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赵彩云、李希珍: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农业品牌,带动乡村振兴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品牌建设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农业品牌的打造不仅能够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还能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一、制定发展规划,确保农业品牌发展
萧县农业品牌众多,特色鲜明,素有“果海粮仓”、“葡萄之乡”的美称。先后被授予国家商品粮基地、全国小麦加工业示范基地、国家重点肉类生产县、全国辣椒制种第一县、十大蔬菜特色基地等荣誉称号。2022年,萧县编制了《宿州市萧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规划构建了萧县未来5年特色农业总体框架,努力打造两大加工中心、两大特色产业片区、两大特色产业带、一个核心支点,构建农产品加工和五彩农业六大集群。
二、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名片
近年来,萧县依托“紫”葡萄、“红”辣椒、“橙”胡萝卜、“绿”芦笋、“白”山羊、“黄”肉牛、“灰”食用菌七个本地特色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发展“6+1”产业,做活做优“土特产”文章,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三、加大皖美农品品牌培育,强化品牌意识
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征集工作的通知》和《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3年“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征集工作的通知》(皖农办市函〔2023〕17号)文件要求,我县累计培育入选“皖美农品”产品品牌4个,分别是“绿甸”牌阳光玫瑰葡萄、“皖强”牌面粉、“窦庄葡萄”牌葡萄、“嘉耀”牌特一粉。
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
发展农产品加工,不仅可以延长产业链,还可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在萧县,羊肉餐馆遍地开花,羊肉美食也实现真空包装、冷链运输系列化、规模化发展,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在羊肉深加工上,依托餐饮名店,当地不断开发新的菜品菜肴,以羊为食材的菜品40多个,萧县羊肉已成为一个品牌,渗透到合肥、蚌埠、淮北、徐州、开封、连云港等地。萧县还积极围绕“青”芦笋,做好产业延伸文章。充分发挥招商引资政策优势和产业集聚区平台优势,积极引进国内知名的芦笋加工企业,引进先进食品加工技术,加工芦笋截根,变废为宝,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芦笋罐头、芦笋茶的深加工业务,不断延伸产业链,扩大绿芦笋种植面积,打造本土品牌,实现从卖原料到加工增值、卖产品卖品牌的蝶变。
五、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我县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着力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一是“萧县阳光玫瑰葡萄”成功纳入2024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目前全县累计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农产品9个。2024年以来,绿色食品申请认证企业12家13个产品,目前,全县累计认证绿色食品企业61家,69个产品。二是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平。974家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及个体农户入驻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并按要求上传信息资料。全县124名监管人员及执法人员对入驻主体进行日常巡查监管。截至目前,共开展巡查检查1648次,发现问题163条,已督促生产主体进行整改。开具1428份承诺达标合格证,打印2953份合格证,实现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标上市,实现产品可追溯。
萧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