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宿州市萧县生态环境分局
2023年,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视察安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全面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建立健全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中央八项规定。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党课学习研讨和“两违规”专题警示教育等方式,强化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廉洁意识,党建工作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全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二)多措并举,强化落实,全力抓好突出问题整改。以省市县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为契机,强力推进各类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截至目前,2021年长江(安徽)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1件、2022年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问题11件、2022年8月以来自查问题36件,在各有关乡镇和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部通过市级监管部门验收销号。
(三)精准施策,持续发力,扎实推进“三大工程”。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对全县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和工业园区涉VOCs管道和罐体进行现场检测,督促企业整改“跑、冒、滴、漏”现象。利用机动车尾气黑烟抓拍系统抓拍黑烟车542辆。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申报登记工作,申报登记937台。完成生态环境部秋冬季监督帮扶检查5轮次。编制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工业企业115家。常态化推进城区1650家餐饮店油烟治理工作,责改43家。完成全县23个乡镇和经济开发区散煤调查填报统计工作。发现并交办工地扬尘问题180件,道路扬尘问题46件,物料堆场扬尘问题4件。对道路进行积尘负荷走航,编制走航报告7份。开展烟花爆竹禁售禁放整治行动,处罚1处售楼部举办活动燃放烟花爆竹行为,查处非法销售点10处。午季秸秆禁烧工作实现“零火点”目标。截至目前,萧县PM2.5和PM10浓度同比下降15.0%、9.7%,优良天数比率达67.0%。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上半年,先后开展了圣泉镇安置小区地块、原疫情检测中心地块、岱湖学校地块、原葡萄酒厂等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完成对25家土壤重点监管企业的隐患排查工作。完成6个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及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任务。利用市级衔接资金2850万元,扎实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力争10月底前全面完成年度任务。水污染防治方面。“碧水百日攻坚行动”,发现各类水环境问题361个。“清河行动”,清理垃圾水草312吨、河坡种植15.8万平方米,拆除临河厕所5处、养殖场4家、拦网养鱼16处,清理河道49.9公里。组织开展全县畜禽养殖污染排查,发现问题11个已整改完成。加强入河排污口日常监管,建立常态化巡查监管和定期监测机制。对全县60处饮用水源保护区开展日常巡查,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
(四)强化管理,规范执法,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始终坚持严格、规范执法,优化执法监管方式,努力提高执法队伍监管能力。全面落实重点排污单位“三个全覆盖”,强化在线数据预警提醒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行部门联合执法,为企业减负,为监管增效。落实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实行差异化监管,推行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规定。办理行政处罚案件52件,处罚140万元,办理轻微违法免罚案件3起。开展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1次,办理环境应急备案10家,科学有效处置环境突发事件1起。
二、存在问题
一是大气方面。施工工地“六个百分百”“两个禁止”落实不到位,扬尘污染管控问题反复。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任务艰巨。二是水环境方面。城区雨污混流现象未得到彻底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依然存在,县域水环境质量改善任重道远。三是土壤方面。养殖过程中,畜禽粪污随意堆放,对环境造成影响。外地非法倾倒固废案件时有发生,土壤污染风险依然存在。四是整改方面。整改、监管尚未形成合力,部门指导不到位,乡镇、园区在整改过程中标准不高,顺利通过验收销号存在隐患。
三、下步打算
一是聚焦大气污染防治。继续落实“五控”措施,持续开展精准排查,做好扬尘、餐饮油烟、散煤、秸秆禁烧等污染管控。对全县各类企业,分行业、分领域、全环节开展全面自查自纠,全面推进大气污染物减排,实现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排放量“双降”目标。二是聚焦水污染防治。组织实施水质达标、提升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入河排污口溯源排查整治和工业企业废水环境监管。稳步推进城区雨污管网工程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围绕年度考核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分析水质变化原因,补短板,强弱项,确保水污染防治工作举措落实到实处。三是聚焦土壤污染防治。不断完善部门联动监管机制,持续强化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深入推进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强培训指导,提升危固废规范化管理水平。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收集、贮存等环境违法行为。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四项任务”,不断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四是聚焦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坚持和完善“双向交办”、定期调度、考核问责等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对疑难复杂问题,集中力量实施点对点攻坚,力争所有问题在规定时限内应销尽销。举一反三,由点带面对全县突出环境问题进行彻底整治,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后续跟踪监管,巩固整改成果,防止问题回潮反弹。五是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强化规划环评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党员靠前、服务发展”、“四送一服”等活动;优化营商环境和要素服务保障;扎实开展“双招双引”,推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六是严格督查考核问责。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考核力度,对因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影响年度目标考核任务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将严格实施环保“一票否决”,并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进行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