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控意识形态阵地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召开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会,开展廉政党课、廉政谈话、警示教育活动。分管局长对各自分管的股室、机构、基层监督管理所负责人进行廉政谈话64人次,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提醒谈话6人次,关爱帮扶18 人次,开展节前廉洁提醒会5次,发放廉洁家书一百余份,组织开展纪律作风大督查16次,受理“党风政风热线”群众来电反映问题9个。
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将意识形态工作分工细化,形成了责任明确,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考核责任制,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述职述廉述德的重要内容。
(二)深化改革举措,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一是持续推进企业开办、注销便利化。在政务中心、中国银行萧县支行、龙城镇市场监督管理所设置自助一体机、自助帮办服务区和延伸窗口,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为新开办企业免费赠送首套五枚印章、快递送达服务、税控ukey设备,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开展“代位注销”、“企业注销一件事一次办”、“强制注销”改革,完善企业退出机制。我局开展的“代位注销”微创新工作,作为市局六项“微创新”之一,获市政府市长签批。今年以来,我县新增各类经营主体17568户,其中企业3615户,注销5174户,其中企业1180户。
二是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印发了《萧县全面推行“一业一查”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方案》(萧商改办[2023]1号)等三个文件,转发了《宿州市“一业一查”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合规手册》,规范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截至目前,全面完成双随机抽查任务各项指标,共发起多部门联查任务206条,检查企业1509户,免于或不予处罚13起,减轻处罚26起,减少罚没款80余万元。积极开展市场主体信用修复工作,共修复1985户次。
三是认真落实重点企业联系包保工作。截至目前,我局依托安徽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对15家重点包保企业开展季度走访65家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30件。
(三)保障民生实事,守牢市场监管安全底线
一是筑牢食品药品安全防线
(1)贯彻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完成全县11673家包保主体和1411名包保干部数据维护和包保分配。2023年以来,萧县在产在营包保主体A级8户,B级71户,C级646户,D级7888户。萧县按季度100%完成包保督导任务,年度督导任务完成率、问题发现率、问题整改率全市均居于前列。
(2)深入开展食品生产、流通环节专项整治。开展肉制品、白酒饮料、大桶水、小麦粉等食品生产环节重点产品专项整治行动。截止目前,全县共有食品生产企业123家,已检查各类食品生产企业123家,覆盖率100%。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今年以来,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2145人次,检查食品生产主体134户次,食品经营主体5048户次,查处假冒伪劣食品案件225件,罚没款83.5万元。开展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查处保健食品与其他食品(药品)混放销售及其他类型案件46起,罚没款9.07万余元。
(3)积极提高餐饮安全建设。截至11月底,共出动执法人员3985(12月底约4230)人次,检查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1619(12月底约1800)家次,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187(12月底约210)家次。强化节假日及“两会”“中高考”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开展餐饮从业人员线下培训28场次,利用“两库一平台”开展线上培训考核。联合萧县融媒体中心开展“随机查餐厅”4期,开展制止餐饮浪费等专项行动,建成“互联网+明厨亮灶”可视化智慧监管平台,将主城区100家餐饮单位先行接入平台。
(4)狠抓药械化各类专项检查,开展药品经营企业GSP跟踪检查,上报药品ADR病例报告1372例,其中新的严重的病例报告424例,占比30.9%,收集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333例,实现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监测报告全覆盖。对2022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展较好的7家乡镇卫生院和15名医务人员分别授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称号。
二是紧盯重点领域开展各类专项执法
今年来,共检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291家,排查特种设备安全隐患73处,其中重大隐患1处,就隐患问题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62份,立案53起,罚款117.6万元。对100余家加油站、1家加气站、20余家眼镜店、7家混凝土搅拌站、10余家农贸市场、20余家粮食购销企业、20余家医疗机构,200余家市场主体的电子计价秤等开展了计量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利用计量器具作弊、强制检定计量器具超期未检等计量违法行为。查处办结广告违法案件42件,罚没款55.5万元。围绕农资、食品相关产品等重点产品开展质量安全隐患排查,2023年至今已办理案件84起,罚没款92.8815万元。查处假冒伪劣食品案件225件,罚没款83.5万元。截止11月30日,共立案备案行政处罚案件998件,审核备案行政处罚案件970件,同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1件,参加行政应诉7起,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5件。
三是深化放心消费建设
2023年以来,我局12315平台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3559件,调解消费纠纷214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5.66万元,查处消费侵权案件229件,罚没款273.29万元;培育ODR企业13家,在线调解消费纠纷31件;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13家;发展线下无理由退货公开承诺单位391家;创建放心消费参创单位159家,评议认定县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45家,申报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8家,放心消费创建进乡村覆盖率95%以上。
(四)聚焦稳进提质,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耕品牌建设,质量引领进步。出台了《萧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萧县建设质量强县促进高质量发展扶持奖励办法》。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及管理规范市级标准立项。启动第二届全县政府质量奖评审活动。召开全县建材行业及防腐蚀行业企业家座谈会,与市局联合举办一期全市建材行业沙龙会议。举办了2023年萧县“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制定县域品牌培训计划,全年开展各类培训12次,培训人员1400人次。
二是聚焦知识产权,赋能创新发展。扎实开展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管理。1-10月,萧县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总量47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18件,同比增长9.8%;有效商标注册总量11829件,同比增长10.2%;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专项行动,助企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3笔,融资金额1.67亿元。深入实施“严、大、快、同”知识产权保护。成立萧县公证处知识产权公证服务中心、萧县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共办理各类侵权案件68件、行政裁决案件1件、维权援助案件8件、人民调解案件3件、行政调解案件2件、公证6件。
(五)基层所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
为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市场监督管理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我局将星级市场监管所创建工作,列入党组议事日程,确定思路目标,经研究讨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1个五星级所、2个四星级所、5个三星级所的创建目标,制定了3套内部适用标准和14套业务规范,努力打造“党建引领好、履职绩效好、内部管理好、队伍建设好、基础保障好”的市场监管所。目前,萧县龙城市场监管所已经获得全省14个国家级五星市场监督管理所之一,萧县白土市场监管所、萧县杨楼市场监管所被市局推荐为四星市场监督管理所。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优化工作举措
一是继续创优营商环境。持续强化为企服务意识,认真落实重点企业联系包保工作,做好营商环境三大指标季度评议工作,更好地提供档案查询服务。二是立足职能优化服务举措。做好企业开办牵头工作,配合做好我县企业开办注销情况分析评议的牵头工作。改进完善窗口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三是构建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格局。推动落实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一体推进知识产权工作“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健康发展。四是发挥质量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作用,定期召开质量工作推进会。建立健全县局“464”服务高质量发展走访帮扶企业工作机制,全年走访帮扶企业 20家以上,培育质量提升典型企业 2 家以上。深入开展重点行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持续开展质量品牌知识“五进”活动。
(二)筑牢安全防线,全力护航市场安全
一是守好食药安全关。大力开展反餐饮食品浪费专项整治。深入推进社会餐饮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开展重点领域、重点食品品种整治,组织开展“网络餐饮”“秋季学校食堂”等专项整治。加强涉药涉械单位质量管理规范化工作。二是守好特种设备安全关。加强电梯安全监管,全面推进电梯三年筑底行动有序开展;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回头看行动,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设备,确保所有隐患闭环管理;深化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两个规定”履职不到位的企业,依法予以查处。三是守好产品质量安全关。组织开展生产经营企业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加强抽查不合格产品的后处理和整改工作,督促企业进一步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确保不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三)强化党建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
引导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亮身份、明承诺、作表率,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联系服务对象中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以模范行为为党旗增光添彩。
萧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