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萧县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高效落实县委县政府和市局各项工作部署,埋头苦干、奋勇争先,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 2024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政治机关建设扎实推进。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建立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的长效机制,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组会议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及例会学习的首要内容,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9次,例会学习3次,组织开展政治轮训1次,赴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开展党性教育1次。结合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警示教育、党纪学习教育以及省委第十巡视组巡视萧县反馈问题的整改等,教育干警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相关规定。强化廉政风险防控,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提高“红线”“底线”意识,提升党的纪律建设成效。
(二)坚持目标导向,法治政府建设卓有成效。强化法治统筹协调。提请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暨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进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工作的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研究部署下阶段依法治县重点工作。加大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培训力度。提请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学习,纳入2024年县委党校中青年、科级干部培训班课程,全县各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上半年共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50余次。提升“关键少数”法治意识。会前学法常态化推进,上半年县政府会前学法11次。组织召开萧县2023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评议会议,7个单位进行现场述法,8个重点执法领域单位组织开展专题述法。加强依法决策保障。2024上半年,共计审查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项目合同等共80件,出具审查意见80件,提出法律意见建议80余条,审查率100%,做到了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充分发挥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行政复议的首选率为行政诉讼的1.28倍,上半年共收到行政复议案件141件,受理135件,办结81件,综合纠错率38.27%。健全行政应诉提醒、通报机制,上半年共印发《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提醒函》12期。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印发《萧县行政机关行政应诉工作规则》《关于建立行政争议矛盾化解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有效降低行政应诉案件败诉率,2024年上半年已审结行政案件败诉率10.11%,同比下降27.63%。
(三)坚持依法行政,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加大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力度,提升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理念和行政执法水平,2024年上半年,共组织各行政执法单位约600余人参加业务知识培训。创优法治营商环境,持续深化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深入清理政策不兑现、履约不彻底行为。今年以来,共办理各平台反映问题8件,兑现资金200余万元。深化“法律服务进万企”等专项活动,实地走访民营企业33家,开展法治宣传、政策宣讲解读32场,撰写法治体检报告18份,提出预防风险的意见建议42条。全面推进“综合查一次”制度,创新行政执法监管方式,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会同县营商办联合下发《萧县“综合查一次”实施方案》,凝聚执法合力、提高执法效能,进一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四)坚持以人为本,公共法律服务全面提升。我县目前已建成1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4个乡镇(开发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77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基本实现法律服务全覆盖。充分发挥村(居)法律顾问作用,2024年村(居)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意见41件,参与调解纠纷112件,举办法治讲座64余场,解答法律咨询500余人次。大力实施法律援助提升工程,对符合援助条件的群众应援尽援,实现法律援助县域覆盖率100%。2024年上半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01件,其中民事案件428件,刑事案件172件,行政1件。积极探索“社区公证员制度”,各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均设立公证咨询联络点,公布联系方式。2024年上半年县公证处共办理各类公证事项900余件,收费63.3万元。
(五)坚持普法宣传,法治人才培养不断加强。强化“1+N”行动工作,不断提升“法律明白人”法律素养。我县目前村(居)“两委”委员身份的“法律明白人”共1099人,开展培训48场次、累计1200余人次参加培训。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印发《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利用重要节点日开展宣传。2024年上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宪法、民法典、习近平法治思想等各类法律法规宣传活动810场,受众人数达14万余人。大力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重点,对全县“民法典”宣传月工作开展进行统筹部署,全县各单位各部门共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401场次、受教人数9.5万人次,发放民法典宣传资料近15万余份。
(六)坚持发展“枫桥经验”,人民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
建立基层司法所与当地“百姓说事点”联动机制,以群众喜闻乐见和通俗易懂的方式到“百姓说事点”开展法律宣传101场次,青少年法律宣传9场次,法治讲座14场次。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村居法律顾问、律师、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进行处理,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的产生。创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模式,组建由政法委员、镇直单位负责人、村两委干部等人员组成的矛盾纠纷排查“微信群”,分享法律和法规、调解案例和调解技巧,通报工作进度,加强相互交流,调解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312个,其中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277个,乡镇、开发区人民调解委员会27个,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8个,目前全县兼职人民调解员3935人。全县司法所指导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31件,调解成功1330件,成功率达98%以上。
(七)坚持底线思维,重点人群管控不断加强。严格落实外出请假管理制度。联合萧县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规范社区矫正对象外出请假工作指导意见(试行)》,对社区矫正对象外出请假情形和请假程序进一步规范。常态开展逐人见面核查活动,做好社区矫正对象信息通报制度,高度重视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警示教育。积极打造安置帮教工作新亮点,构建“五九三”工作新机制,结合省市县平安办“两大一防”工作要求,进一步做好特殊人群领域重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教育帮扶。做好社区矫正对象就业技能培训工作。联合东润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举办2024年萧县社区矫正对象就业技能培训班,对36名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中式烹饪师技能培训。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行政复议人才队伍建设力量减弱。随着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复议案件数量翻倍式增长,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求。
二是法治专业人员力量不足。乡镇(街道)执法队伍力量薄弱,执法人员能力水平短时间难以满足赋权执法需求,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仍然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基层执法单位法制审核机构不健全、基层法制审核人员力量不足。
萧县司法局
2024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