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汇报材料
萧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吴伟
(2024年9月25日)
按照会议要求,现将萧县民政局今年以来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50 项民生实事方面
一是大力推进“救急难”互助社建设。截至2024年9月,全县277个行政村已成立273个,备案加注册成立率达100%。共实施救助242人次。二是坚持需求导向,加快推进适老化改造项目。印发《萧县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为全县193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进行无障碍、安全性、适老性、辅具适配等方面适老化改造。目前此项目按程序正有序推进,施工已接近尾声。三是积极推进居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打造龙城镇后梅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已建设完成,且已通过消防验收,50万补助资金已拨付给乡镇。四是全面落实残疾人福利保障政策,加强与残联的数据对接,及时掌握全国残疾人两残补贴信息系统最新数据,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应补尽补、应退尽退”。目前,两项残疾人补贴标准为86元/月,全县保障困难残疾人17278人,累计发放资金1343.35万元,保障重度残疾人20013人,累计发放资金1551.71万元。
(二)省目标考核方面
一是不断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与教育、人社、住建、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建立共享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常态化救助帮扶,累计交换数据总量88.6万条。全县共救助城乡低保对象54298人,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1亿元。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加大对临时遇困人员的救助力度,实施临时救助220人次,发放资金140.43万元。加强特困人员救助,全县保障特困人员7890人,发放资金5257.86万元。二是加快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推进农村敬老院运营服务能力提升,对公建公营敬老院按照平均每年每院5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目前资金已拨付给乡镇。投资20余万元,通过购买服务为150户城乡低保、特困供养、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老人提供每月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的居家助洁、助洗等上门服务。投入80余万元,为全县特殊困难老人购买“银龄安康”人身意外保险;投入6万余元,为全县公办养老机构购买综合责任床位保险;投入80余万元,为全县特困供养人员购买住院护理保险。积极探索 “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全县有8所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30所养老机构与乡镇(街道)医务室签定服务协议。完善老年人福利补贴政策,保障高龄45893人,发放高龄津贴2471.68万元。
(三)幸福院建设方面
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选择老年人口特别是留守老年人较多、服务需求大、居住相对集中的行政村开展幸福院建设,目前龙河街道祖庄社区等10个农村幸福院项目点已建设完成,资金已拨付给各乡镇项目点。
(四)老年助餐方面
综合考虑辖区内老年人口规模、就餐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整合利用现有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在城市社区和农村合理布局老年助餐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的助餐服务。在老年就餐补贴上,对低保、重点优抚对象、计划生育特殊困难老人等有就餐需求的老人,给予每人每天1-3元的就餐补贴,为老年人提供差异化的助餐服务,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硬化墓整治方面
一是积极加强城乡和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抓住纳入50项民生实事契机,争取资金、土地支持,有序推进白土镇公益性公墓建设。着力提升孙圩子镇、圣泉镇公益性公墓管理服务水平,发挥以点带面辐射作用。将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纳入村庄国土空间规划,谋划新建5个村级公益性公墓。已建设完成1个村级公益性公墓。二是持续推进硬化墓等突出问题整治工作,召开县级层面调度会6次,累计摸排硬化墓604座,已整改硬化墓394座,整改率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