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部门动态

萧县审计:“五位一体”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质效

发表时间:2025-08-19 09:25 信息来源:萧县审计局 作者:张志程 初审:张志程 复审:周瑾 终审: 徐新建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近年来,萧县审计局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干部管理监督与审计监督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五位一体”多举措精准发力,全面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质效。

一是政治引领,做透审前调查。以服务干部监督管理为导向,以促进领导干部依法用权、履职尽责为重点,在审计通知书发出后,重点关注领导干部在忠诚、干净、担当方面的表现。通过开展民主测评、查阅制度文件、调取财务报表等资料,系统研究被审计单位业务领域重大决策部署,明晰经济责任边界,聚焦审计需求,为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收集充分依据,确保审计工作不越位、不缺位。

二是靶向聚焦,做细审计方案。一方面,完善被审计对象分类管理,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型岗位,充分发挥过程监督优势;另一方面,坚持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相统一,在审计调查基础上,编制精准化实施方案,明确审计重点。同时实施动态管理,根据现场审计情况及时调整方案,将审计资源集中到重大经济决策、风险隐患等关键领域,确保审深审透、直击要害,提升审计权威性。

三是研究赋能,做实审计查证。审前,围绕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被审计单位实际,精心谋划审计思路;审中,秉持“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对经济决策事项进行全面查证,不仅从文字材料中取证,更通过走访等方式核实口头证据,确保证据合法有效;审后,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原因,通过召开业务会,对问题定性、责任区分等进行集体研讨,提出高质量审计建议,将研究型审计贯穿审计全流程。

四是制度保障,做准定性评价。以事实为依据、法规为准绳,明晰责任边界,精准界定经济责任。深化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监督力量的贯通协同,通过情况共商、结果共用、信息共享,形成监督合力。在评价环节,突出重大事项,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历史客观区分前任与后任责任,全面防范审计风险,筑牢审计质量生命线。

五是队伍锻造,做优成果运用。将能力建设作为核心工程,通过专题培训、以审代训等方式,提升审计人员“能查、能说、能写”本领。同时注重审计成果转化,从完善制度、堵塞漏洞角度提出针对性建议,推动被审计单位建立长效整改机制,真正实现“审计一点、整改一片、规范一面”的监督效能,在服务干部管理监督、护航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审计担当。(萧县审计局 张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