙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公布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省、县两级曾多次维修,现为县博物馆所在地。 各地都有文庙、孔庙,不能突显萧县特色。
18 王先生
新增"防腐大道"
萧县是中国重要的防腐产业基地和防腐产品出口基地。2005年,被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命名为“中国防腐蚀业第一县”。 暂不采纳。
19 王先生
新增"民族路 "
"团结路”。
萧县境内民族众多,除汉族外,尚有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壮族,布依族,傣族,羌族等11个民族 不能突显萧县特色,暂不采纳。
20 欧阳先生 原“滨湖路”应该改为“华佗路”或叫“华佗大道”,滨湖路上的桥应该叫“华佗桥”。 在刘怀德《追索——“华佗崇拜”在萧县的追索》一文中写到,在徐山头村,这里的华祖庙可以说是全县数十座华祖庙中惟一的遗存!而且,村里的老人们,说起华祖爷,还能如数家珍地述说当年华佗在该地救人医病的故事,以及许多华祖爷神灵感应祛病的传说乃至真人真事。而今,国家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又强调重视开发利用中医药传统,这里遇上了一个保护利用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多么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己将“华佗路”或叫“华佗大道”纳入萧县地名库,作为下步新增路命名备选。
21 徐先生等
反对“徐山路”改为“欧阳路”。 凤城新区有徐山头村,凤城新区当年整体拆迁时,为支持政府建设美好凤城,大力支持政府工作,当时徐山头村民几百口子徐氏后裔统一搬迁到安置小区凤北佳苑,也因此留下了一条徐山路,本土民众也早已熟知,徐山路也早已烙印在徐氏后裔的心底最深处,那里算是半个归根之地。如果改动,后深深伤害我们的感情,也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不便。反对将“徐山路”改为“欧阳路”。 采纳建议。



萧县民政局

                                   2021年4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