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部门动态

锚定职教新坐标 锻造“双师”生力军

—— 萧县师范学校专题讲座解锁青年教师成长密码

发表时间:2025-11-20 09:57 信息来源:萧县师范学校 作者:李刚 初审:李刚 复审:李玉良 终审: 孙乐业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为精准赋能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筑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根基,近日,萧县师范学校以“认清形势,把握趋势,深化改革,提升质量”为主题,举办了一场聚焦中职教育发展前沿的专题讲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孙乐业担任主讲人,党委副书记张秀瑾主持讲座,副校长邵倩倩、黄继良,党委委员李玉良及全校中层以上干部、全体青年教师齐聚现场,为青年教师成长赋能,为学校提质增效蓄力。

张秀瑾在主持词中指出,青年教师是中职教育发展的活力源泉,也是破解职业教育“大而不强”难题、推动职普融通与产教融合走深走实的核心力量。她强调,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已进入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就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新部署,对职业教育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更高要求。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教育的社会关注度和认可度持续提升,已成为培养大国工匠、支撑实体经济的重要平台。此次讲座是学校落实职业教育满意度提升工程、响应教育强国战略的有力举措,旨在帮助青年教师把握行业变革趋势,找准教学改革切入点,在新时代职教改革中勇立潮头。

孙乐业在讲座中立足国家战略、区域发展与教学实践三维视角,系统拆解中职教育的时代使命与实践路径,为青年教师搭建起清晰的成长框架。在“认清形势”环节,他结合技术革命、人口结构与产业变革趋势,明确提出中职教育需主动对接“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需求,以专业建设强化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能力,这一观点与当前职业教育对接产业发展的核心导向高度契合。

针对“把握趋势”这一核心命题,孙乐业精准提炼出中职教育的四大转型方向: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的质量升级,从单一就业导向转向“就业与升学并重”的双轨赋能,从中等层次向高等层次延伸的贯通培养,以及从孤立办学走向深度融合的产教协同生态构建。这一判断高度契合“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要求,为推进中职教育在质量提升、双轨发展、体系贯通和生态构建等方面的改革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与发展动能。

围绕“深化改革”,他提出七项可操作的实践路径:以完善治理机制筑牢发展根基,以激发办学活力释放内生动力,以优化激励方式凝聚人才合力,同步通过对接产业设专业、重构课程体系、推动课堂数字化、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为青年教师指明了从“站稳讲台”到“站好讲台”的进阶方向。在“提升质量”板块,他着重强调“金师资、金基地、金教材”建设的核心价值,提出通过校企互聘、实践研修等产教融合举措,加速青年教师向“双师型”人才转变,实现教学能力与产业技能的双向提升。

讲座最后,孙乐业援引习近平总书记“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重要指示,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向全体青年教师提出殷切希望:既要扎根教学一线,锤炼育人真功;也要深入企业车间,提升实践能力。他鼓励大家在“研赛创”融合发展中实现专业能力的新跨越,努力成长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中流砥柱,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一小时的讲座中,政策解读与一线困惑精准对接,理论阐释与实践案例相得益彰,既有国家战略的高度,又有教学实操的温度,更有改革创新的力度,现场掌声频频。“七项改革路径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让‘双师型’成长目标不再抽象。”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将把讲座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积极投身课题研究、企业实践与技能竞赛,沿着“1年入门、3年成型、5年成材”的阶梯稳步前行。

此次专题讲座是萧县师范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的重要节点,更是落实职教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动实践。学校已通过“师徒结对”“专题研修”等多元平台,构建起阶梯式、全方位的培育体系。未来,这套培育体系将持续发力,为锻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注入强劲动能,推动学校发展与区域产业升级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