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19日,在浙江温州举行的安徽省“国培计划”——名校园长培训班上,安徽省新时代宋继昭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萧县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宋继昭以《写字教学融“五育”的实践探索》为题,分享了写字教育与“五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生动范例。
作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萧县,自1998年起就实施了“写好字、读好书、做好操、唱好歌、扫好地”为内容的“五好教育”。宋继昭校长在讲座中表示:“‘五好教育’不是简单的五项要求,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育人体系。其中,写好字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育人成才的重要载体。”
宋继昭首先通过视频展示了萧县独具特色的书法教育,并由此引出“以习字辅德,以习字增智,以习字健体,以习字益美,以习字育劳”的写字教学实践。首先是构建了“六结合”教学模式,将书法教学与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创新实践等有机结合,让每一节书法课都成为综合育人课。其次是独创了“四步一融”教学法,通过“观察-描摹-评议-提升”四个步骤和融合儿童诗教学,配合音乐、故事等艺术形式,使传统书法教学焕发新活力。第三是建立了多元评价体系,通过“红圈圈评语”“写字进步榜”“书法小传人”评选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
在谈到写字教学的感悟和思考时,宋继昭深有感触地说:“写字立人,书法教育的价值远不止于写好字,它对学生良好品质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教育需要回归本真,在萧县,我们通过‘五好教育’,特别是书法教育,让孩子们在横平竖直间学会做人,在一撇一捺中感悟文化,这正是基础教育的初心所在。”
用墨香滋养童年,让教育回归本真。此次讲座不仅给参训学员分享了萧县教育的特色成果,也为全省各地学校提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融合的典范案例,更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提供了启示:唯有根植文化土壤、聚焦学生成长,才能真正实现“五育”并举。
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教育的真谛,或许就藏在这横竖撇捺的方寸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