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建为基,思想为本,强化作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建立健全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中央八项规定。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党课学习研讨和“两违规”专题警示教育等方式,管思想、建机制、强班子,持续强化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廉洁意识,党建工作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向纵深推进。
(二)调度为基,化解为本,加强督查指导。为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工作有力、有效,根据工作实际,成立生态环境治理推进组,将全县分成五个片区,分别由相关县领导分类牵头,根据工作职责,要制定督导方案,统筹、协调、督导推进联系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县领导定期开展督导调研,每周听取联系区域主要负责人关于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汇报。督导过程中及时指导建立生态环境问题整治长效机制,做到即查即改、即交即改、边督边改、对账销号;对一时不能整改到位的,制定出可操作、有明确时间节点任务的整改工作方案,序时推进。
(三)排查为基,销号为本,抓好问题整改。统筹抓好“1+1+N”及市环委办督导帮扶反馈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常态化推进“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确保早发现、早整治,争取工作主动。截止目前,2024年度各类突出环境问题销号任务184件,已完成销号147件,37件正在进行整改【分别是: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2件(全县水环境、合成革园废气收集问题)、省警示片问题3件(预制板厂、姬村扬尘污染、民生支沟和崔店闸以及青龙集辣椒作坊水环境问题)、市警示片问题7件、县级自查问题32件(县住建局14件、县农业农村局4件、县卫健委4件、县水利局3件、县工信局2件,县交通运输局、县林业发展中心、县应急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自规局各1件】。
(四)措施为基,落实为本,推进污染治理。聚焦大气污染防治。严格落实“五控”措施,常态化开展溯源排查专项整治。 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重点攻坚、精准管控,严管“五控”。一是查处城区43家油烟净化器清洗维护不到位的餐饮户。二是交办城区工地扬尘问题283件,道路扬尘问题48件。三是累计抓拍黑烟车2695台,对申报登记的1074台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逐台审核,新增219辆新能源公交车。四是聚焦合成革、化工、陶瓷、水泥等重点行业,强化多污染物工程减排,同时对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开展了VOCs走航检测,组织召开企业污染物小时排放超标约谈会。五是补充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工业企业90家,加强分级管理,实现科学精准减排。六是今年生态环境部对我县开展监督帮扶检查6轮次,检查企业25家,共发现环境问题42个,已完成整改问题19个,其余正在整改。七是全力抓好午季秸秆禁烧工作,实现午季“零火点”。八是开展国三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工作,共完成审核通过国三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淘汰申请材料17份。九是开展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检查检测37家,活性炭末端设施排查企业24家,发现一处问题,化工企业储罐呼吸阀无组织泄露排查企业7家。截至目前,萧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30,同比上升10.5%,皖北18县市排名13;PM10年均值为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7.5%,皖北18县市排名第10;PM2.5年均值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9.4%,皖北18县市排名第10,优良天为137天,同比减少7天,空气质量较去年同期相比较差。聚焦水污染防治。成立了萧濉新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印发了《萧县水环境保护工作要点》《萧濉新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深入推进“四源同治”,一是加强生活源治理,推进城区雨污管网三年攻坚行动,完善乡镇驻地污水处理设施;二是加强工业源治理,全面排查整治园区雨污管网,保障园区尾水达标排放;三是加强农业面源治理,开展畜禽养殖排查,指导农户落实“三防措施”,推进落实秸秆离田、离岸等“四离一集中”工作;四是加强河道内源治理,常态化开展“清河行动”,推进西南洼地治理、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河道清淤工程项目。2024年1-6月,我县地表水水质指数为5.7072,较去年同比改善4.18%,全市排名第三。萧濉新河宿州市国考断面水质均值为Ⅳ类,未达到省级考核要求,水质指数较去年相比水质改善12.8%,变化率排名全市第二。废黄河国考断面,湘西河、洪减河、龙河、闸河省考断面均达到考核要求;废黄河、龙河、闸河虽达到考核要求,与去年同期相比,水环境质量明显下降。1-6月份城区水环境污染指数全市排名倒数第一。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共1个,水质达标率为100%。对全县60处饮用水源保护区开展日常巡查,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聚焦土壤污染防治。全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良好,无受污染耕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有序开展,安全利用率100%。重点企业完成了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土壤环境质量持续稳定。8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闫集、庄里、王寨、张庄寨、赵庄、大屯镇各1个,新庄镇2个】、15个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完成65%【庄里、张庄寨、赵庄、青龙、大屯镇各1个,闫集、杜楼镇2个,新庄镇、王寨镇各3个】;农村黑臭水体三年治理任务338个,已基本完成。
