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农机管理中心主任 赵兴亮
一、媒体推广显成效。
2022年以来,我县聚焦农村土地资源,创新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新华网、人民网、安徽信息、安徽日报等主流媒体先后刊发报道我县先进做法共87篇,其中,中央级9篇,省级21篇,市级5篇,县级52篇。受时任省委书记郑栅洁同志委托,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朱永东专题来萧调研;市委书记杨军、市长王**先后作出批示,时任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时志远深入实地调研,太和县、砀山县等兄弟县市纷纷来我县交流学习,在全省范围内已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二、集体经济见增收。
截至目前,全县已有249个行政村(社区)开展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20.36万亩土地实现规模化集约经营,全年村集体可增收7700余万元,农户净增收6000余万元。不断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2022年,中央及省市下达我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076万元,用于支持42个扶持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萧县253个行政村(农村社区)实现经营性收入1.40亿元,村均经营性收入55.38万元,与2021年相比,村均经营性收入增长了102.56%。全县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强村109个,占比43.08%,其中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强村41个,占比16.21%,经营性收入200万以上强村7个。
三、多元模式见发展。
因村制宜,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畅通合作社信贷渠道,并通过支持鼓励村干部、农户以资金入股,社会化服务组织先行垫资,群众“先入股、后分红”等途径,破解启动资金紧缺问题。
下一步,我县将在县域范围内全面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不断扩大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规模与影响力,充分发挥网格党群服务站、党员先锋岗等党群服务阵地作用,动员多方力量入户走访宣讲,打一场土地集约攻坚战,持续扩大土地集约规模。统筹整合多部门政策、项目优势,推动村庄道路、高标准农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及后期维护管养等农村公益性项目向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倾斜,多渠道拓宽合作社增收渠道。探索推行乡村振兴人才顾问、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等做法,强化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四、政策咨询渠道。
萧县农业农村局 集体经济办
联系人:孙胜楠;联系电话:22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