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萧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 财政专项资金 > 财政收支情况
阅读人次: 字体:   ]

萧县2024年4月财政运行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24-05-09 11:10 信息来源:萧县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责任编辑:财政局 阅读人次: 字体:   ]

萧县20244月财政运行情况分析

一、财政运行基本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截至430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4360万元,同比21988万元,同比下降22.8%

1、分收入结构

1)税收收入完成44433万元,同比减收268万元,下降0.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9.7%

2)非税收入完成29927万元,同比21720万元,下降42.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0.3%

2、分收入税种看

增值税完成21594万元,同比2194万元,降低9.2%;企业所得税完成2467万元,同比217万元,降低8.1%;个人所得税完成417万元,同比47万元,增长12.7%资源税完成2258万元,同比减收1511万元,下降40.1%;城市建设维护税完成2031万元,同比减收213万元,下降9.5%;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1855万元,同比增收500万元,增长36.9%;契税完成6032万元,同比增收1543万元,增长34.4%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截至430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39983万元,同比减少17643万元,同比下降6.8%

原因分析:

增长部分主要是教育支出、农林水支出同比去年分别增加13279万元、3193万元;分别增长22.5%、8.1%

主要原因:教育支出增长原因主要为1月份集中支付购买服务人员工资2月份教育项目资金支出增加10700万元,造成同期增长;农林水支出增长原因主要是2月份农业项目资金支出增加14800万元,造成同期增长。

减少部分主要是科学技术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城乡社区支出、交通运输支出等支出同比去年分别减少3426万元、14175万元、7847万元、1875万元、1803万元;分别降低97.7%18.8%、79.2%、22.1%、31.1%

主要原因:科学技术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减少原因主要是一季度暂未集中兑付相关企业扶持发展资金;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减少原因主要是2023年一季度集中支付高龄补贴及抚恤金约3000多万,2024年一季度暂未集中支付高龄补贴;城乡社区支出减少主要是由于财力原因导致2024年4月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同比减少1318万元,以及城乡环境卫生支出减少1014万元;交通运输支出减少主要是由于财力原因导致公路养护支出同比减少833万元,以及公共交通运用补助同比减少299万元。

财政民生支出完成207585万元,同比减少15046万元,占财政支出86.5%

(三)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430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9844万元,同比6966万元,减少14.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8624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3606万元,同比减少20366万元,下降37.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3206万元,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支出436万元。

二、财政收支分析

(一)财政收入方面:2024年4月份,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期下降22.8%,税收收入同比减收268万元,下降0.6%其中,税收占比59.7%,非税占比40.3%。

2024年4月,我县非税收入同期减收的主要原因为2023年同期非税收入存在一次性收入项目入库数额较大2023年一季度我县徐淮阜高速征地准备金收入40394万元,2024年一次性收入项目入库数大幅下降,造成同比减收较多。

(二)财政支出方面:4月份,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同期相比减少6.8%,其中,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6.5%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财政支出情况看我县财政除确保“三保”支出外,教育支出投入、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缺口支出、乡村衔接资金投入、兑现企业扶持发展资金和地方债还本付息等各项刚性支出依然较大。此外,对于县委县政府的重点民生保障项目也要保障支出,为政府政策实施落地提供支持,因此支出的压力“只增不减”

从收支情况看,全县财政收入结构仍需优化减税降费等政策在激发实体经济稳定向好的同时,也会形成税收收入的减收,导致我县收入低增长或者负增长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凸显。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下一步我们将集中财力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重点项目领域和环节,提高对民生支出的保障力度。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组织收入机制,定期研判收入形势由县政府定期开展全县组织收入会议,由税务、财政、国土、交通、公安、城管等相关部门,根据各自相关收入来源探讨收入形势,探索新型合法合规收入方式,建言献策助推全县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努力提高收入质量,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不断提高组织收入水平。加大土地出让力度,确保土地出让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二)多项措施并举,优化结构抓增量。依托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分析研判各执收单位每月收入情况,跟进监测非税收入大项(如县纪委、市场监管局、公安局、交警队、自规局、城管局、交通局、医保局、应急局、非煤矿山领导组等罚没收入较大的单位),及时掌握收入上缴情况,对同期变动幅度较大的执收单位着重关注,了解原因,对症下药,督促各执收单位应罚尽罚、应收尽收并及时入库。

(三)科学研判,拓宽渠道挖潜量。财政部门联合相关部门,摸排清查全县存量资产和资金,积极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全面清理专项资金和项目,对当年结余和上年结转进行清理回收,统筹用于保障“三保”支出。

(四)加强收入预期管理,建立动态监管机制。按照经济发展规划,科学制定经济发展目标,综合多种因素,检测收入预期,狠抓预期管理,建立动态预警机制,异常情况,及时分析研判,制定应对措施,立即整改纠正,避免大起大落,切实提高收入质量,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