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萧县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安徽林平循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废纸再利用业务的企业。眼下,该企业新建的智能制造包装材料项目一期正处于试产阶段。“因为发展需要,我们计划建设年产能90万吨的智能制造包装材料项目。政府在项目用地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去年9月通过土地招拍挂方式竞得生产用地后,项目一期很快建设完工,预计近期可正式投产。”林平循环发展公司负责人李建设说。
土地是宝贵的资源要素。随着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对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愈发重要。萧县在“亩均论英雄”改革中,实行工业企业土地要素差别化政策,优先保障A类企业用地需求,优先新增用地指标;支持B类企业使用存量用地,支持安排企业用地指标;对C类企业鼓励企业进行土地“二次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厂房、设备资源实施“零增地”技术改造;不允许D类企业新增建设用地。作为亩均效益评价A类企业,林平循环发展公司优先获得了新增用地指标,扩产计划顺利实施。
以差别化政策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的领域集中,让“好马吃好料”,是“亩均论英雄”改革制度设计的关键环节。省经信厅等10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广亩均效益评价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实行分类精准施策,对A类企业正向激励,从项目资金申报、评先评优、荣誉称号认定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在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要素方面优先配置。对B、C类企业转型提升,建立重点潜力企业培育库,加快转型升级,促进提质增效。对D类企业调控帮扶,“一企一策”实施精准对接,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依法依规坚决整治不符合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强制性标准的企业,直至关停。
宿州市及萧县依法推动资源要素差别化、市场化配置,引导企业转变发展理念。以金融领域为例,宿州市鼓励金融机构向亩均效益评价A、B类企业提供差别化金融政策,提升金融服务经济发展质效。萧县经济开发区开展“园区e贷”业务,签订多方协议,向7家企业拨付数千万元贷款,给企业融资带来便利,切实解决了生产经营中的融资难题。
用最快的速度让最好的项目获得最优的资源要素。在亳州,县区及有关部门均制定了差别化政策。亳州市谯城区依据亩均效益评价结果,创新推出帮职工“买房子”“购车子”“教孩子”、为企业“送票子”“增位子”“挂牌子”等六项举措。蒙城县对A类、B类、C类企业分别按照核准奖补金额的100%、90%、60%予以兑付,不支持D类企业申报财政奖补项目。利辛县对A类、B类、C类企业分别按照核准奖补金额的110%、100%、90%予以兑付,不支持D类企业申报财政奖补项目。涡阳县连续两年评为D类的企业不享受《关于促进工业稳增长若干措施》。
能源是重要生产要素。萧县对有关工业企业实行差别化电价政策,在严格执行国家、省差别化电价政策的同时,扩大差别化电价实施行业范围,对行业内D类企业其电价在用户月度用电价格基础上,每千瓦时提高0.3元;连续2年及以上被评为D类企业,每千瓦时提高0.5元。自去年7月起,萧县有7家亩均效益评价D类企业执行差别化电价。亳州高新区对亩均效益评价A类、B类企业给予用气补贴,对D类企业提高水电气价格。亳芜现代产业园区对A类、B类企业分别按用电或用气费用的20%给予补贴,A类企业最高不超过30万元,B类企业最高不超过20万元。差别化政策的运用,有力推动了工业经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