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任务】
2022年,力争培训家政服务人员0.9万人次;大力支持家政企业开展员工制试点,推进中介制家政服务企业规范转型,引导家政企业逐步与灵活就业家政服务人员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推行“一人一码(牌)”,建立家政服务企业和家政服务人员信用评价制度,按照自愿原则开展家政服务企业和家政服务人员星级认定。
2023年,力争培训家政服务人员1万人次;继续推行“一人一码(牌)”,完善家政服务企业和家政服务人员星级认定办法。
2024-2025年,巩固提升工作成效,持续推进各项工作。
【工作举措】
1.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对新上岗家政服务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以提升职业道德、服务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回炉”培训,在岗家政服务人员每两年至少参加1次“回炉”培训。推动岗前培训与就业挂钩、“回炉”培训与技能等级认定挂钩。
2.加强职业学历教育。支持中专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鼓励中职招生向家政、养老、育幼、健康服务等领域倾斜。利用省继续教育网络园区课程超市平台免费提供家政服务类课程。支持符合条件的家政服务企业举办家政服务类职业院校。
3.组织开展技能竞赛。组织开展全县家政服务技能竞赛,对符合条件的获奖人员,择优推荐参加五一劳动奖章、金牌职工、技术能手、巾帼建功标兵、三八红旗手(集体)、青年岗位能手等评选,提升家政服务人员的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
4.招引1-2 家领头企业,扶强1-2 家本土企业,优化信用信息服务。将家政服务企业、服务人员基础信息和信用信息,与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等系统有效对接,并按规定共享可公开的信用信息。
5.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建立信用记录注册、跟踪评价和管理制度,建立家政服务联合奖惩体系,推广家政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家政服务三方权利和义务关系,明确家政服务项目清单,明码标价服务项目、服务内容。
6.推行亮码(牌)上岗。建立家政服务人员全员持证上岗模式,实行“一人一码(牌)”,实现家政人员上岗“上门亮码(牌) ——客户扫码——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
7.引导创新服务模式。支持家政企业大力发展家政电子商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鼓励发展新兴服务,在抓好育婴、养老、护理、保洁等传统家政服务提质扩容的同时,鼓励发展管家、理财专家、心理陪护、健康管理等新兴家政服务。
【支持政策】
1.落实财政支持政策。职业(工种)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范围,按职业工种给予 500— 800 元/人次的培训补贴。积极组织有意愿参加家政服务培训的人员参训,对省级职业技能政策补贴范围外的培训和家政人员“回炉”培训视情况给予适当补贴。鼓励企业向员工制企业转型发展,对经认定符合员工制条件企业,根据员工制人数给予家政企业一次性奖励。
2.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加大金融保险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为信用状况良好且符合条件的家政企业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探索推广契合家政企业生命周期的金融产品。逐步推进家政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鼓励家政服务企业为员工投保意外伤害保险、职业责任保险。落实其他有关政策。家政企业在社区设置服务网点,租赁场地不受用房性质限制,水电等费用实行居民价格。根据有关规定落实家政服务人员体检要求,企业、消费者经与家政服务人员协商一致,可增加体检项目,额外体检项目费用由家政服务企业或消费者承担。将符合条件的家政服务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