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媒体关注

《安徽经济报》整版报道!萧县:聚力制造强县引擎 驱动高质量发展新跨越

发表时间:2025-09-23 08:53 信息来源:安徽经济报 初审:萧县发布 复审:萧县发布 终审: 萧县发布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安徽经济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特刊——

萧县:聚力制造强县引擎 驱动高质量发展新跨越

在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的时代浪潮中,萧县以昂扬的姿态扛起产业发展大旗,凭借坚实的产业基础、清晰的发展思路和优质的营商环境,推动制造业实现规模与质量的双重跃升。萧县正以坚实的步伐迈向制造强县新征程,为即将召开的世界制造业大会献上一份亮眼的“萧县答卷”。

规模持续壮大工业经济底盘愈发坚实

走进萧县经济开发区,标准化厂房鳞次栉比,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物流车辆往来穿梭,一幅繁忙的工业生产画卷正徐徐展开。这份活力的背后,是萧县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的有力支撑。

数据是发展最直观的见证。2024 年,萧县规上工业企业达到 187 户,其中制造业企业 172 户,占比超过 90%;规上制造业实现增加值 44.4 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的 91%,同比增长 9.9%,增速快于全部规上工业 0.8 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时间来到2025 年,萧县制造业的增长势头依旧强劲。1-7 月份,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增至 206 户,制造业企业达 191 户,占比提升至 92.7%,2024 年提高 0.74个百分点,制造业在工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规上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5.2 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的 91.3%,同比增长 8.2%,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增长 7.5 个百分点,为全县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187 户到 206 户,一组组攀升的数据,不仅体现了萧县制造业企业数量的稳步增长,更彰显了其发展质量的持续提升。如今的萧县,已形成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发展格局,为后续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构不断优化主导产业引领集群发展

在制造业规模扩张的同时,萧县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优势领域,重点发展新材料、机械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培育壮大功能性新材料、机械制造两大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集群化方向迈进。

目前,萧县新材料、机械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已汇聚规上企业137 家,较去年新增 17 家,企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2025 年上半年,两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 79.42 亿元,同比增长 5.75%,高于全县制造业平均增速,成为引领萧县制造业发展的 “双引擎”。

功能性新材料产业集群是萧县制造业的“王牌”。自 2019 年获批 “安徽省功能性新材料产业集群” 称号以来,该集群不断发展壮大,涵盖防腐化工、新型建材、绿色合成革、绿色造纸等多个领域,产业布局在化工园、核心区、合成革园区及永马路东侧,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2022 年 10 月,萧县化工园区荣获 “国家火炬防腐涂料特色产业基地” 称号,进一步提升了萧县功能性新材料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25 年,该集群再获殊荣,获批安徽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称号,标志着其在中小企业培育和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精密化零部件产业集群则是萧县制造业的另一重要增长极。该集群由矿山机械制造、汽车零配件、电子电器、液压件等产业组成,主要布局在萧泉工业园、电子产业园和皇藏大道两侧,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截至2025 年上半年,功能性新材料和精密化零部件产业集群共有规上企业 85 家,实现产值 65.7 亿元,同比增长 6.08%,为萧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企业群星闪耀龙头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在萧县制造业发展的版图中,一批重点企业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自身实力雄厚,更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形成了“龙头引领、梯队跟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安徽林平循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萧县制造业的“排头兵”。作为一家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企业,林平股份主要生产高强瓦楞纸、箱板纸,其产品质量过硬,市场认可度高。更为重要的是,林平股份已与县内新淮纸业、光一辉智能包装、意达包装、富达彩印等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从纸张生产到包装加工再到彩色箱体印刷,实现了产业内的高效协同,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了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同时,林平股份还积极推进智能化改造,成为萧县首个先进级智能工厂,为全县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树立了标杆。

安徽金玉米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则是农业产业化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典范。公司主要生产玉米淀粉,采取“公司 + 社会化服务组织 + 种植合作社 + 家庭农场” 的四位一体运行模式,构建了 “农业企业为龙头、合作组织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社会化组织为保障” 的紧密型产业经营联合组织。这种模式不仅保证了企业原材料的稳定供应,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发展玉米种植,实现了企业和农户的双赢发展,为乡村振兴与制造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提供了 “萧县方案”。