(五)管理为基,规范为本,提高执法效能。优化执法监管方式,努力提高执法队伍监管能力。全面落实重点排污单位“三个全覆盖”,强化在线数据预警提醒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行部门联合执法,为企业减负,为监管增效。落实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实行差异化监管,推行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规定。2024年以来共开展执法检查180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6000余人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62件。处理环境信访案件339件,335件已办结,4件正在办理中,办结率98.82%。
(六)服务为基,优化为本,提升营商环境。充分发挥生态环境要素保障作用,优化行政审批工作,今年以来,共受理并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28个,填报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52个,协助市局审批项目3个。颁发排污许可证54家,登记管理34家。预审并判定合规招商项目80个。开展“营商环境”政策宣讲4次,座谈会23次,宣传报道26次,走访企业89次,自行办结问题9个,报送信息材料4份。
二、存在问题
一是大气方面。施工工地“六个百分百”“两个禁止”落实不到位,扬尘污染管控问题反复。重点排放企业的排放量同比大幅增加。露天烧烤油烟直排现象仍然存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任务艰巨。二是水环境方面。萧濉新河国考断面水质连续不达标,雨污混流现象严重。河道保洁工作落实不到位。农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依然存在。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现象依然存在。县域水环境质量改善任重道远。三是土壤方面。畜禽养殖粪污随意堆放,对环境造成影响。外地非法倾倒固废案件时有发生,土壤污染风险依然存在。农村黑臭水体点多面广,治理难度较大。四是整改方面。整改、监管尚未形成合力,部门指导不到位,乡镇、园区在整改过程中标准不高,顺利通过验收销号存在隐患。五是执法方面。基层综合执法人员综合素质薄弱,现代化执法能力欠缺。
三、下步打算
一是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继续落实“五控”措施,持续开展精准排查,做好扬尘、餐饮油烟、散煤、秸秆禁烧等污染管控。对全县各类企业,分行业、分领域、全环节开展全面自查自纠,全面推进大气污染物减排,实现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排放量“双降”目标。二是全面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以萧濉新河考核断面水质达标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生活源、工业源、农业面源、河道内源”四源共治提出的工作任务,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稳步推进城区雨污管网工程,持续提升我县水环境质量。三是全力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完善部门联动监管机制,持续强化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深入推进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强培训指导,提升危固废规范化管理水平。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收集、贮存等环境违法行为。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四项任务”,不断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四是抓实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坚持和完善“双向交办”、定期调度、考核问责等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行动。对疑难复杂问题,集中力量实施点对点攻坚,力争所有问题在规定时限内应销尽销。举一反三,由点带面对全县突出环境问题进行彻底整治,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后续跟踪监管,巩固整改成果,防止问题回潮反弹。五是强化执法人员队伍建设。丰富练兵形式,发挥“大练兵”强基础、补短板、激活力,抓落实的指挥棒作用,持续加大执法人员“走出去”活动,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在线比武等活动,着力提升执法队伍综合能力。六是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强化规划环评引领作用,落实开展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深入推进“党员靠前、服务发展”和“四送一服”等活动,优化营商环境和要素服务保障;扎实开展“双招双引”,持续推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七是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持续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举一反三、惩防并举,全面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主要负责人牵头,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对发现问题立即整治,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做到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八是严格督查考核问责。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考核力度,对因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影响年度目标考核任务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将严格实施环保“一票否决”,并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进行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