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宿州市生态环境萧县分局 > 污染防治(生态环境) > 生态建设
阅读人次: 字体:   ]

强化水环境治理,打造美丽萧城——萧县水环境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发表时间:2022-11-14 09:29 信息来源:宿州市生态环境萧县分局 责任编辑:办公室 阅读人次: 字体:   ]

 

近年来,萧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聚焦突出环境问题精准研判、持续调度、加压整改,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县域水环境状况稳中向好。

萧县河流属于淮河流域新汴河水系,均为雨源型、间歇型河流,境内县级河长制河流湖库21个。废黄河铜山贾楼桥(与江苏共同考核)和萧濉新河宿州市2个国家地表水水质考核断面,龙河、闸河、湘西河、洪碱河4个省级地表水水质考核断面,考核目标均为四类水质。同时在岱河与运粮河交汇处设置生态可研断面,龙河浮绥设置1个市生态补偿考核断面。为了随时掌握主要河流出入境水质情况,我县于2019年在三龙支河姬村、闸河马楼、利民沟新庄镇、大沙河黄口镇、毛河张庄寨镇、龙河浮绥等6个断面建设了水质自动监测点,其中龙河浮绥为出境监测点,其余为入境监测点。根据市水办公布的监测结果,20221-3月份,我县2个地表水国考断面及4个省考断面水质均达到考核要求。

20223月县环委办下发了《农村区域河流沟渠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组织十个排查小组,对全县范围内水环境问题进行地毯式排查,共发现问题122个,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并已县环委办文件形式反馈至各有关乡镇,要求能立行立改的问题立即落实整改,不能立行立改的制订整改方案,并按时上报整改进度。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出动人员2600余人次、巡查河道530公里。各乡镇及有关单位积极开展整治行动,出去打捞船150余艘(次)、各类机械设备350余台(次),打捞漂浮物2万立方米、清理河坡种植6.3万平方米,拆除养殖场5家、拦网养鱼20处。目前整治工作仍在积极进行中。


20215月和20224月,县河长办、水领办连续开展清河行动,制定了“清河行动”工作方案,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以“清洁水质、清除违建、清理违法”为重点的“清河行动”。通过清理整治河段及大中沟中的污染底泥,水库、沟塘范围内及河道两侧堤防、弃土区内的农作物秸秆、枯草落叶、水中枯死植物及垃圾,河湖管理范围内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水管理,防治水污染。清河行动开展以来,共清理河道350.34km,大沟377.65km,中沟213km,村塘1523处,动用机械1562台(次),清理生活垃圾、河道杂草173.2吨。清河行动开展过程中,县河长办、县水领办联合有关单位组织开展检查督导,确保清河行动取得实效。


我县针对存在的重点水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实施了一系列水环境治理工程。投资6000万元对倒流河流域进行综合整治,投资2700万元的解放沟整治工程已基本完成,投资4000万元的黄杨沟和萧黄沟综合整治工程正在实施中,城区雨污分流及管网修复维护工程总投资2.08亿元,目前已建设污水管网14km,雨水管网26km。投资4亿元的废黄河清淤工程正进行规划设计,投资2亿元的毛河、申河、港河、北湘西河列入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工程,预计年底完成可研报告。23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厂全面建成投运,处理能力3.22万吨/日,其中8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厂完成了省下达的提质增效工作。完成11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并通过省、市考核。

我县水环境治理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一是要提高思想意识。要不断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两山理论”及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生态振兴及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的战略方针。二是强化落实河长制。河长制实施以来,在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县河长办还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巡河以及问题排查、整改日常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河长制的关键作用,有效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三是加强重点涉水企业监管。我县重点涉水企业目前均可以实现达标排放,但监管工作依然不能放松,特别是循环园区和合成革基地,不仅是重点排污企业,也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上级检查的重点,要切实加强日常监管,坚决杜绝企业偷排漏排,确保周边水环境安全。四是加大投入,精准施策,科学治污。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结合本部门职责,抓住机会,积极争取,弥补我县水污染治理资金不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委托专业机构制订具体方案,精准施策,科学治污,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