萧县强英食品有限公司、天瑞集团萧县水泥有限公司、萧县康得利油脂科技有限公司、华大化学(安徽)有限公司、安徽品青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安徽明亮面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也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强英食品的鸭肉分割、鸭速冻肉制品远销全国各地;天瑞水泥的水泥、水泥熟料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康得利油脂的动物油脂、工业级混合油产品质量稳定,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华大化学的人造革用聚氨酯树脂、聚酯多元醇树脂与县内十余家绿色合成革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推动了绿色合成革产业的集聚发展;品青食品的果葡糖浆与娃哈哈、统一、喜之郎、健力宝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产品品质得到市场高度认可;明亮面业的面粉产品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还大量收购县内农户小麦,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

这些重点企业的发展,不仅提升了萧县制造业的整体实力,更通过产业链协同,带动了一批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 的良好产业生态。


创新驱动发展新兴领域抢占发展先机

在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领域,萧县主动作为,积极布局,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方向。萧县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加大对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已培育林平股份先进级智能工厂1 家,安成橡塑、明河新材料、康衢化工、新秀化学、新大陆涂料等基础级智能工厂 8 家。这些智能工厂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和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以林平股份为例,其先进级智能工厂采用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出库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生产效率较传统工厂提升了 30% 以上,产品不良率降低了 20% 以上。

新材料领域,萧县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取得了多项突破。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华大化学、新秀化学2 个安徽省首批次新材料。华大化学的人造革用聚氨酯树脂、聚酯多元醇树脂具有环保、高性能等特点,填补了省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新秀化学的防腐涂料产品具有优异的防腐性能,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船舶等领域,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这些首批次新材料的培育成功,不仅提升了萧县新材料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全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能源领域,萧县积极响应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产业规模方面,萧县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涉及电池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超级电容储能技术等多个领域,其中电池储能技术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已有安徽明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萧县鑫辉源电池有限公司、安徽格派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投产运营,产品涵盖电池材料、储能电池、储能系统等多个品类,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精准发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萧县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精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近年来,萧县始终坚持“企业至上、服务为本” 的理念,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政企沟通方面,萧县常态化开展政企沟通交流活动,通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等方式,认真倾听企业心声,主动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用地、用工、融资等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时限,确保企业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截至 2025 年 7 月,全县共开展政企沟通活动 120 余场,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 300 余个,坚定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在金融支持方面,萧县积极支持金融机构推广“科创贷” 等创新金融产品,扩大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无还本续贷覆盖面,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2025 年 1-7 月,全县金融机构累计向制造业企业发放贷款 45 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 28 亿元,占比达 62.2%;“科创贷” 发放金额达 5 亿元,支持科创型制造业企业 30 余家;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无还本续贷发放金额分别达 12 亿元、8 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在企业培育方面,萧县积极帮助企业申报荣誉称号,为企业争取省市奖补资金,增强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0 家、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8 家,获得省市奖补资金累计达 3 亿元。同时,萧县还通过减税降费、社保缓缴等政策,帮助企业减轻负担,2025 年 1-7 月,全县累计为制造业企业减税降费 2.5 亿元,缓缴社保费用 1.2 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萧县持续加大走访帮扶和政策宣传解读力度,推动更多惠企政策资金直通、直达、直享。建立“一企一策” 帮扶机制,为企业配备专属帮扶专员,从项目审批、生产经营到市场开拓,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服务。同时,萧县还不断深化 “放管服” 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将工业项目审批时限从原来的 30 个工作日压缩至 15 个工作日,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此外,萧县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优质的营商环境,如同肥沃的土壤,孕育着制造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如今的萧县,已成为企业家投资兴业的热土,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这里扎根发展,为萧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放眼未来,绘就制造强县新蓝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萧县制造业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萧县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目标,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推动制造业实现新的跨越。

在产业发展方面,萧县将进一步壮大新材料、机械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力争到2026 年,规上制造业企业数量突破 230家,规上制造业增加值突破 55 亿元

在创新驱动方面,萧县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力争到2026 年,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平台 20 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 60 家,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 2.5% 以上,推动更多 “萧县制造” 向 “萧县创造” 转变。

在营商环境方面,萧县将持续深化“放管服” 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时,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营造尊重企业家、关爱企业家的良好氛围,让企业家在萧县投资放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萧县正以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奋力书写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在即将召开的世界制造业大会上,萧县将充分展示其制造业发展的丰硕成果,积极寻求合作机遇,与全球制造业企业携手共进,共同开创制造业发展的美好未来。(赵雪剑 董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