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地方金融组织2025年监督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宿州市财政局:
根据《关于做好2025年宿州市地方金融组织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我局根据市、县“双随机、一公开”的工作监管要求,对萧县融资担保公司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的经营和管理进行了现场检查,主要检查了机构管理、公司治理、融资担保和投资业务、资金运用及管理、财务管理、风险防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 现场检查情况
(一) 担保公司检查情况
1、机构管理情况。
萧县融资担保公司现状与行政许可事项一致,业务经营许可证有效,市场监管部门登记事项与监管部门批复一致,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在规定时限内向监管部门备案,营业场所与备案场所一致,统一标识牌在营业场所醒目位置公开悬挂。
2、融资担保业务合规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底,萧县担保公司当年担保贷款22.24元,491笔,377户,担保费收入2024万元。在保余额23.06亿元,491笔,377户,放大倍数6.23。巡视整改代偿企业共计17家,代偿余额9531万元。截至2024年12月底,已收回1321万元,未发现公司存在超范围经营行为,也未发现开展禁止性业务行为。通过抽查部分业务档案,未发现为关联方提供融资担保是否备案等问题。
3、风险防控情况。
萧县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制定了风险防控制度与担保业务流程、岗位责任制、担保项目保后管理规定、业务档案管理等制度。其中业务档案管理中提到归档资料范围以及立卷归档要求。现场随机检查了业务档案,对业务发生的流程及审批情况进行了核查。
2024年发生代偿17户,代偿金额9531万元,当年收回1321万元,实际代偿8210万元,当年代偿率3.68%(萧县担保公司代偿率上限6%)。代偿余额1.31亿元,累计代偿率0.68%。公司制定了《萧县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追偿挽损专项行动工作作方案》,按照“一企一策”的要求,通过法律途径和专门清收小组进行清收。
公司设有业务部、财务部、法务部、风控部、办公室。各部门职责明确,关键岗位设置健全;建立了业务操作流程、稽核审计制度、财务会计制度、风险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尽职调查和保后管理等重要环节风险控制制度。
4、资金运用及管理情况
萧县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4698万元,账面资产总额61345万元,负债总额21341万元,所有者权益40004万元。货币资金24581万元,一般风险及准备1737万元,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2225.48万元。其中:融资担保业务收入2024.18万元,利息收入186.39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4.86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15.31万元,营业支出(再担保支出)51.31万元,担保业务成本(提取准备金)2498.76万元,业务及管理费用438.83万元,担保业务利润-778.73万元,净利润-867.60万元。
5、监管系统信息报送情况。
融资担保公司监管系统信息报送及时,根据《融资担保非现场监管规程》指标解释填报数据,数据填报真实、完整、准确;未发现系统上报数据与实际数据不符情况。
(二) 小贷公司检查情况
小额贷款公司2家,其中1家认定为空壳企业,即萧县信德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萧县下岗职工小额贷款担保有限公司为内资企业,经请示有关领导,已同意予以注销,相关注销手续正在按程序推进中。
(三) 典当公司检查情况。
本次检查了典当行及相关机构7家,其中:两次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家:萧县通货典当铺;未开展实际业务的有4家:安徽鸿盛典当有限责任公司、安徽鸿泰典当有限责任公司、朱亚军(个体工商户)、萧县智典寄卖行。空壳企业1家:安徽万宝赢舜典当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与实际不符的1家:萧县惠盈商行。
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一)萧县下岗职工小额贷款担保有限公司属内资企业,注销流程涉及多个环节,所需资料较多,办理周期长、协调难度大。
(二)职能部门职责压实不到位,建议统一协调,压实职能部门责任。部分主体不积极配合整改要求,特别是名称及经营范围变更,存在不理解、不配合等情况,影响整治工作进度
三、处理意见和建议
(一)健全监管协作机制
建议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推动财政、公安、市监等部门信息共享,提升风险防控和处置效率。
(二)强化排查深度
健全工作机制,发挥成员单位和金融机构作用,形成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对城乡结合部、农村等薄弱区域开展“回头看”
萧县财政局
2025.7.18