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媒体关注

深耕资源禀赋 打造特色品牌

萧县文旅融合发展“出圈”更“出彩”

发表时间:2025-09-16 08:47 信息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 初审:拂晓新闻网 复审:拂晓新闻网 终审: 拂晓新闻网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通讯员 董晴 李兰凯)近年来,萧县依托淮海战役红色资源、皇藏峪生态瑰宝以及千年萧窑文化等,创新践行“文旅+”发展理念,蹚出一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特色发展之路,文旅产业正逐步成长为驱动萧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新引擎。2025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达349.7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38亿元。

深挖文旅发展潜能,赋能文旅融合发展。依托淮海战役红色遗迹、皇藏峪自然景区、蓬勃发展的书画产业等文旅资源,全力培育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文化品牌与旅游亮点。以蔡洼红色旅游核心区、蔡洼干部学院、郭庄知青村为关键节点,构建“三点一线”格局,打造三大重点项目集聚区,显著提升红色旅游品质与核心竞争力。为契合转型升级需求,积极引入徐州文旅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开发皇藏峪景区,推进皇藏峪街区施工建设,融合多元文化元素,精心打造特色商业场景,进一步增强区域文旅吸引力。深入挖掘古村资源,依托金寨、萧窑等国家及省级重点文物遗址,成功推出庄里镇尠沟千年古银杏村落、官桥镇沈峪村、白土镇费村与白土村等一批古镇古村,以及众多主题游路线。2024年,萧县蔡洼淮海战役红色旅游景区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并获评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同年,全县书画年交易量约8万件(幅),总收入超1.7亿元,其中装裱服务收入800余万元,书画产品远销韩国、欧美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探索发展新思路,构建多元产业格局。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七彩农业”,积极拓展农业观光旅游、农事体验活动以及农耕文化传承等多种业态。精心打造葡堤原乡休闲度假区、丁里镇郭庄知青园、杜楼镇鞭打芦花孝文化基地、官桥镇沈峪桃花坞、马井镇曲仙河农文旅示范园、西湖农耕文化园等农旅融合基地,有力推动“农旅结合”“农文旅融合”以及“农业+康养”等新兴业态高质量发展,成功构建农业“接二连三”多模式融合发展新格局。萧县葡堤原乡休闲度假区被正式认定为“2024-2027年安徽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打造特色新品牌,做强伏羊文化IP。以伏羊美食文化为核心IP,深度整合在地资源,系统化串联“品伏羊宴、游皇藏峪、购萧县臻品、赏千年汉韵(非遗展演、书画艺术)”的“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场景。强化专业运营主体统筹协调,联动本地餐饮协会、书画协会、农业合作社等,实现资源高效整合与精准对接,将节庆热度转化为持久产业动能。积极构建“一主(水墨圣泉古镇)四辅(葡堤原乡、丁里镇、皇藏峪、岱湖公园)”全域沉浸式体验网络,多点开花、特色互补,显著提升文旅产业对县域经济的综合贡献率。

厚植本土文旅产业,提升文旅知名度影响力。借助皇藏峪、蔡洼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大力开发深受大众喜爱的旅游产品、极具体验感的互动旅游项目、富有创意的文旅融合业态、彰显文化特色的节庆赛事活动、充满乡愁风情的乡村旅游精品,提供能让游客身心放松的服务设施,推出伏羊文化节精品旅游线路。以伏羊文化节为契机,打造集书画创作、精品展览、艺术培训、创意孵化、数字营销、惠民市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萧县书画文化街区,成功吸引萧县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书画院等10家机构及21名中美协会员、30名中书协会员率先入驻,并联动汉服、摄影、根艺、奇石等关联业态,形成产业生态集群。通过采取“周一至周五常态开放(专业艺术服务)+周末文化产品大集”模式,将高雅艺术融入市井烟火,有效推动“阳春白雪”从卷轴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